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外语通识选修课调查分析.doc
6页清华大学外语通识选修课调查分析一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概况清华大学外语系于 1996 年 6 月成立了公共英语测试组,其宗旨是建立以强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中心的新的考试体系为配合清华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落实国家教委高教司关于八所院校自设考试的精神,经过广泛调研和不断尝试,于 1996 年 9 月设立了目标化管理的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并于 1999 年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正式认可自2004 年 3 月教育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以来,外语系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的精神和具体指标,积极开展工作,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以实用为导向,不断深化清华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清华大学提出十年发展计划:以通识为教育目标,面向全球化竞争,顺应大学发展趋势,以学生为根本,以实用为导向,开创公共外语教学新局面具体来讲就是:第一、重视全球与所在地的双向关怀;专业能力与宏观视野的培育 第二、促进学科间的整合与对话;注重学术的原创思维与典范意义同时清华大学还给出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指针:全球意识,丰富文化内涵,逻辑与批判思考,综合性推论,终身学习与组织技能,沟通能力与 EQ 科学的理悟以及社会与伦理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达到弘扬清华大学精神的目的包括:第一、提振水清木华的风格〈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术性格〉 第二、增进东西方文明的对话,科学与人文的融会 第三、体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学术与志业的活水源头─专注与热情〉 、 厚德载物〈多元角度与民主风范〉 的时代精神其次是重视以学生为本位思考的目标包括:第一、在要求学术专业素养下,透过学术课程及潜在课程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第二、培育学生于各层次小区环境与多元 文化建立起相互尊重与合作的伙伴关系第三、在高度竞争的全球化趋势下,涵育安身立命的智能与鉴赏品味第四、增加通识课程的多元性与整合性, 协助学生适性发展及深造上的需求在核心通识开课的原则上,清华大学提出: a.基本学术知识及取向 b.具跨领域及跨学术性质 c.以议题为导向另外,清华还指出核心通识课程七大向度:思维方式,生命探索,艺术与美感,社会与文化脉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经典 (中语系规划),历史分析 (历史规划)二、北京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课程汇总北京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科学技术与材料工程 历史人文与艺术 经济和政治 语言与文学清华大学 结构力学(2) (英)混凝土结构(英)结构矩阵分析(英)建筑材料(英)水力学(2)(英)环境土壤学工程材料基础数据库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英)地区研究比较公司治理(英)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与规划专题设计课工程经济学国际物流(英)公共财政学计算机网络公共财政学(1)公共财政学(2)会计学原理工程管理英语专业外语商务沟通(英)专业阶梯英语(3)-美国媒体文化专业阶梯英语(5)-公共关系与高性能计算导论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互联网中的控制与优化微电子工艺技术(英)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英)通信系统与电路(英)理论力学(英推进原理与技术(英)电子显微分析计算机入门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英)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量子信息计算机组成原理(英)软件系统设计(英)弹塑性力学工程与管理最佳实践汽车工程 1内燃机 1汽车 NVH汽车碰撞安全基础质量工程学组合数学与算法设计多媒体前沿技术概率图模型理论与方法化学反应动力学及机理(35)地域建筑理论与实践建筑与空间设计大型商业建筑节能诊断方法可持续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行环境生物技术原理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遥感及其应用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的技术、经济性和发展政策决策方法学中国社会政策科技创新与创业城市化与社会发展国际法研究比较国际私法当代中国大众传媒与社会(21)(1)会计学原理(2)投资学(1)投资学(2)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英)金融机构(英管理系统模拟中级财务会计(2)金融风险管理(英)财务管理(英)行为经济学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比较政治与政府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组织战略管理公共管理前沿比较宪法新闻记者经济学与会计学基础企业传播多媒体财经报道(32)广告英语新闻论文设计与写作初级英语新闻采写初级英语新闻采写工作坊新闻写作与多媒体报道财经新闻写作与编辑大学英语读写译高级英语视听说商界热点科技英语视听说科技英语阅读美国社会与文化德语二外俄语二外法语二外 日本民族研究日本经济专题讲座(22)北京工业大学 (0)俄罗斯概况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美国通史 西方美术史 英美概况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西方美术史--从具象到抽象西方哲学简史中外政党体制比较中外行政体制比较中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概论(3)大学英语四、六级德语二外 俄语二外 法语二外 韩语二外 日语二外 翻译技巧 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实用求职英语实用英语写作实用英语口译西方文学名著导读英文影视欣赏三、清华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特点1.师资力量雄厚。
清华大学英语教研室现有教授 6 人,副教授 20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7 人,整个教师队伍保持在 50 名左右这支队伍的特点是:业务素质高,敬业爱岗,富有朝气承担全校四个年级本科生的公共英语教学任务外语系从事公共日、德、俄、法语教学研究的教师有 19 人(日语 9 人、德语 5 人、俄语 3 人、法语 2 人) ,其中教授 3人、副教授 11 人,几乎所有教师都有在国外学习和进修的经历2.课程内容丰富清华大学设有五大向度核心通识课程,各向度皆设计有三门核心课程 I.思维方式 :1.当代科学文明 2.批判思考 3.价值与实践 4.哲学基本问题 5.数理思维 II.生命之探索: 1.当代生命科学 2.生态体系与全球变迁 3.现代社会与心理 4.生态与生命III.艺术与美感: 1.认识艺术 2.当代视觉文化 3.艺术与社会 IV.社会与文化脉动:1.经济学与生活 2.公民社会与法治 3.社会文化分析 4.文化与经济 5.现代国家与社会的形成 V.科学、技术与社会:1.前近代科学史 2.科学革命 3.科技与社会 4 .技术与社会 5.前瞻科技 3. 重视外语教学是清华大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公共外语教学是学校各项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公共外语教学由外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公外研究生教研室、日、德、俄、法语教研室共同承担,每学年为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 600 多门次的各类公共外语课程教师们爱岗敬业,不断改革外语教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越来越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和好评4. 清华大学除了开设了针对外语技能的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不少针对扩充专业技能的外语通识课程例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结构矩阵分析,建筑材料,水力学,环境土壤学工程,材料基础数据库原理,自动控制原理,高性能计算导论,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等等,这些课程全都采用全英文授课的形式5.课程学术性高目前,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系列精品课 ”已列入清华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并先后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6. 设置有专门的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最近刚刚成立 20 周年全面管理全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管理与改革专业性与针对性强,表明了清华大学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与长期投入的决心7. 清华大学于 1996 年 9 月设立了目标化管理的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并于1999 年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正式认可。
该体系由“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 I”和“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 II”组成目的在于突出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检测,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和实力该考试与学生的学位挂钩,成绩合格者才能够获得学位证书现代西方哲学评介俄罗斯美术鉴赏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11)英文报刊选读英语公共演讲与辩论-英语公共演讲与辩论-英语阅读欣赏专业外语(材料) 专业外语(环能)专业外语(计算机)专业外语(建工) 俄罗斯当代音乐电影赏析 俄罗斯电影赏析美国文学作品赏析(26)四、北京工业大学外语通识选修课与清华大学之比较 相同点: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点,包括课程申报过程,授课形式和评估过程以及班级规模等等这些即是各个大学开设外语通识选修课的相通点,在这里不做过多陈列,主要来看不同点不同点:1.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与材料工程类外语通识课程几乎为零,而清华大学针对扩充专业技能开设了 35 门外语通识课程经济和政治类学科与清华的比例是 3:32 历史人文与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是 11:21语言与文学类课程比例为:26:22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工业大学在科学技术与材料工程类课程的设置上严重缺乏,经济和政治类学科设置也不够全面2. 清华大学开设的外语通识选修课程偏重理工科类。
而外语文学类与历史人文艺术类课程相对较少而且一些专业课程由于是全英文授课,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很高,课堂的活跃度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于英语能力不高的学生,此类课程难度高,选课时不会做太多考虑,不能很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选课需求3. 清华大学努力转变大学外语教学思想和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人性化、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利用夏季学期为一年级本科生开办暑期外语强化训练暨外语文化活动月而北京工业大学这方面的尝试比较少,学生外语通识学习的兴趣没有被充分调动4. 清华大学设有专门的通识教育中心,全面管理全校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管理与改革反观北京工业大学,没有设置专门的这类机构,通识选修课与必修课程一起都由教务处管理这样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务处无暇顾及通识教育的改革与深化5. 清华大学还建立了“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体系” ,由“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 I”和“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 II”组成该考试与学生的学位挂钩,成绩合格者才能够获得学位证书而北京工业大学没有建立这类体系,外语级别考试与学生的学位不挂钩,甚至大学英语四级没通过都能毕业6. 北京工业大学开设了针对部分学院、学科的专业英语,如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英语,针对计算机学院的专业英语等。
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强7. 北京工业大学没有全英文授课课程,没有双语授课课程,也没有外教开设的选修课程今年,清华大学除了有多达 127 名中国教师开设了外语通识选修课程之外,还有 11 名外教开设了外语通识选修课程8. 北京工业大学课程设置较重基础,没有层次性,学术性相对较低,几乎没有国家精品课程但是相对于清华大学的全英文授课来说,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传授的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活跃度9. 北京工业大学开设选修课的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一节选修课的课时只有 80 元补贴,而有些优秀教师每星期课时较多,负担较重,没有动力开设选修课学校在鼓励教师开课的机制方面需要改革与完善 五、思考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提出及其内涵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理念由哈佛大学首次提出前哈佛大学校长德瑞克‧伯克曾经尝归纳四种博雅兴趣的通识教育派别:一、经典名著研读:经典代表人类思想的结晶二、主题式导论课程:介绍人类生活重要课题与领域,如西方文明、价值观、科技等三、探索模式课程:按人类自我了解与所居世界的主要思考方式来组织四、混合式课程:按几个学科分类,包括自然、人文及社会学等选读学分数。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理念就是希冀通过核心课程的实施最有效地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其理念的内容包括:继承自由教育创痛的理念、培养有教养的人的理念、增强大学凝聚力的理念以及平衡选课自由与组织秩序的理念目前国内大学所谓核心通识的核心意义大抵都指涉着第二、三、四项的型态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近年的核心通识课程改革理念,初期基本上是以上述所提的第三种类型 〈探索模式课程〉设计为主并以学术领域训练为辅的考虑,与哈佛改革的最新想法不太相同但后来实务考虑之下,在94 学年度推动之前,核心课程原则与内容做了些更动,亦即,为了方便日后其他师资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