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粤菜烹调知识.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50478575
  • 上传时间:2023-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粤菜烹调知识粤菜主要烹调方法:一、 炒1、 生炒:原料由生直接炒熟调味(不拉油,如生炒乌鱼片)2、 熟炒:原料先煮或蒸等烹调方法,煮熟再切成不同形状炒,如五彩炒鸭丝;3、 清炒:没有配料的炒法(炒时蔬、虾仁)4、 软炒:所用原料细嫩,炒制后软滑(如雪蛤炒牛奶)二、 泡:原料只有配料的炒法(炒时蔬,虾仁)三、 熬:原料(骨头、老鸡等较韧原料)用水慢火煲(浓汤)四、 煲:原料经过飞水等处理加入上汤慢火烧(老火靓汤)五、 炖:原料经过生熟加工后,用水或上汤调味,入蒸柜蒸(炖品)六、 炆:1、 生炆——原料不经煎或炸,直接加料头汤炆至熟(生炆鱼)2、 红炆——原料经过煎炸,加入配料等炆至熟(红炆排骨)七、 扣:原料根据需改成一定形状,用碗扣件排贴好,加入汤汁,再蒸至熟(香芋扣肉);八、 蒸:用水蒸气使食物至熟方法(清蒸鱼)九、 扒:原料经过烧,蒸,靠等方法烹制熟后加上汤和辅料,打芡淋上十、 煎:把原料放在少量的热油锅里加热至熟:1、 干煎——指原料调味后放入少量油锅中慢火煎两面金黄色(干煎鱼)2、 蛋煎——原料调味放入鸡蛋液中入锅煎(凉瓜煎蛋)3、 湿煎——原料先腌制入锅里煎两面金黄色,爆香料后加上汤味再煮后打芡而成(茄汁虾碌)十一、炸:先将切配好的原料腌制调味后,上浆用大量,加热至熟;1、酥炸(松子鱼)2、吉列炸(吉列石斑球)3、蛋白稀浆炸(金钱蚧盒、肥肉夹肉馅)4、脆皮炸(脆皮鸡)5、纸包炸(威化纸包鸡)6、生炸(生炸排骨)7、脆浆炸(脆炸直虾)十二、焗:原料通过密盖高温,使物料受热至熟;十三、煀:原料经煎或炸后用慢火煮,使之熟透了:1、瓦罐煀(瓦罐煀水鱼)2、锅上煀(姜葱煀鲤鱼)十四、烩:半汤半菜,汤中勾芡一种方法(原料加工丁丝片、鸡丝烩鱼翅)十五、清:原料飞水或不飞水,加入上汤煮熟调味(清水时蔬)十六、汆:原料经过飞水处理,放入汤窝摆上菜片、笋花、火腿片、注入调好味上汤(清汤汆鸡片)十七、灼:指原料用水直接煮熟上碟加姜丝、椒丝、葱丝、赞油加酱油(白灼时蔬)十八、浸:原料用水或油慢火煮熟,油浸(油浸鱼),水浸(水浸鸡)十九、滚:原料经过飞水处理,加入上汤调味(冬瓜文蛤汤) 粤菜烹调知识1、 首先懂得什么是烹调:烹——火候:即使用各种温度加热过程(1)旺火:炒、爆、泡(保持菜肴显嫩滑,有锅气(热锅下少许油把料头爆香,注意料头不要有水(2)中火:炸、煎、焗(味道香浓)(3)小火:炆、煨、扒(4)微火(慢火)用于菜肴保温防冷作用;2、 调—调味(讲究五滋六味)是菜肴通过各种火候巧妙地结合,烹制出色、香、味佳肴;(1) 五滋—香、酥、软、肥、浓(即菜肴所达到质量、要求)(2) 六味—甜、酸、苦、辣、咸、鲜(还有一种叫香味,使菜肴有芳香气味,刺激食欲,去腥解腻)。

      3、 味道种类1、基本味:单一的调味品,只有一种味道(盐、糖)2、复合味:两种以上单一味组合(糖醋、芡汤)4、 调味的几个阶段1、加热前调味(即底味,如炸、炆)2、加热中调味(即决定性调味,边煮、炒,边加调味)3、加热后调味(即辅助性调味,如椒盐、淮盐、急汁)5、 调味的原则(1)下料必须恰当,如有些菜以酸甜或以咸为主的,其他调料为辅(2)要适应地方风味,如粤菜清淡,上海味偏甜、云南酸辣(3)要结合季节变化,春夏天气热清淡,秋冬天气冷浓郁而不咸;6、 打芡手法(1)掌握芡汤和湿粉的比例(粉多芡汤少则稠,粉少芡汤多则稀,芡不要一次性下足粉)(2)掌握芡粉特性运用合理手法(如菜炒太熟,炒菜时锅多油造成泻水、泻芡、泻油)(3)打芡时注意火候、火猛动作要快,不断翻动,记住先勾好芡再调色,最后下包尾油,否则芡汁不亮,注意芡粉遇热就结团,弄不好菜式有些芡不均匀,芡稀芡稠或无芡(4)炒菜分包心芡(即有芡不见芡,有油不泻油,另泻脚芡(即菜式装盘时带少许汁水,但不能太多,还有蛋白芡,清芡、耗油芡,最后下包尾油轻轻搪平 7、 粤菜炒锅手法知识1、 姿势:面向炉灶,身体自然挺直,两脚分开站稳,身体不能贴紧炉灶,目光应注意锅中,身体一般应距离炉灶10—15cm;2、 工具使用:左手执锅,右手执铲,操作时应运用腕力,要做到灵活有力,不可握得太紧,执锅时拇指应按在锅耳的左侧,两手紧随着这些变化进行迅速且有节奏的操作;3、 抛锅是烹调操作基本功之一,技术性较高,所以必须端正姿势并反复练才能做到抛锅自如;4、 搪锅(小翻)即将锅连续搪动,使菜肴松动移位,避免粘锅或烧焦,搪动时菜肴不应超于锅口;5、 大翻:即将国内原料全部翻个身,翻前应将锅略向身边一拉,然后略向前一送,顺势向上一扬,将菜肴全部离锅翻身,随即用锅将已翻身的菜托住,拉、送、扬、托四个动作,必须迅速连贯地结合起来。

      川菜知识一、 川菜味型(24种)1、 鱼香味 特点:咸甜酸辣四味均衡一致,姜葱蒜味突出; 配料:盐、酱油、味精、醋、泡海椒、姜葱蒜、淀粉;2、 家常味特点:咸鲜微辣、略带回味配料:酱油、味精、泡椒酱、豆瓣酱、姜葱蒜、白糖、醋、淀粉;3、 麻辣味特点:麻辣咸鲜、并带姜葱蒜香配料:花椒粒(油、面),豆瓣酱,海椒面,红油,干海椒节,刀口 海椒,香辣酱;4、 糊辣荔枝味特点:酸甜咸鲜醇正、麻辣味突出配料:干海椒节、花椒、葱弹子、糖、醋、盐、鸡精、味精、姜葱片、 淀粉;5、 糖醋味特点:甜酸醇正、味浓味厚、先甜后酸;配料:糖醋、盐、姜蒜、淀粉;6、 咸鲜味特点:咸鲜适口、本味突出;配料:盐、味精、鸡精、胡椒、淀粉;7、 怪味 8、椒麻味 9、陈皮味10、糊辣味 11、红油味 12、豆瓣味13、姜汁味 14、纯甜味 15、五香味16、烟熏味 17、糟香味 18、麻酱味19、醋香味 20、芥末味 21、豉汁味22、椿醋味 23、酸辣味 24、荔枝味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