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溶注浆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
12页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监理四标项目部岩溶注浆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编 制 人: 审 批 人: 沪昆客专贵州段监理四标项目部二○一一年二月目 录一、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一)本监理标段工程概况 2(二)专业工程特点 2(三)工程技术、质量标准 2(四)编制依据 3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3(一)监理工作范围 31. 准备阶段 32. 施工阶段 43. 验收阶段 5(二)监理工作重点 5三、监理工作流程 6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6(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6(二)监理工作目标 9(三)监理监控手段 9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01. 旁站监督 102. 见证 103. 平行检验 104. 巡视 105. 指令文件 106. 支付控制手段 107.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10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11岩溶注浆施工监理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一)本监理标段工程概况本标段为沪昆客专监理四标段,对应施工标段为CKGZTJ—7、CKGZTJ—8标本标段为新建上海至昆明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的贵州段工程监理四标,工程范围包括: DK731+600-DK818+413,正线总长度86.813km范围内的站前及站后相关工程(不含轨道工程、含铺轨及箱梁架设)。
二)专业工程特点DK731+600~DK818+413段岩溶路基基底采用钻孔注浆加固,注浆孔采用正三角型布置,孔间距5-7m注浆底面伸入基岩深度不小于5.0m若5.0m内遇溶洞,则加固至溶洞底以下完整基岩不小于1.0m,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脚外5.0m,按照“探灌结合”的原则,首先实施先导勘探注浆孔,然后根据先导孔资料确定注浆段落、深度及注浆参数,进行岩溶发育地段的整治处理,并根据现场四方签认的工程量编制设计文件报部审查三)工程技术、质量标准 1. 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速度:250km/h,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 4)最小曲线半径:4000m; 5)线间距:5m; 6)限制坡度:20‰,特殊地段30‰; 7)牵引种类:电力; 8)机车类型:动车组; 9)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10)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1)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2)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2. 质量标准 1)已批准的设计文件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四)编制依据 1. 新建沪昆客专站前工程设计文件 2. 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3.《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 J269-2007);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 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7. 建设单位相关文件二、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一)监理工作范围1. 准备阶段 1)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机械到位情况是否符合投标书和施工合同的规定. 2)审核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复核贯通测量复测成果;审查放样测量结果 4)审查施工单位检测仪器和设备是否齐全;人员和设备是否到位并正常运转;工地试验室是否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验收合格 5)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是否有质量、安全检查制度;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是否到位;审查质量、安全检查人员资质是否合格;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和教育。
6)审查试验施工方案和施工总结 7)是否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措施 8)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和适宜 9)施工临时设施地点选择是否得当,是否有消防措施 10)施工便道是否能保证运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 11)调查水泥、砂石料的来源、产地和规格;见证取样并审查其试验报告 12)核对路基基底地质资料,地下水分布,有无坟穴、泉眼等2. 施工阶段 1)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方法、频率和要求进行质量自检,并及时向监理提报各种质量检测资料 3)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进度报表是否与实际完成情况相符,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是否可行 4)路基工程计量中的数量是否准确5)重要部位旁站监理范围界定为:基底处理6)是否有计划部署对路基的量测7)工序交接制度执行如何8)是否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报验制度9)安全防护人员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当,防护用品是否齐全10)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执行正确11)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能否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1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措施是否落实。
13)参加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14)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作,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分项、分部工程施工中,技术交底是否有详细的、切实有效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措施是否到位;监督检查安全、质量措施的执行和整改情况3. 验收阶段1)核实分项分部工程的完成数量2)复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数量及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资料,并现场检查3)参加单位工程验收以及竣工初验和复验4)参加编写本专业监理工作总结二)监理工作重点 1. 施工单位投入现场的机械设备、检测仪器是否与投标承诺一致 2. 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以及相关试验检测报告 3. 对施工单位进场原材料进行见证取样检验和平行检验4. 施工前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试验检测方法5. 严格质量过程控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6. 认真审查开工前准备工作情况,条件不具备时不批准开工7. 重点、关键部位增加检查频率和加大监控力度8. 考虑季节、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措施9. 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措施、安全教育情况,安全设施不到位不准开工,加大安全生产检查频率和安全监控力度。
三、监理工作流程岩溶注浆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 施工过程 监理单位桩位施工放样钻进施工、注浆过程 质量验收审核施工方案;原材料进场验收;机具设备检查;现场准备工作检查编制施工方案;原材进场检查;浆液配合比确定、布孔 施工准备现场检查、复核、确认 现场施工放样过程巡视检查;查验施工记录,旁站钻进过程控制;异常过程控制、注浆过程控制取芯检测;申请报验见证检测;查验试验报告;质量验收签证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一)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施工前应对先导孔进行统一编号2. 每个先导孔钻探取芯施工单位必须按要求摆放整齐、标明孔号,提钻及取芯样品必须照相留存检查钻孔记录是否详细描述地质情况,尤其是发现溶洞地段是否描述清楚钻孔深度应入基岩5米以上,如遇溶洞,入溶洞底1米以上验收结束后及时将芯样做上标记,然后清理出现场3.注浆机应配备经法定计量单位检定的计量装置,且装置应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4.注浆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溶隙、溶缝、洞穴渗漏,如有“跑浆”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注浆施工时应有符合环保要求的废浆隔离与回收设施。
5.注浆所用水泥、砂、水玻璃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进场检验应符合《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有关规定 6.每段路基岩溶注浆按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央,保证注浆质量为减少对既有线影响,先施工第一排注浆孔(与既有线最近的注浆孔)形成帷幕注浆采取间隙注浆和低压注浆,按隔1孔注1孔(施工先导孔),然后按设计要求注剩余1孔,第一排完成后,施工紧邻的第二排注浆孔7.先导孔注浆按设计要求控制如下(1)采用水泥浆单液时,设计要求水灰比宜为1:0.6-1:1,一般采用1:1水泥浆的浓度和双液注浆的选择现场试验确定,先稀后浓现场施工前,监理见证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根据溶洞发育情况、溶洞内填充物情况,应采用不同配比进行试验,注浆7天后,钻芯取样,核实压浆效果,报业主和设计后,确定最佳配比2)注浆压力:A.岩溶地表注浆一般在溶洞或土层中进行,一般工作压力为0.1-0.5MPAB 终孔注浆压力下的流量要求:注浆段的进浆量小于35L/min3)考虑浆液充盈和结石的稳定性,浆液应以水泥单液为主,空洞应掺入惰性材料(如:砂石、砂卵石、碎石、粉煤灰等)4)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A 水泥单液地表冒浆时,用双液封堵;B 注浆已超出有效范围或整治范围,浆液扩散过远时,用双液控制;C 岩溶垂直裂隙贯通性好,浆液渗流太深,宜用双液处理;D 注浆量较大,单孔注浆量平均大于0.8-1.2m3/m,宜用双液控制;(5)注浆孔控制达到如下标准之一时,即可结束注浆:A 压力控制标准:当压力超过1-1.5MPA,浆液难以注入时;B 注浆范围控制:冒浆点已出有效范围或整治范围外3-5 m时;C 地质条件控制:浆液已至溶洞下限,注浆受阻进浆困难时;D 特殊条件控制:当单液注浆压力不大(0.2-0.5MPA)或降低注浆量,地表仍出现异常上鼓,应立即终止注浆,同时采用附近注浆孔“补偿”的措施。
钻孔允许偏差表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1孔位≤5002实际孔深±1003岩土分界面≤100(二)监理工作目标 1. 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并满足设计速度开通条件 2. 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的工期目标要求 3. 投资目标: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验工计价,做到真实、准确 4. 安全目标:无责任施工重大事故、无责任人身死亡事故 5.环保水保: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和水保规定,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批准的环保、水保要求三)监理监控手段 1. 测量或量测监控手段:对孔位进行复核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重新定位2. 试验监控手段:各种原材料进场前必须检查其合格证及其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送样试验和进行平行检验3.钻孔质量监控手段:对每一个先导孔芯样现场与钻孔记录进行核对,符合要求后现场签认,并拍照留存;提升钻杆前标明孔号、孔深后拍照留存,量出钻杆余长;提出钻杆后量出钻杆总长,得出实际孔深4.压浆施工监控手段:(1)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监理现场旁站制度,首先核验流量计是否准确;每个先导孔压浆开始和压浆结束时的流量计读数拍照留存,记录压浆量,并采用台式定值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