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doc
85页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 地球上的水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1.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2.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二、水的循环1.阅读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一定的条件下,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冰川水和植物体内的的水分通过蒸发、升华和蒸腾进入大气 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凝结成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通过雨、雪、冰雹等形式回到地表或海洋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3.水循环的领域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2)内陆循环3)海上内循环三、水与生命 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70%~80%,其中水母的含水量高达98%左右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适宜的水分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讨论】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跟进训练】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 A.海洋水 B.陆地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2.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A.青蛙 B.水母 C.人体 D.植物种子4.地球上的水呈 ____态、 ____态和 ____态,分布于____ 、 ____ 和____中,形成 ____水、____ 水和大气水,大气水主要是由海洋表面水蒸发而来第2节 水的组成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水的组成和性质的研究,向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激发兴趣。
1.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2.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一、水的电解实验: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水电解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当玻璃中有不溶于水的气体产生时,就将水排到中间的漏斗中在实验之前先在两边的玻璃管内装满水,他们通过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通电源后,大家要仔细观察电极上和玻璃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2、观察内容及步骤: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只玻璃管内都收集了不少的气体,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大,他们的体积比大约为1:2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两极上生成的气泡均向上运动,气体分别汇集在玻璃管的上部在负极上生成的气泡又快又多,而在正极上生成的气泡较慢较少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两只玻璃管内的液面都在下降,但阴极的液面下降的较快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2:1设疑:通电以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讲解:让我们来观察实验时怎么样检验的切断电源,先来检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我们有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大家要仔细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有什么变化?再来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这次来点燃一下,观察玻璃管内的气体能不能燃烧?燃烧时产生怎样的火焰?把烧杯罩在上方会有什么现象呢?这种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气体就叫做氢气。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及出现的不同的现象: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3、 实验结论: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实验说明: 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有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2.有时收集到气体量较少时,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氢气),可能只发出爆呜声,而看不到淡蓝色火焰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非常小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4.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5.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注意: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②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二、水分子的构成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明水分子在通电情况下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而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通过水分子分解而来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组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再构成新的物质小结:水电解时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是一种化学变化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讨论:你能谈谈水和二十一世纪新能源——氢能源有什么联系吗?【跟进训练】1.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主要原因是( ) A.铁管热胀冷缩 B.铁管热缩冷胀 C.液态水比冰密度大 D.冰比液态水密度大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3.一个水分子的构成是( ) A.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两体积氢和一体积氧 C.氢原子和氧原子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用符号或文字表示(1)两个氧原子 (2)两个氢分子 (3)两个水分子 (4)一个氧分子 (5)H2 (6)2H (7)2O2 (8)nH2O第3节 水的浮力1.感受浮力的存在,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得原理计算浮力。
2.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能用二力平衡及力和运动的关系导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并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1.阿基米德原理2.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师:船只为什么有时能浮在水面上,有时却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却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实验】P11:手按矿泉水瓶,感受矿泉水瓶对手的作用力得出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将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先用手托一下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 得出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F浮=G-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思考与讨论: 从以上试验中你能否得出测量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生:F浮=G-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2、气体的浮力师:气体对进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生:热气球、烟上升等等 【实验】现在状态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
把打气针插入,气会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可以得出什么?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结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二、阿基米得原理【提出问题】师: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建立假设】师: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浴缸的水面会上升师: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生: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师: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生: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 【实验】P12图1-17,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师: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设计实验】 要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体积)如何测?利用图1-18的实验器材,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然后交流讨论,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 (1)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物块的重G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G-F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得出结论】F浮=G排水 【推广】F浮=G排液阿基米得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