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doc
5页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 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 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 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紫外光激发荧光物质放射荧光示意图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细胞片制备、固定及通透 (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及荧光检测等细胞片制备(通俗的说法是细胞爬片)是免疫荧光实验的第 一步,细胞片的质量对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原因很简单,如果发生细胞掉片,一 切都无从谈起这一步关键的是玻片(Slides or Coverslips) 的处理以及细胞的活 力,有人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细节或小窍门,非常值得借鉴固定和通 透步骤最重要的是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合适的固定剂和固 定程序对于获得好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免疫荧光中的封闭和抗体孵育与其它 方法(如ELISA或Western Blot)中的相同步骤是类似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免疫 荧光实验中要用到荧光抗体,因此必须谨记避光操作,此外抗体浓度的选择可能更 加关键。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应尽早观察,或者用封片剂封片 后在4?或-20?避光保存,以免因标记蛋白解离或荧光减弱而影响实验结果由于操作步骤比较多,同时在分析结果时无法像 WB那样可以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区分非特异性识别,所以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除了需要高质量 的抗体,以及对实验条件进行反复优化外,还必须设立严谨的实验对照总之,免 疫荧光实验从细胞样品处理、固定、封闭、抗体孵育到最后的封片及观察拍照,每 步都非常关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流程中每个步骤的质量,才能最终达到你的实验 目的基本实验步骤 :(1) 细胞准备对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 PBS洗两次;对悬浮生长细胞,取对数生长细胞,用 PBS离心洗涤(1000rpm,5min)2次,用细胞离心 甩片机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2) 固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固定细胞固定完毕后的细胞可置于含叠氮纳的PBS中4?保存3个月PBS洗涤3X 5 min.(3) 通透使用交联剂 (如多聚甲醛 )固定后的细胞,一般需要在加入抗体孵育 前,对细胞进行通透处理,以保证抗体能够到达抗原部位。
选择通透剂应充分考虑 抗原蛋白的性质通透的时间一般在 5-15min.通透后用PBS洗涤3X 5 min.(4) 封闭使用封闭液对细胞进行封闭,时间一般为 30min.(5) 一抗结合室温孵育1h或者4?过夜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6) 二抗结合间接免疫荧光需要使用二抗室温避光孵育 Ih.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 5min 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7) 封片及检测滴加封片剂一滴,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 一 ) 细胞准备 用于免疫荧光实验的细胞可以是直接生长在盖玻片上的贴壁细胞,也可以是经 过离心后涂片的悬浮细胞或者是将取自体内的组织细胞悬液离心后涂片贴壁良好 的细胞一般在培养时直接放入 coverslips 让细胞生长在其上即可,尽量避免使用 贴壁性能不好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实验,以免后续的漂洗操作引起细胞脱落少数 实验需要使用这类细胞或者悬浮细胞进行免疫荧光观察,建议使用细胞离心甩片机 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 二 ) 固定和通透 除研究细胞表面抗原或不稳定抗原可不固定外,一般均应固定固定的目的有 ■?防止细胞从玻片上脱落 ; ? 除去防碍抗原 -抗体结合的类脂 ; ? 使标本易于保 存。
标本的固定原则是 :?不能损伤细胞内的抗原 ; ? 不能凝集蛋白质 ; ? 应保持细胞和亚细胞结构 ;?固定后应保持通透性,以保证抗体自由进入所有细胞与亚细胞组分与抗原结 合常用的固定剂有多种,应根据所研究抗原的性质和所使用的抗体特性选择适当 的固定剂通常固定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 有机溶剂和交联剂有机溶剂如甲醇和丙 酮等可去除类脂并使细胞脱水,同时将细胞结构蛋白沉淀交联剂如多聚甲醛通常 通过自由氨基酸基团形成分子间桥连,从而产生一种抗原相互连接的网络结构交 联剂比有机溶剂更易于保持细胞的结构,但因为交联阻碍抗体结合,可能会降低一 些细胞组分的抗原性,因此需要增加一个通透步骤以使抗体能够进入标本两种固 定方法都可能使蛋白抗原变性,因此使用变性蛋白作为抗原生产的抗体在免疫荧光 中可能更为有效最常用的固定剂有多聚甲醛和甲醇,少数情况也使用乙醇,丙酮及戊二醛等进 行固定通常,细胞结构抗原、病毒及一些酶类抗原使用丙酮、乙醇及高浓度的甲 醛固定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而细胞膜相关组分抗原一般以多聚甲醛固定细胞器和细胞颗粒内的抗原一般也用多聚甲醛固定,并需要进行通透以使抗体能达到抗原表 位通透步骤只在检测细胞内抗原表位的时候才需要,因为抗体需要进入细胞内部 去检测蛋白。
但是,如果待检测的是跨膜蛋白,且其抗原表位处于胞质内区域,则 同样需要对细胞进行通透相反,如果所检测的抗原表位位于膜蛋白的胞外段,则 不需要进行通透丙酮本身具有通透作用,因此用丙酮作为固定剂时是不需要通透 的甲醇同样具有通透作用,但有些场合并不适合用甲醇,因为一些表位对甲醇非 常敏感常用的通透剂是去垢剂,如 Triton ,NP-40, 以及 Tween 20, Saponin, Digit onin 和Leucoperm等Trit on和NP-40属于烈性去垢剂,可部分溶解细胞 核膜,因此非常适合核抗原检测但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在高浓度下使用或者作用 时间过长,它们将破坏蛋白,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Triton X-100 是最常用的通透 剂,但是它将破坏细胞膜,因此不适用于细胞膜相关抗原后面一组去垢剂要温和 得多,它们可以在细胞质膜上形成足够大的孔隙以允许抗体通过,但是不会溶解细 胞质膜适于胞质抗原或者质膜上靠近胞质一面的抗原,也适于可溶性的核抗原一般的操作程序是先固定后通透,但针对有些水不溶性的目的抗原的检测宜先 通透再固定,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可以通过通透去除许多水溶性的蛋白,从而大大 减少了免疫荧光的背景和非特异性信号。
固定后以冷 PBS液漂洗,最后以蒸馏水冲洗,防止自发性荧光 三 ) 封闭封闭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最常用的封闭剂为 1% BSA, PBS pH 7.5, 其他可选择的封闭剂还有 1% gelatin, 1%bovine 或与二抗种属相同的血 清(3-10%)等 四 ) 抗体孵育直接免疫荧光法中的一抗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中的二抗都是荧光抗体,因此在这 些抗体孵育的时候必须注意避光此外,为保证结合质量和防止干燥,抗体孵育应 尽量在湿盒中进行 五 ) 封片及荧光观察 标记好荧光的细胞片原则上可以直接进行观察,特别是有时候封片不当反而使 得前功尽弃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保存结果,以便进一步观察、照像、统计 分析等,需作封片处理常规的方法是采用甘油或中性树脂封片,为了增强封片的 效果,往往需要在封片时添加特殊的抗荧光淬灭剂 六 ) 标本保存由于荧光色素和蛋白质分子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因此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 在各种条件影响下,标记蛋白可能变性解离,失去其应有的亮度和特异性因此给 标本的保存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标本进行荧光染色之后应立即观察由于性能 良好的抗荧光淬灭剂的出现,荧光标记的标本可以在低温 (4? 或-20?) 下保存相当长 的时间。
在某些情形下,考虑到实验的成本及实验条件,也可以采取权宜的办法, 比如固定标本片后低温保存,在需要时再进行荧光标记,即随用随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