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地理卷).doc
9页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1I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她题为必考题 图1示意1978—国内东南沿海某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都市化水平,读图完毕l一2题 1.1978—,该省 A.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第二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 C.第三产业产值基本不变 D.产业构造变化不大2.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动该省都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分别是 A.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网格模式是地理空间数据的储存分析采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图2示意某地不同地理信息的网格图每格约lOOkm读图完毕3—4题3.该地欲布局重化工业区,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选址,应增长的重要信息有 ①气候 ②土壤 ③交通 ④居民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若根据已有的信息,则下列网格最适合设立重化工业区的是 A.乙I B.戊Ⅲ C.丙Ⅳ D.丙V 霜冻是指生长季节里因气温降到O°C或O°C 如下而使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图3示意国内某区域近年平均初霜冻日期分布状况,读图完毕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无霜冻期最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有关该区域的初霜冻日期线的分布特性及重要影响因素,说法对的的是 A.东南部等值线呈东西走向;海陆位置 B.西南部等值线密集;冬季风 C.①处等值线向西南凸出;地形 D.③处等值线向西北凸出;夏季风图4示意国内中部某粮食生产大省的水系和1月份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毕7—9题7.该省 A.温带草原广布 B.地势西高东低C.河流含沙量小 D.河流结冰期长8.该省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重要有 A.旱涝灾害频发 B.地形崎岖不平C.光热条件局限性 D.对外交通不便9.“中粮西运”对国内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重要是①有助于遏制水土流失 ②增进特色农业的发展③杜绝土地次生盐碱化 ④有助于减缓风沙危害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图5,完毕l0~12题10.若圆O是地球上的大圆,G、H分别在南北半球(除两极外),则 A.G、H的自转速度不同 B.G、H的气候类型相似 C.E、F的昼夜长短一致 D.E、F的地方时不同 11.若圆O是50°S纬线圈,G位于晨线上。
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H的地方时也许是 A.5时 B.7时 C.17 时 D.19 时12.若圆O是30°N某地地平圈,夏至日正午,位于O点的观测者影子朝OE方向该日观测到的日出位于 A.EG之间 B.CF之间 C.FH之间 D.HE之间 第Ⅱ卷(共156分) 本卷涉及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0~42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规定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16分)37.(37分) 图12中甲国面积19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2亿,国内生产总值1.04万亿美元;乙国面积937万平方千米,人口3.087亿,国内生产总值14.5万亿美元甲乙两国签订区域自由贸易合同后,乙国的汽车产业加快向甲国转移,使甲国成为最有活力的汽车出口国之一读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x半岛河流特性5分)(2)说出Y半岛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因素8分)(3)从自然条件阐明甲国重要都市的分布特点12分)(4)分析乙国汽车产业加快转移至甲国的因素12分) 【选考部分】(40分)40.(15分)地理 请考生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珊瑚虫生长在22~30℃且有一定盐度的清洁海水中,其遗骸堆筑形成珊瑚礁近年来,由于海岸带的过度开发,导致珊瑚礁的衰退读图14,回答问题 、 (1)比较甲大陆东、西两岸珊瑚礁空间分布的异同点,并分析因素7 分)(2)简述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措施8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狮泉河盆地风速≥17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图1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出该地最重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因素7分)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8分)C.[选修6——环保】乌粱素海是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一种出名淡水湖,图16示意其面积及明水面积(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被覆盖的水域)的变化据记录,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重要是鸟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乌梁素海面积和明水面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因素7分)(2)筒述遏制明水面积变化的重要措施8分)厦门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照答案及评分原则第1卷共36小题,每题4分,共144分。
1.B 2.D 3.C 4.D 5.A 6.C 7.B 8.A 9.D lO.D 11.C 12.A第1I卷共六大题,共156分第37题37分,第38题37分,第39题42分,第40题15分,第41题15分,第42题10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必考部分】(116分)37.(37分)(1)河流稀少,重要分布半岛的西部,自东向西流,河流短,水量小,无冰期5分)(2)特点:降水量丰富(1分),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多(2分);因素:受东北信风和暖流的影响(2分),,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升高(1分),东北低平,降水较少,西南地势高,多地形雨2分)(3)内陆(高原)多(1分),沿海(平原)少(1分):中南部多(1分),北部少(1分) 甲国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内陆高原气温温和,四季如春,比沿海低地居住更合适居住(4分)南部降水多,气候湿润(2分),适合农耕,而北部地区降水少(2分);(4)①乙国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高,汽车生产成本高(3分),而甲国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可以节省生产成本(3分);②甲、乙两国相邻(2分),且不受关税壁垒影响(2分),便于甲国生产的汽车销往乙国:⑨甲国临海,便于汽车出口(2分)。
选考部分】(40分)40.(15分)地理A.(1)相似点:北部多,南部少(1分)因素:北部纬度比南部低,水温较高2分)不同点:人陆尔岸多,两岸少(1分)因素: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水温高,盐度高,人陆西岸有寒流流经3分)(2)①建立健全有关珊瑚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建立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伙机制:③加强珊瑚礁生态功能与环保的宣教,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④严禁采挖珊瑚礁及其她破坏珊瑚礁的活动:⑤严禁在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设立排污口:⑥对珊瑚礁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⑦修复珊瑚礁的生存环境,在合适海区营造新的珊瑚生长区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B.(1)风沙(沙尘暴或沙尘)(2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2分);风力强劲(2分);人类对本地植被的消灭性破坏(1分)2)①进一步开展宣教,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②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每点2分,共4分) ③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④设立沙障;⑤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C.(1)湖泊面积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1分),但明水面积呈现减小趋势(1分)。
因素:农田灌溉退水(1分)和周边都市工业废水(1分)富含营养物质,注入湖泊后使得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被迅速生长,明水面积减小(1分):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1分),水生植被的腐烂堆积,湖泊变浅,水面上升,湖泊面积扩大(1分)2)①建立健全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加强环保的宣教,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③建立湖泊的监测,预报体系 (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④控制湖泊上游农业的化肥、农药使用量;⑤对污染严重的工业实行关停;⑥建设污水解决厂,实行达标排放;⑦实行生态补水,加强水体置换;⑧湖泊清淤;⑨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任答2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