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内衣浅谈.docx
4页汉代内衣浅谈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在汉代内衣称为“心衣”.汉朝以前没有女性内衣的专用名词,不等于没有内衣《论语•乡党》里说“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就是指内衣裳所以,古代又称内衣为亵衣亵”意为“贴身的内衣”和“轻薄、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而隐 晦的从史籍记载来看,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有穿着亵衣的习惯《礼记•檀弓下》:“季康 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FI:'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 命彻之敬姜是季康子从祖母,这个老太深明礼仪,孔子对她有很高评介从这段记载可以 看出,当时的妇女已穿亵衣,并且在去世之后,还要备亵衣入殓,不过这种女人的内衣,通常 是不能见人的,所以不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显露在秦始皇兵马俑里,从秦兵马俑服装的领口 就可以看到,这些武士外有铠甲战袍,里边也另有衣服据汉代郑玄解释,因为这种亵衣紧贴身体,可以吸收从体内排出的汗泽,故以\”泽\”字命名 汉代则干脆将它称之为\”汗衣\",也有称\”汗衫\啲据说汉高祖刘邦是\”汗衫\”一名的发明 者:楚汉交战时,刘邦从战场上回到营帐,一看自己的内衣,已全部被汗水浸湿,于是戏称 其为\”汗衫\”。
流传开来,汗衫就成了内衣的别称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这么称呼汉代内衣的款式,有多种形制比较常用的有帕腹、抱腹和心衣汉刘熙《释名•释衣服》 称:\”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正而)(反面)(正面)(反面)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 由此可见,这时的内衣有繁简之别,简单的只是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帕,因称“帕腹”;稍 微复杂一些的,只是在帕腹上缀以带子,用时紧抱其腹,故名“抱腹”;如果在抱腹上加以“钩肩”及“裆”,则成了“心衣”穿的时候要像缠绷带似的前-•块后一块慢慢把自己裹了 一个肉粽,灰常麻烦……“心衣”和“抱腹”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我们从后人所绘的《北齐校书图》中, 仍可找到心衣的遗型帕腹、抱腹和心衣尽管有着繁简之别但全都只有前片,没有后 片,穿着这种内衣,后背部分是全部袒裸的很像泳衣! “心衣”的特点是以“以带掉缚” 以及“以平裁式布帛遮束”其“带”的量及位置各有不同,其“平裁式”的几何形态化布 帛的分割均有变化应该说“心衣”已经基本具备了后世内衣的特点在汉代,还出现过一 种既有前片又有后片的内衣;既可当胸,又可当背,因形得名“两当”,它是后世背心的最 早形式。
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是平织绢,上面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称彩绣),图案 多以“爱情”为主题内衣同时也是一个时代女性身份和地位的晴雨表,女性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腰肢和臀部,这 个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中国古代内衣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从长方形、菱形、三角 形、半圆形到倒花蕾形、如意形、虎形,呈现千姿百态,纵观整个内衣文化的发展,软玉温 香,精致考究,一派中国古代内衣画卷的流动展示,投射的是谦和、内敛、包容的东方式温 婉美丽中国古代内衣以一种朦朦胧胧、时隐时显、含羞内敛来抒发对美、情以及身体表现 的企望中国汉代内衣的发展为后世内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我们现代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 以及提高中国古代内衣独特的演变历史与中国思想文化有着紧密的渊源,表现出风格内 敛、造型束身的文化审美魅力和艺术风格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延续时间最长的、未曾中断的 文明古国今天我们盘点内衣文化历史,企盼温故知新,在兼容并蓄的吸收转变过程中创造 出独特、先进的中国内衣文化和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