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章 功能检查与评价.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60787584
  • 上传时间:2022-08-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功能检查与评价■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与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的肌肉关节功能、心肺功能检查和评定 的方法及其意义,为体育康复的事实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各种肌肉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各关节活动度的检查和正常范围;正常的步态和步态周期,病理步态及其意义;心功能的测试、计算方法与评价,特别是各种运动心功能测试方法及其意义;呼吸功能的测试与评价■ 关键术语 肌力 等张肌力 等长肌力 关节活动度 步态 步行周期 心电图运动试验 最大吸氧量 肺活量 最大通气量 时间肺活量 呼吸储备■ 学习目标 了解功能检查与评价的意义;掌握各种肌力的检查方法和评价标准;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和主要关节的活动范围;了解正常步态的参数和步态周期的分期;掌握常见异常步态的特征和意义;熟悉各种心功能评估方法和意义;掌握肺功能的评估和计算方法第一节 功能检查与评价概论 一、 功能检查与评价的意义明确诊断病变活功能改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程度;明确病变器官、组织与全身功能状态或残余功能的能力,即补偿的能力,从而为选择合适的体育康复方案和方法提供依据;判断预后和评定康复的治疗效果,根据功能检查结果及时、合理地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对伤者、患者做出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运动能力的鉴定。

      在体育康复中,最重要的是对运动系统功能和心肺功能作出科学的评定或测定 二、 功能检查与评价的注意事项进行功能检查时,首先要明确功能评定的目的,以选择合适的项目对评定方法要选择技术可靠、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的无创伤性检查检查测定的仪器必须性能良好,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检查应在相对安静、舒适、整洁,空气新鲜,温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中进行,尽可能减少环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检查前应向受检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得到受检者的合作,保证评定所要求的生理、心理状态,减少人为误差 第二节 运动功能的评定一、 肌力的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力测定是康复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肌肉功能评定的重要方法,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病损,尤其是周围神经病损的功能评定十分重要肌力测定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有无肌力低下积极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为制定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评定肌力的标准应明确,方法应精确、简单易行一) 手肌试验手肌试验(manual muscle testing,MMT)于1916年由Lovett提出,虽然粗糙,但因其方法简单有效,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检查时,根据受检者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病人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然后让病人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况下作一定动作,并使动作达到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或定能力及对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见表3-1) 表3-1 肌力分级标准级别名称和符号标准相当于正常肌力的百分比(%)0零(zero,O)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1微缩(trace,T)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102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253可(fair,F)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4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5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每一级又可用“+”和“-”的符号进一步细分例如,测得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该级的右上角加“+”号,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号,以补充分级的不足二) 等长肌力检查 等长肌力检查(isometric muscle testing,IMMT)就是在标准姿势下用特制测力器测定一块或一组肌肉的等长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张力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但不产生关节的明显屈伸运动,称为肌肉的等长收缩。

      ● 1.握力 用握力计测定,以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高于50为正常 ● 2.背肌力 用拉力计测定,以拉力指数评定背肌力拉力指数的正常标准为:男子150~200,女子100~150.这种测定方法易导致腰痛者症状加重或复发,应小心使用 ● 3.四肢各组肌群的肌力测定 在标准姿势下通过钢丝绳和滑车装置牵拉固定的测力计,可测定四肢各组肌群(如腕、肩、踝的屈伸肌群和肩外展肌群)的肌力● 4.腹肌、背肌等长耐力实验 俯卧位,两手抱头,脐以上的身体部分在桌缘外,固定两下肢,伸直脊柱使上体凌空或处于水平位置如能维持此姿势的时间超过60s为正常 俯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45°如能维持此姿势的时间超过60s为正常三) 等张肌力检查(isotonic muscle testing,ITMT)肌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克服阻力做功收缩,在牵动相应关节做全幅度运动时所克服的阻力值不变完成1次关节全幅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此关节屈或伸的1RM量,完成10次规范的关节全幅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10RM量四) 等速肌力检查(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IKMT)肌肉收缩做功,除对抗某种可变阻力外,所牵动的关节做等角速度圆弧运动这就是肌肉等速运动。

      等速肌力对抗的阻力是可变的,关节有圆弧运动,因此它不同于等张肌力(isotonic myodynamia)和等长肌力(isometric myodynamia)用等速测试系统测出有关的数据的方法称为等速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检查可分别在向心与离心收缩状态下得到以下一些重要技术数据: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指定角度时的力矩、拮抗肌力矩比、关节活动度、爆发力、总做功、平均功率和耐力比等二、 关节活动度检查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关节活动度检查是肢体运动功能中最常用的项目之一其具体检查方法及评定标准由多种,常用的方法有通用量角器检查法和方盘量角器检查法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主动关节活动度是指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活动达到的最大弧度;被动关节活动度是只由外力使关节活动达到的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有: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和慢行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等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其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治疗依据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一) 通用量角器检查法 通用量角器由一般圆规或全圆规加一条固定臂和一条移动臂构成使用时首先使身体处于检查要求的适宜姿势和体位,待测关节按待测方向运动到最大幅度,使量角器圆规的中心点准确地放置到代表关节旋转中心的骨性标志点上并加固,固定臂按要求对向一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沿一端肢体的纵轴放置,处于垂直或水平的标准位置,再将移动臂对向另一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此端肢体纵轴平行放置,然后读出关节所处的角度二)方盘量角器检查法方盘量角器的中心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指针受重力的影响,其指针永远指向正上方使用时使待测关节的任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置或垂直位置,另一端肢体在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做待测方向的运动至最大幅度,将方盘量角器的一遍紧贴运动端肢体,同时使0°对向规定方向当肢体运动到最大幅度时,即可在刻度盘上读出关节所处角度三) 上、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正常范围和测量方法上、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正常范围和测量方法见表3-2和表3-3 表3-2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关节运动受检者体位量角器放置方法正常活动范围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肩屈、伸坐位或立位。

      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肩峰与腑中线平行与肱骨纵轴平行屈:0°~180°伸:0°~50°0°~180°0°~180°外展坐位或站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肩峰与身体中线(脊柱)平行与肱骨纵轴平行0°~180°内、外旋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鹰嘴与腑中线平行与前臂纵轴平行各0°~90°肘屈、伸仰卧或坐位或立位,臂屈解剖位肱骨外上踝与肱骨纵轴平行与桡骨纵轴平行0°~150°桡尺旋前、旋后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90°尺骨茎突与地面垂直腕关节背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后)各0°~90°腕屈、伸坐位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尺骨茎突与前臂纵轴平行与第二掌骨纵轴平行屈:0°~90°伸:0°~70°尺、桡侧偏移(尺、桡侧外展)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腕背侧中点与前臂背侧中线平行与第三掌骨纵轴平行桡偏:0°~25°尺偏:0°~55° 表3-3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和测量方法关节运动受检者体位量角器放置方法正常活动范围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髋屈仰卧或侧卧,对侧下肢伸直股骨大转子与身体纵轴平行与股骨纵轴平行0°~120°伸侧卧,被测下肢在上股骨大转子与身体纵轴平行与股骨纵轴平行0°~15°内收、外展仰卧髂前上棘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各0°~45°内旋、外旋仰卧,两小腿于床缘外下垂髌骨下端与地面垂直与胫骨纵轴平行各0°~45°膝屈、伸仰卧或仰卧坐在椅子边缘股骨外髁与股骨纵轴平行与胫骨纵轴平行屈:0°~150°伸:0°踝背屈跖屈仰卧,膝关节屈曲,踝处于中立位腓骨纵轴线与足外缘交叉处与腓骨纵轴平行与第五跖骨纵轴平行背屈:0°~20°跖屈:0°~45° (四) 拇指外展与对指程度测量 拇指外展是指在功能位或掌侧外展位测量拇指外展成都。

      一般用测量拇指间关节掌侧横纹的尺侧端与掌心横纹的桡侧端之间的距离来代表拇指外展幅度与虎口宽度其正常值为5cm(男)、4.5cm(女)拇指的对指功能评价可用记分法,即拇指可与食指、中指、环指、小指各指对指时分别记1、2、3、4分,拇指可与小指基部接触时记5分注意测试时使拇指在掌侧外展位以指腹接触,防止以拇指内收屈曲代替对指 (五)肌腱活动度测定测定手指肌腱活动度的方法就是测定其远端各关节的总体屈伸活动度通常是测定深握拳时指尖至掌心横纹的距离,以及伸指时指尖至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