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创设有效提问.docx
4页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如何创设有效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问题提得越多说明他越是在动脑,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那么对于老师来说,课堂上怎样进行提问呢?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幼儿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幼儿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课堂是幼儿学习的主阵地,作为课堂教育实施者的我们应准确把握航向,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幼儿准备积极有效的提问那如何有效进行提问创设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平时工作中得到的启示:一、教师应事先做好准备,从教材出发巧妙设计问题为了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就课堂提问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了解活动主题,清晰活动思路尽管有的教师可以熟练地即席发问,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类问题在语言上缺乏严谨性,在顺序安排上缺乏逻辑性最好的做法便是:教师在备课时,应针对具体的课堂做好相应的准备,包括提问的目的、内容和所用的语言,并要预测幼儿可能的反应并拟订解决方案等,详细而全面地把它们写进教案中,避免模棱两可的、模糊的提问。
二、依据幼儿年龄特点设问,难度适宜幼儿因受其知识结构及思考能力的多种原因限制,他们不可能对一个问题有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完全做到把握问题的内涵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问题的难度也要适宜,提出的问题使幼儿易于接受,在幼儿容易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如科学活动《萝卜一家》中,教师让幼儿自由品尝完萝卜后,希望幼儿能说出它的味道教师提问:“萝卜好吃吗?”幼儿说:“好吃因为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是不能详细地说出萝卜的味道的,应该引导幼儿,可以问:“萝卜是什么味道的?”“是辣的还是甜的?”“你来说一说,它的味道跟你吃过的什么东西味道一样?”这样的提问就符合幼儿的年龄,也会让幼儿容易理解、容易回答另外更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问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施教对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小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则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要提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幼儿适中即可三、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抓住问题的重难点,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却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幼儿的学习及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的飞跃。
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如在中班健康活动《我爱运动》中,孩子因为老师的问题而“摸不着头脑”时,教师可换种提问的方式,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并抓住重点问题,以充满疑惑和惊奇的口吻发问:“为什么小白兔后来不怕冷了呢?”“为什么小白兔会满头大汗呢?”小朋友就会很容易说出“因为他跑步了”、“因为他运动了”原来在冬天里通过各种运动会让我们身体变得暖和起来,也就找到了不怕冷的大衣!如此提问,老师轻松自然地将“运动”这个“点”引了出来,既保护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活动有节奏地进行,轻松地抓住了重点,揭示了要害,幼儿能排除干扰因素,理清自己的思路,也不会因此浪费无谓的时间了四、提问时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也就是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深入浅出地提出有效性问题,再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提问时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从具体转到抽象就以活动《我的好爸爸》为例,针对孩子跑了题的千变万化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应该充满智慧,逐步深入,引孩子“入瓮”。
当孩子描述他爸爸的样子:“我爸爸长得高高的,他喜欢吃方便面,方便面吃的时候……”我们可以机灵地忽略孩子喋喋不休的部分:“哦,你爸爸的个子是高高的,你小时候骑在爸爸肩膀上玩儿的时候一定很高兴、很有趣吧!”然后随之推进:“你爸爸的个儿这么高,一定很帅吧!”从而轻而易举地将问题深入,巧妙激发了孩子“不管我的爸爸长得什么样儿,我都会爱他”的情感通过这样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和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另外,我们还可鼓励幼儿自我判断或衡量同伴的回答,在评价他人回答的同时学会批判思维,正确建立自己的思维如:“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让幼儿自我判定、自己猜测答案,然后在随后的活动中得到验证这样,提问的方式就更趋多彩,也别有一番滋味了;有效提问也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幼儿和教材之间,为课堂效果的实现做好铺垫总之,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思考,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从而让幼儿的主体地位淋漓尽致地体现,也让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准备,勤思考,勤分析,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断探索和研究。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发展幼儿的思维和能力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