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docx
5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本文关键词:边际,变动,改革开放以来,倾向,居民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研究 【第一章】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第二章】消费理论的概述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4.1】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24.3】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本文内容: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研究【第一章】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第二章】消费理论的概述【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4.1】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4.24.3】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4.4-4.6】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第五章】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结论/参考文献】我国民众边际消费问题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3.1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凯恩斯在《通论》中首次提到消费倾向,他将消费倾向定义为:存在自变量Y(即用工资表示的收入水平)和C(即在Y的收入水平下的消费的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x,即C=X(Y)。
就业量增加时,收入也会增加收入增加时,人们的消费也会相应的增加,但是消费增加的数量往往低于收入的增加量,即:MPC=dC/dY.通常将消费函数表述为:C=a+bY.其中a代表自发消费,即当y=0时也会产生的消费,b代表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引起的消费的变动量,C表示家庭、地区或社会的消费支出总量,Y表示家庭、地区或社会的可支配收入从凯恩斯从对边际消费倾向的规定来看,边际消费倾向通常小于1,最大等于1.但是,实际的经济运行是复杂的,从中国的统计数据看,也出现了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的情况,这在本章的第四部分即3.4可以看到计算方法:(1)消费支出的年增长量除以收入的年增长量2)C=a+bY模拟拟合边际消费倾向该方法应用计量模型,通过相关的计量软件计算得出消费函数,该方法得到普遍的应用选用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建立模型,计算边际消费倾向3.2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动情况及对比分析3.2.1我国居民收入变动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2003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快速的增长但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利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平减(2003年为基年)我国的居民收入情况如下图:图2所用的数据是经过平减后的,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会更具有说服力。
从图2可以看出剔除价格因素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变动幅度很小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以支配收入呈现持续上升,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大3.2.2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变动从图3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居民的整体人均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来,上升幅度比较大,2010年比2009年上升了13.3%,2011年相比2010年上升了19.5%,2012年相比2011年上升了12.3%.可见,就总体而言我国居民名义消费水平呈现增长的状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都呈现递增的趋势除此之外,从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总之,我国城镇乡居民的人均消费还存在很大差距利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平减(以2003年为基准),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如图所示:图4所用的是经过平减之后的数据,排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更接近现实,更能表现真实的变动规律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的,但是上升幅度比较小图5可以看出我国2003年至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都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是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并且幅度逐渐增大。
从增速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和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大部分年份出现同增同减的特征3.2.4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支情况采用2003年到2012年的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数据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计算了我们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支增速图6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处于不断增长的水平,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比较稳定从增速来看,大部分年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增速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与我国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有关3.3我国人均GDP及储蓄率和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对比3.3.1人均GDP(现价美元)人均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年终人口数GDP是一个经济体内所有居民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加上产品税并减去不包括在产品价值中的补贴计算时未扣除资产折旧或自然资源损耗和退化数据按现价美元计3.3.2我国人均GDP和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比较从图3-3可以看出,不论是和亚洲的大韩民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对比,还是与欧美国家对比,我国的人均GDP与这些国家的差距都是将近10倍,甚至10多倍,可见我国的生活水平还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水平。
3.3.3总储蓄占GDP的百分比及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对比总储蓄的计算方法为国民总收入减去总消费额,再加上净转移支付表3-4可以看出我国的储蓄率处于很高的水平,超过了世界上的几乎所有的国家经过对比分析图7和图8,可以看出,我国在人均GDP相对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储蓄率却居高不下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确存在着需求不足的现象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恰处于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不刺激消费,会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试想从长远来看,人们不消费,企业投资生产的产品不会产生好的效益,长期下去,企业就不愿意投资3.4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3.4.1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量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量来衡量平减后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采用的是经过平减之后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量除以经过平减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量粗略估计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1985,1988,1989年算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9.78,-4.04,7.2,与其他数据差别太大,因此没有引用对比图9和图10,可以发现平减后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未经平减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比如,都分别在1985年达到一个峰值,进入新世纪后波动程度趋于平缓。
无论是平减后的还是未经平减的数据计算出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2005年开始,都在0.8附近呈现出微小波动3.4.2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1978年为基年,剔除价格因素影响,1990年农村人均消费较上年减少2.4,农村人均收入较上年增加0.67.因此测算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3.58,与其他年份差距太大,制作图表时不方便,因此没有采取该年份数据对比图11和图12可以发现平减后的数据和未经平减的数据计算出的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比如都在1990年达到一个很低的值,在2000年达到一个高的峰值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入新世纪后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较大幅度波动从2005年开始波动趋势开始减弱,开始在0.7附近波动3.4.3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对比将我国的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一个图中进行比较,如下图:图13表现出1978-1985年我国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可能与我国那时候特殊的政策相关剔除1990年的农村边际消费倾向,当年边际消费倾向为-3.58,和其他年份数据差距太大,不利于作图整体来看,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从1978年至2012年期间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递减。
1985年至2000年以前,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波动性很大,尤其是1998,1989,1990这三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出现大幅度震荡1995年开始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开始下降,尤其是新世纪之后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更逐渐降低但是从图14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在多数年份是低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这与随着收入的增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不太相符这可能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差有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匮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基本是空白,与城镇信贷市场存在较大和都较大差别这两方面使得我国农村居民缺乏安全感,未来不可预知的支出使得农村居民只能保守消费因此,过多的预防性储蓄可能导致了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3.5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的问题以上的分析可知,过去三十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都经历了长期的快速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的确是成功的但是“光鲜”的数据背后存在一些影响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障碍本章从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收入和消费入手,粗略测算了我国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趋势图可以可以看出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
3.5.1我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边际消费倾向降至较低水平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较低水平,甚至还不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10.但是我国的储蓄率最近几年却排在了世界第三,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也已经降至比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开始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作为世界的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美国居民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中国,但是美国的储蓄率却远远低于中国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中国的“消费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美国的过度消费甚至借款消费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我们国家储蓄率最近几年都都保持50%以上,而美国不到10%,日本也在25%.通过与发达国家对比,可以说明我国的储蓄率确实过高过高的储蓄率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较少,消费不足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综上所述,私有制下,而且高收入阶层财富总量的占比较高,这部分人的消费结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平均下来整个社会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就较低公有制经济为前提的情况下,社会收入差距相对较小,消费结构比较完善,消费总量占收入的比重较高,即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返回本篇论文导航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