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 郑和下西洋同步练习 中图版 试题.doc
2页第2课 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七次下西洋1.背景:明朝大力________,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前期,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____2.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________和__________3.时间:____年到1433年4.路线______→长江口→马六甲海峡→印度洋→__________和____沿岸5.地位:是人类______上的壮举6.影响:促进了____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增进了中国对亚非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丰富了海外________,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二、华侨开发南洋背景____,有人去南洋谋生并定居下来__________后,到南洋去的华人日益增多影响华人把中国先进的________和手工业品带到那里,促进了当地____的发展,对南洋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一、1.发展生产 强国2.友好往来 宣扬国威3.14054.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5.航海史6.亚非 地理知识二、唐代 郑和下西洋 生产技术 经济【问题1】 郑和下西洋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探究: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明朝前期经济发达,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
其次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问题2】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探究:第一,他影响了以后的航海家,他是第一个航行至赤道以南,非洲东岸的人,是近代航海家的先驱第二,郑和下西洋,替中国宣扬了威德,令明朝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也使中国人在南洋的影响力大增第三,郑和下西洋带动了华人到南洋谋生的热潮,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开发和发展第四,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在郑和出使亚非国家后,南洋各地之社会风俗及文物制度,都深受华风之影响,使中华文化远播异域第五,在地理知识方面,增进了人们对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1.据报道,2013年“郑和宝船”将再次“下西洋”进行环球航行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是受到谁的派遣( )A.李渊 B.李世民 C.朱元璋 D.朱棣2.(2011湖北黄石)下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他是( )A.玄奘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3.2011年6月3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了第二期“寻找你的船”虚拟旅行活动如果你来参加此活动,穿越时空隧道,你作为一名船员跟随郑和下西洋,你们将从哪个港口起航( )。
A.福州 B.泉州 C.广州 D.刘家港4.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5.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时,为郑和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墙壁上挂着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B.书架上摆着司马迁的《史记》C.中堂悬挂王羲之的书法手迹 D.案头摆放一尊景德镇的瓷器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华侨开发南洋”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唐代时,就开始有华人到达南洋B.小李:郑和下西洋后,到南洋去的华人日益增多C.小林:郑和下西洋阻碍了南洋的经济发展D.小王:华人到达南洋后,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开发与发展7.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并列举该朝代对外交流的史实各一例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答案:1.D 2.B 3.D 4.A 5.A A项不该出现,因为郑和是明朝时期的历史人物,而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6.C C项小林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郑和下西洋后,到南洋去的华人多了,促进了南洋的开发与经济发展。
7.参考答案:①唐朝;玄奘西行或者鉴真东渡②明朝;郑和下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