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政治下册 综合练习题(1) 大纲人教版.doc
6页综合练习题(一)一、(延教F)单项选择题 1.社会总产品是指 ( ) 1.B A.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 B.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 D.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劳动价值的总和 2.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5 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工资为1 0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部分利润)为620亿元,部门的企业利润为250亿元那么,该国当年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是 ( ) 2.A A.6 870亿元 1 870亿元 B.6 000亿元 1 870亿元 C.5 870亿元 1 620亿元 D.6 620亿元870亿元 3.关于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3.D ①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②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③财政包括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两部分④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我们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
这条方针主要说明 ( ) 4.D A.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积累和消费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C.在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把提高消费水平放在第一位 D.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与消费两者不可偏废 5.在下列关于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几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 5.B A.前者指积累,后者指消费 B.二者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C.前者指财政预算,后者指财政决算 D.二者是财政收支平衡的两种形式 6.国有企业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国家上缴利润但是后者不如前者那样稳定可靠原因是 ( ) 6.B A.税收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的保证,使国家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B.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而得到的收入,具有固定性;而企业上缴的利润直接受企业经营成果好坏的影响 C.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 D.税收可以减少或避免拖欠和偷漏行为,而上缴利润却未必能做到 7.税收的基本作用是 ( ) 7.C A.调节经济 B.实现经济监督 C.组织财政收入D.宏观调控 8.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较,它的基本特征是 ( ) 8.D A.税收是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征收的 B.税收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征收的 C.税收的目的是保证国家活动的正常进行 D.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9.在我国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分别是 ( ) 9.A A.国家纳税人B.国家法人 C.单位 自然人D.税务机关法人 10.按增值额征收增值税,有其积极的作用,表现在 ( ) 10.B ①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②可以防止进货商品的偷税行为 ③能够调节个人收入,抑制超前消费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开放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这说明中国人民银行 ( ) 11.D A.是国家权力机关 B.为居民储蓄与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C.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 D.具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职能 12.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其目的是 ( ) 12.C A.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缴纳和财政支出的及时拨付 B.领导各专业银行,健全国家金融体系 C.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 D.管理人民币流通并负责货币的投放和回笼 13.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家商业银行都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立行的根本宗旨。
其根本原因是 ( ) 13.D A.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 B.银行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C.保证商业银行职能的发挥 D.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利润高、效益好才能在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4.当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特别是生活资料供应比例紧张而引起物价上涨时,国家可以通过银行采取____________手段缓解供求矛盾 ( ) 14.B ①降低存款利率,刺激市场需求②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居民储蓄③增加人民币发行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对短缺商品的生产部门增发贷款,以促进生产、增加供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随着个人住房、汽车、助学、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项目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个人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这说明 ( ) 15.D A.信用是商品的暂时转让 B.信用是货币的暂时转让 C.货币已成为消费的中介 D.银行充当了信用的中介 16.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下令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继续使用第三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这样做是因为它是 ( ) 16.C A.以获取银行利润为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B.经营人民币和外币各项金融业务的机关 C.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 D.提供国家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 17.公民储蓄行为的直接目的是 ( ) 17.B A.为了更好地消费 B.为了获得利息 C.支援现代化建设 D.为国家筹集资金 18.在上海,一份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上海市民即期消费倾向有所上升,储蓄意向有所下降,居民储蓄仍以活期为主居民储蓄以活期为主主要是因为( ) 18.B A.活期存款积累性强 B.活期储蓄灵活方便,适应群众“有款即存、零星支用”的需要 C.活期存款手续简便,方便群众储蓄 D.居民的投资意识增强 19.几年来,储蓄利率不断下调,其下调的后果是 ( ) 19.C ①贷款利率提高,加重企业负担②贷款利率降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生产成本降低③相应减少储蓄存款总额,刺激消费④在商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物价上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这几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每年发行国债,而且群众购买非常踊跃,这是因为它 ( ) 20.A A.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利率比同期银行存款储蓄高 B.风险大,收益也高 C.是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D.是投资的一个渠道二、(延教F)不定项选择题 21.国家通过财政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这是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作用。
下列可以说明这一作用的有 ( ) 21.AC A.国家投资建设青藏铁路 B.国家给生活困难者必要的补贴 C.国家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重点投资治理大江大河 D.国家发行国库券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2.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民收人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 ( ) 22.ABCD A.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B.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C.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D.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23.对税收的正确理解有 ( ) 23.AC A.税收必须依法征收 B.国家征税必须给纳税人一定补偿 C.税收只能由国家征收 D.国家税务机关征税可以有随意性 24.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 24.ABCD A.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可靠的来源 B.它是国家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工具 C.它会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调整企业生产规模和资金投向,并且与价格相配合,起到灵活地发挥调节生产和消费的作用 D.运用税收杠杆可以调节区域经济,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25.2001年。
我国适当扩大消费税收品目,将某些高档消费品和不利于环保的产品纳入征税范围;适当调整有关税目的税率,重新确定合理的税率水平这说明( ) 25.A 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6.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信贷、结算和现金出纳的管理中心是国家宏观 调控的关键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 26.ACD A.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B.吸收存款,转账结算 C.调整利率的升降 D.调整贷款数量 27.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90%以上靠银行供给,所以近年来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再降低,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 ) 27.ABD A.减轻了企业的还贷负担,使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B.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活跃,从而为企业生产发展扩大了市场需求 C.使老百姓的存款储蓄实际收益一再减少,从而减少对企业生产产品的需求,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股票市场的发展,从而为国有股份制企业的发展筹集了更多的投资基金 28.2001年凭证式(三期)国债9月14 开始在各商业银行发行,这次凭证式国债发行总量将达到1 800亿元。
这说明 ( ) 28.BCD A.发行国债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B.从根本上说,国债的发行权属于国家 C.发行国债是商业银行的集资手段 D.商业银行是发行国债的重要渠道 29.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风险而进行的投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 29.BCD A.社会保险给付稳定,没有风险;商业保险则受市场行情影响,有较大的风险性 B.社会保险只保障参保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商业保险则保障项目广泛,形式多样,赔付标准高 C.社会保险的费用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商业保险的费用则完全由个人承担 D.社会保险不是由被保险人自由参加,而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商业保险则完全由参保者自主决定 30.债券和股票二者相比,不同点表现在 ( ) 30.ABD A.性质不同股票是股东的人股凭证,是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债券是一种债务,限期偿还 B.受益权不同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经营状况的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C.发行权限不同。
股票可以由法定的股份公司发行;债券只有国家政府有权发行 D.偿还方法不同股份公司不准股东从公司中退出股金,但可以出卖股票;债券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夺金三、(延教F)简答题 31.什么是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为什么要提倡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31.(1)所谓适度消费,就是要根据生产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