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战略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发展思考.doc
7页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战略对广西北部湾经济11区创新发展思考[摘要]文章以国家批复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为契机,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和瓶颈提出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开放北部湾、同城北部湾、 智慧北部湾、畅通北部湾和蓝色北部湾,必须进一步完善和 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提升经济区总体实力、金融综合改革试 验区建设和行政管理服务体制等改革问题,才能实现北部湾 经济区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实践探索;广西“十三五”广西要实现中央赋予“三大定位”的新使 命和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必须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这个重要一核发挥战略引擎作用 2017年1月20日,《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 划》)被国家批复,无疑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个重要一核 再次增添重要的奠基石,将更有利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升 级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发挥战略引擎作用可是从北部 湾经济区2006年3月正式成立,到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 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一带一路”国家 战略的实施经过十年的开放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虽然 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周边省市相比,与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的愿景相比,还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瓶颈。
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新常态下,北部湾经济区必须提高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地扩大开放合作,努力破解同城北部湾、智慧北 部湾、畅通北部湾和蓝色北部湾在发展中的有些难题,从而 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发展,增强对广西的 引领带动作用和对西南中南的支撑辐射功能,才能提升广西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1提升经济区总体实力,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与广东珠三角经济区、湖南长珠潭 城市群发展相对,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2013年相比,北 部湾经济区GDP为4817亿元,相当于珠三角经济区(53060 亿元)的9%,相当于长珠潭城市群(10539亿元)的46%; 2016年,北部湾经济区经过三年的发展,GDP虽然上升为6488 亿元,但只相当于珠三角经济区(73118亿元)的88%,相 当于长珠潭城市群(13681亿元)的46%;其中进出口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与珠三角经济区、长珠潭城市群相比也在 逐年下降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中央赋予“三大定位”,服 务“三南”(西南、中南、华南),必须主动利用好北部湾 城市群作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构建面向 西南开放的大通道,构建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完善 沿海港口网络建设,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 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要协同经济区各城市圈,下大 力气,化解产业同质化发展的力度和勇气,打造海上丝绸之 路产业合作新高地,加快实施电商北部湾,电商丝绸之路工 程,推动北部湾产业集群化发展。
要深入研究商贸物流集散 中心的瓶颈问题,利用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共建经贸合作新 平台和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试验区,要以珠三角经济区、长 珠潭城市群为对比,加快提升经济区总体实力,协同北部湾 城市圈共享发展,才能实现北部湾建设开放北部湾、同城北 部湾、智慧北部湾、畅通北部湾和蓝色北部湾2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建设,助推北部湾开放开发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广西、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 改革试验区广西启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来, 跨境人民币业务创建了 “东兴模式”,金融同城化实现了异 地差异化服务零费制,使跨境业务、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取得 新突破、新进展但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上还没取得新实 效,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五大国有银行,地方性、股份制、 集体制等金融OC构所占比重少,外资、合资机构缺乏,农 村金融发展不足,金融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配置机制尚末建 立,金融合作不紧密等瓶颈长期存在当前,在北部湾城市 群发展规划建设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双重机遇下,北部 湾经济区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自我创新,建立金融同城化的 补偿与激励机制,建立北部湾经济区统一的产权市场、资本 市场,建设同城化金融市场体系和行政及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
探索推动人民币与周边国家的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推动中马产业、东兴试验区探索人民币回流机制,发挥“东兴模式",实现园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 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构 建以南宁为中心,统筹服务和辐射北部湾各市的金融体系, 加快助推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开放开发战略3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据北部湾经济区统计月报显示,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2000多家,而珠三角经济区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数为7000多家、长珠潭城市群为5000多家,从 这个数据分析来看北部湾经济区整体实力还不强世界500 强企业、大型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还不多,上市公司也仅仅 16家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产业同质化、同构化、差异化、产 业发展一体化等方面趋同问题突出交通港口投资、管理、运营的体制机制还存在诸多弊端; 通关同城化、便利化体制机制还处于互不协调链接,缺乏联 动机制,造成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主体不灵,市场在同城化 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强,形不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北部湾城市 群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复,无疑给予北部湾又一次冲击发展 的大好机会北部湾经济区如何把握,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雷 同并形成分工合作共赢的产业集聚和集群效应(特别是北 海、钦州和防城港)是北部湾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 题,只有进一步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和通关便利化的力度,化 解运营体制机制的壁垒,建设人文合作交流平台机制,强化 旅游产业的先驱引领作用,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推进产业结 构调整优化,才能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挥强大的战略引 擎作用。
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行政考核机制北部湾经济区十年的开放开发,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 与全国沿海沿边开发经济区相比,还未冲破“一亩三分地” 的传统思维定位,未运用市场化手段拆除各种“非市场”壁 垒,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集聚在未来的 发展上,北部湾经济区必须树立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开放大发 展的思路和大局,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北部湾城市 群发展规划建设的良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制度 创新力度,以重构新机制为抓手,打破行政壁垒,破除体制 机制束缚,强化协作协同,释放市场活力健全北部湾经济 区统筹协调管理机构与行政区有机结合、协调高效机制,增 强经济区内生产要素管理要实行上收集中与下放搞活相结 合,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制定北部湾经济区相关法 规,增加约束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政绩考评“指挥棒”的 作用,坚持把财政收入、项目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和产业发 展、产业同质化同构化及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等纳入考 核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体系只有加快行政管理 制度改革的创新力度,建立行政考核机制才能推动形成一批 优势产业发展,增强对北部湾经济区这个重要一核的引领带 动作用和对西南中南的支撑辐射功能,只有提升北部湾经济 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才能落实好中央赋予 广西“三大定位”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1] 广西日报《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广西北部 湾经济区再迎重大利好[EB/OL K BF』].[K BFQ』 2017-02-22].http : //wwwbbw. govcn/Article_Showasp ? ArticleID=56945.[2] 中国一东盟博览“六个升级”共绘北部湾经济区发 展蓝图[EB/OL K BF 2 ], [ K BFQ 3 2017-03-15]. http : //gxpeoplecomcn/n2/2017/0315/c347802-29856561html.[3] 中国经济时报北部湾城市群崛起协同发展是关键[EB/OL]. [2017-03-03].http ://f 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 ,20170303716888815html.[作者简介]马剑平(1975—),男,湖南邵阳人,管理 学博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主任,广西扶风旅游 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乡村旅游 开发与管理,区域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