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四经穴位主治小结.doc

5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12377457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3KB
  • / 5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十四经穴位主治小结十四经穴位主治小结十四经穴位主治小结肺经穴位主治小结 n 共性n 1、 局部及邻近部位病症 n 2 、 调肺气治疗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胸闷;咽喉疼痛n 3、 经脉循行所过体表病症区别n 1、各穴治疗呼吸系统病症又各有偏重: n 中府: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的交会穴治疗局部病为主n 尺泽:合水穴,本经经气盛汇之处 本经子穴,实则泻其子 所以泻肺力强,为泻肺的首选穴n 孔最:郄穴,主治咳血n 列缺:治疗外感风寒咳嗽好n 太渊:输土穴,原穴补益肺脾,又可泻肺实主治肺脾两虚之咳嗽痰多,少气不足以息n 鱼际:荥火穴,治疗哮喘咽干效好。

      清热利咽作用好n 少商:井木穴,咽喉肿痛,放血疗法效好n 2、各穴治疗的其它疾病n 尺泽:合水穴合主逆气而泻又治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n 孔最:孔窍病,又治痔疮n 列缺:络穴,又治疗头项病八脉交会穴----任脉:治疗遗尿、癃闭等n 太渊:脉会又治疗脉管病n 少商:井木穴又可用于急救肺经穴针刺注意事项n 中府n 尺泽n 太渊心包经穴位——主治小结肘以下7穴共症:心、胸、胃、神志病 内关穴常用,又治疗肺疾配公孙n 各穴特点:n 曲泽:合水穴n 郄门:郄穴,血证:呕血,咳血n 间使:经金穴,疟疾n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n 治疗心血管病的要穴n 胸胁痛n 舌病n 大陵:输穴,原穴,神志病多用n 劳宫:荥火穴n 口臭,口疮;急救;鹅掌风,掌中热n 中冲:井木穴n 急救n 补充:小儿夜啼,麦粒肿手少阴心经穴位——主治小结n 共同点n 1、心神志病: 心痛、心悸、气短,失眠,癫狂痫证n 2、经脉循行部位 其他病症n 各穴特点:n 极泉、少海——瘰疬n 通里——暴喑,舌强不语;遗尿n 阴郄——骨蒸盗汗,吐血,衄血;失语n 神门——神志病的常用穴,治疗一切神志病。

      治疗失眠最好n 少府——阴痒,阴挺,阴痛n 少冲——急救:热病,中风昏迷针刺注意事项n 极泉:避开动脉刺手阳明大肠经——小结n 1、头面五官病:这是大肠经穴主治的共症n 合谷治疗面部一切疾病n 鼻病:迎香、合谷n 咽喉痛:商阳、合谷n 臂臑:眼病n 2、肩臂痛:合谷、曲池、手三里、臂臑多用n 3、肠胃病:合谷、曲池是治疗胃肠病的主要配穴n 手三里——胃病n 下廉——大肠病n 下廉——小肠病n 4、皮肤病:曲池治一切皮肤病n 5、热病:曲池:一切热病n 合谷:发热恶寒n 商阳:热病昏迷n 其它:n 商阳:急救n 二、三间:嗜睡n 合谷:妇科病,配三阴交多汗、少汗:配复溜n 针麻:合谷、扶突头颈、胸部手术)n 偏历:水肿,配水分、阴陵泉n 曲池:高血压n 呃逆:扶突n 迎香:胆道蛔虫症n 针刺注意事项n 合谷:孕妇慎刺;防血肿n 巨骨:不可直刺过深,以防刺破肺脏n 天鼎、扶突针刺时,避开血管,注意针 刺角度和深度手少阳三焦经小结n 手部4穴n 共同点:头侧耳目咽喉病,手部病变n 各穴特点:n 关冲: 井金穴。

      口苦舌干,急救n 液门: 荥水穴n 手臂肿或痛(透中渚)n 中渚: 输木穴,止痛效穴n 耳鸣、耳聋效穴n 热病,消渴,疟疾n 阳池: 原穴,消渴、疟疾;踝关节扭伤nn 前臂部5穴,共同点n 1、耳聋耳鸣n 2、上肢痹痛n 前臂部各穴特点:n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 n 全身退热要穴n 胸胁痛透内关)n 支沟:经火穴,治疗胁痛、便秘的特效穴n 会宗:郄穴,又治痫证n 三阳络:又治暴瘖、牙痛n 近人三阳络透郄门用于胸部手术针麻用穴n 四渎:偏头痛效穴n 上臂5穴,治疗肩上肢痿痹、疼痛局部病症为主,肩髎穴多用n 各穴特点:n 天井:合土穴n 耳聋,偏头痛n 癫痫,瘰疬n 天髎:还可治疗颈项痛n 耳周穴,共同点:n 均治疗耳鸣、耳聋,以翳风 最为常用n 其余四穴还治疗头痛n 翳风:n 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 腮腺炎n 呃逆n 瘰疬角孙:腮腺炎效穴n 面部3穴,治疗局部病,耳门、丝竹空多用n 耳门:耳病;齿痛n 丝竹空:眼病,偏头痛小肠经主治—小结n 肘以下8穴主治——共性:n 1、头、项、耳、目*n 2、热病、癫狂痫症*n 3、经脉循行部位的* 肩、臂、手部病症。

      n 肘以下8穴主治——区别n 少泽——乳痈,乳汁少n 腕骨——黄疸胁痛,消渴n 后溪——荨麻疹:放血n 养老、后溪——急性腰扭伤n 支正——怔忡心悸n 小海——瘰疬n 肩胛部7穴:n 肩胛、背、臂部的疼痛拘急n 颈部2穴:n 局部病症n 1、咽喉肿痛、梅核气、暴喑不语n 2、耳鸣、耳聋n 3、头项强痛n 头面2穴颧髎:面部病、齿痛听宫:耳病脾经穴位——主治小结足部穴n 共同点:脾胃病n 各穴特点:n 隐白:止血效好,尤其是月经过多n 大都:荥火穴,清脾热n 太白:原输穴,补脾益气,治疗脾虚证多用n 公孙:通冲脉,和内关相配治疗胃、心、胸疾患n 商丘——经金穴膝以下穴位共同点1、消化系统病2、泌尿生殖系统病3、膝、腿、踝痛痹等膝以下穴位各穴特点:n 三阴交—足三阴交会穴n 血证、妇科病要穴;养血活血止血n 还用于皮肤病、神志病、针麻n 地机——郄穴,止胃痛,痛经好;月经不调也常用n 阴陵泉——合穴祛湿要穴,治疗一切湿证膝关节痛大腿部n 血海、箕门n 血海多用月经病,皮肤病多用n 膝关节痛胸腹部穴位n 腹部穴位:主治肠病大横多用n 胸部穴位:主治胸肺疾患n 大包:脾之大络。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n 胸胁痛,气喘刺灸注意事项n 胸部穴位:深部为心肺,不宜深刺n 腹部穴位:深部为肠,针刺达到一定深度时,少提插,以防引起事故肝经穴位——主治小结n 共同点:n 1、泌尿生殖系统、妇科病症n 2、局部病症各穴特点 大敦:井木穴,以治疗疝气为长 行间:荥火穴,善清肝火 善治肝火过旺引起的上、中、下三部病症太冲:输土穴,原穴调理气血,平肝熄风 善治肝阳上亢引起的上、中、下三部病症 四关穴,原络配穴中封 :经金穴蠡沟 :络穴,以阴痒为长中都 :郄穴曲泉:合水穴 n 足五里、阴廉、急脉:主治前阴病n 章门:脾的募穴,脏会;足厥阴、少阳之会n 肝脾病n 期门:肝的募穴 ,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n 肝胆脾胃病 n 奔豚,疟疾n 胸中热,咳喘n 注意事项足少阴肾经穴位——主治小结n 下肢 10穴n 共症:泌尿生殖系统病n 各穴特点:n 涌泉:急救要穴n 降逆n 足心热n 然谷:荥火穴,滋肾阴泻火n 太溪:输土穴,原穴n 补肾要穴,治疗所有肾虚病症n 照海:通阴跷脉n 跷脉病:配申脉n 阴虚咽喉痛:配列缺n 便秘: 配支沟n 复溜:经金穴,治疗水肿要穴之一。

      n 筑宾:阴维之郄穴n 阴谷:合水穴,泌尿生殖系统病多用足阳明胃经经穴小结头面8穴治头面五官局部邻近病为主头疼:头维眼病:承泣、四白口歪:地仓、颊车面瘫:全部三叉神经痛:四白、下关牙痛:下关、颊车耳病:下关胸、腹部穴位治疗胸腹病为主胸部穴:胸、肺诸疾,如胸胁胀痛,咳嗽气逆,咳吐脓血,乳痈,乳少上腹部穴:治疗胃脘部疾患为主如胃脘疼痛或胀满,呃逆,呕吐,纳差下腹部穴:1、肠疾;2、泌尿生殖系统病梁门、天枢、水道、归来、气冲为重点穴大腿部穴共同点以治疗下肢病为主,如下肢痿痹,屈伸不利等梁丘:郄穴1、膝关节肿痛2、急性胃痛3、乳痈 小腿部穴共同点局部病:下肢痿痹区别足三里:胃肠病,补虚强壮上巨虚:大肠下合穴下巨虚:小肠下合穴条口: 肩周炎丰隆: 络穴,治疗痰病要穴足部穴头面病神志病足踝病胆经穴位——主治小结n 头部20穴以治疗头侧、耳、目病为主,尤以治疗偏头痛多用n 重点:听会、率谷、阳白、本神、风池n 各穴特点:n 瞳子髎:眼病n 听会:治耳病要穴 口喎n 上关:耳病n 丝竹空透率谷:偏头痛n 阳白:面瘫、面痛(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睑下垂n 本神:安神定志,神志病n 风池: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n 祛风要穴(祛外风,平熄内风)n 治疗头面五官病之要穴n 肩部1穴:n 肩井:颈肩痛常用穴n 乳腺病:乳痈,乳汁少nn 胆经躯干部7穴。

      治疗局部病为主n 日月:肝胆病n 京门:肾脏病n 带脉:妇科病n 臀部2穴n 居髎、环跳:腰腿疼痛n 环跳常用,是治疗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要穴胆经穴位——主治小结n 大腿部3穴,均治疗下肢痿痹n 风市:祛风湿之要穴n 又治疗遍身瘙痒,脚气;突发性耳聋n 膝阳关透曲泉:膝肿痛n 小腿部6穴,均治疗下肢痿痹n 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肝胆病n 筋会:筋病n 光明: 络穴n 乳腺病(配足临泣),目疾(配合谷)n 悬钟: 髓会,髓病n 踝部1穴n 丘墟透照海:胸胁痛n 足部4穴,均治疗n 1、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n 2、胸胁痛n 3、足跗肿痛n 足临泣多用n 足临泣:乳痛,乳胀,回乳(配光明)n 瘰疬,疟疾膀胱经穴位——主治小结n 头部穴——主治头、眼、鼻、神志病n 大杼:八会穴—骨会,诸骨病n 风门:祛风要穴n 膈俞:血会,诸血证n 膏肓:强壮穴之一诸虚百损n 十二背俞穴主治规律与注意事项n 委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