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人员考试试题(模拟测试)及答案(第3期).docx
47页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人员考试试题(模拟测试)及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A、定期B、周期性C、经常性D、一次性【正确答案】C2.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制度,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B、举报、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应当公开C、只有对实名的举报才应当进行调查核实D、举报事项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正确答案】C3.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由()责令停止生产、经营、使用活动,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公安机关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确答案】B4.《安全生产法》共计有7章114条,其中条款最多的是()A、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B、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C、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D、第六章:法律责任【正确答案】A5.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B、一万元以上十万元C、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D、一万元以上五万元【正确答案】C6.《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A、事故原因B、事故类型C、事故影响D、事故损失【正确答案】A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的事项A、事故应急措施B、防止职业危害C、安全技术措施D、职业危害申报【正确答案】B8.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规定的材料之日起()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A、3日B、7日C、15日【正确答案】B9.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处分A、降级B、降职C、撤职D、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C10.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A、同时检验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同时验收D、同时使用【正确答案】B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方可投入使用。
A、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B、检测检验合格证或者安全标志C、安全认证标志或者安全警示标志D、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警示标志【正确答案】A12.下列关于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A、金属冶炼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B、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不配备应急救援人员C、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不需要建立应急救援组织D、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正确答案】A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A、应急措施B、救援措施C、管理措施D、应急预案【正确答案】C14.《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A、促进经济发展B、促进社会和谐发展C、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D、促进人民幸福【正确答案】C15.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核查、登记制度A、出入库B、购买C、领取【正确答案】A1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限应当不少于(),不超过1年。
A、30天B、60天C、半年【正确答案】A17.关于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错误的说法是()A、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B、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C、本单位做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必须经全体从业人员同意D、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正确答案】C18.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以下的罚款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B、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C、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D、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正确答案】B1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后逃匿的,由()处十五日以下拘留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国务院【正确答案】A20.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下列行为中,哪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A、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照法津、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B、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以口头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C、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予以保密D、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正确答案】B21.某化工厂委托一家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为本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该厂安全生产的责任()。
A、仍由该厂负责B、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C、主要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该厂承担相应责任D、由双方在委托合同中约定【正确答案】A22.申请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化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提出申请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市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正确答案】A23.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的企业承运A、道路运输通行证B、道路运输许可C、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正确答案】C24.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危害项目,接受监督A、申请B、备案C、申报D、审查【正确答案】C25.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A、起诉B、检举C、仲裁D、复议【正确答案】B2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后撤离现场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C、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D、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正确答案】C27.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卫生部门B、主要负责人C、用人单位D、检查者【正确答案】C28.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管道建设项目未按规定检测管道的,由()进行处罚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公安机关【正确答案】A29.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A、进行安全条件论证B、进行安全评价C、分别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D、进行安全条件论证或者进行安全评价【正确答案】B30.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缴纳A、从业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C、地方财政拨款D、保险公司【正确答案】B3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A、职工食堂B、员工宿舍C、职工俱乐部D、办公楼【正确答案】B3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个方面的职责A、6B、7C、8D、14【正确答案】B33.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A、备案B、许可C、认证【正确答案】B3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事业单位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C、企业、政府单位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正确答案】B35.禁止通过()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A、水路B、内河水域C、内河封闭水域【正确答案】C36.建设项目在(),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A、竣工验收前B、竣工验收后C、设计阶段D、施工过程中【正确答案】A37.《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B、枪支弹药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D、大型机械设备【正确答案】A38.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A、安全B、防护C、报警D、测试【正确答案】C39.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A、国务院卫生B、卫生C、国务院D、国家【正确答案】A40.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的事项A、工伤保险B、社会保险C、工伤社会保险D、失业保险【正确答案】A4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