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市08评优第一名七上两宋新格局.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775367
  • 上传时间:2017-09-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 17 课——两宋新格局(上)上外附中 林镇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陈桥兵变”与北宋建立理解:北宋“崇文抑武”国策的背景和内容北宋“崇文抑武”国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逐步认识1)除了传统的官修正史之外,一切诗词戏曲,小说志怪,笔记文集,考古材料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尤其是文学作品在历史学习中的特殊价值2) “当时之简”和“后来之笔”的差别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实践,逐步体味历史的学习方法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历史的学习要求我们调动很多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我们的人生经验去探索、去感受,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学科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北宋“崇文抑武”国策的背景和内容;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历史3) “当时之简”和“后来之笔”的差别难点:文学作品在历史学习中的特殊价值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介绍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里对中国历史的划分:第一帝国——秦汉王朝;第二帝国——隋唐王朝;第三帝国——宋元明清引出问题——黄仁宇先生为什么会这样来划分历史?唐宋之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究竟产生了哪些变化?二、讲授新课1、陈桥兵变,北宋建立,杯酒释兵权教师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

      引申出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跋扈,及至五代,梁、唐、晋、汉、周的政权大多由这类军事政变建立材料:五代十国割据地图材料:“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教师提问学生宋太祖故伎重演,却为何赵宋能够绵延三百年?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杯酒释兵权” 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认识“杯酒释兵权”不过是人事上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赵宋制度文化上的设计由此切入本课的核心——赵宋“崇文抑武”的国策22、集权中央,重文轻武1) 由《水浒》中的林冲曾官居“八十万禁军教头” ,由此引出“禁军”的概念宋太祖强干弱枝,把所有精锐调集中央,地方只有老弱厢兵,以成内重外轻之势材料:唐玄宗天宝年间,全国总兵力约 60 万,地方节度掌握 50 万,中央直辖军 10 万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宋代中后期全国兵力约有一百多万,而林冲官衔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2) 以文官压抑武人,统辖武人,防范武人材料: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官――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都曾担任过主管军事的枢密使摘录《宋史》相关人物的列传材料:《水浒》中的清风寨副知寨花荣无论武艺如何了得,都必须受制听命于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正知寨文官刘高。

      材料:还可以问学生岳飞为什么会被杀?很大程度上因为他在对金作战中,练出了一支完全听命他的“岳家军” ,坏了朝廷的祖宗家法在朝廷眼中成了比金人更可怕的潜在威胁3) 与对武人的压抑相对应的是对文人的优礼材料:唐代每科科举录取不过数十人白居易诗——“慈恩塔下题名时,十七八中最年少”宋代动辄八,九百人乃至近千人唐代中试后还需经吏部试,宋代则中试即为天子门生可直接为官一旦得中状元, “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宋 田况《儒林公议》材料:文人做了官,待遇好,俸禄厚自不必说 (《元丰寄禄格》 记载宋代官员俸禄名目有职钱、贴职钱、折食钱、茶汤钱、厨食钱、薪、盐、马料、茶酒、厨料、公使钱等不下 20 种之多 )朝廷对他们还十分优容有传说太祖曾立誓碑“不杀言者与士大夫” ,而综观有宋一代,这一点基本上也做到了 (叶梦得《避暑漫抄》)4) 在“崇文抑武”的国策推动下,整个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也急剧变化材料:“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 杨炯《从军行》“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 李贺《南园》材料: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神童诗》北宋 汪洙 编材料:俗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水浒》里“贼配军”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充军”当兵成了一种刑罚3三、探究性学习1.教师将所有列举材料以最简洁的标题形式呈现在一页 PPT 上,然后提问学生——“老师用了哪些材料来说明这段历史,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分分类?” (PPT 上作如下显示)宋太祖画像唐末五代割据图林冲 禁军教头《水浒》花荣 副知寨 《水浒》包拯,欧阳修,范仲淹曾任枢密副使 《宋史》宋代科举考试图状元荣耀 《儒林公议》宋代官俸 《元丰寄禄格》汪洙 《神童诗》宋真宗(赵恒) 《励学篇》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要让学生认识到,除了传统的史学著作之外,一切诗词戏曲,小说志怪,笔记文集,考古材料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历史2.教师提问——“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是当时人所留下,哪些是后人记载的?”由此再引出第三个问题——3.“《水浒》是元末明初的人所撰,老师在这里用来证明宋朝的历史妥不妥当?”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历史的旁证,但要加以辨析。

      4.“如果你们想知道宋代的豆腐卖多少钱一斤,你们可以查什么书?”通过这个调侃式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想要去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细节,小说戏剧,譬如《三言两拍》 、 《水浒》 、 《红楼》中所蕴含的资源远比正史的书志更为丰富生动5、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上述史学方法问题做一总结四、回家作业教师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 ,并提问如下:1、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条河?2、大家数一数河上有多少条船?3、这些船可能来自哪里?这条河又流向哪里?提示学生你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阅哪些资料来解答这几个问题4(四)关于材料选取与教学过程的一点说明二期课改要求教师教会学生通过史料去了解历史随之而来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我们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史料?在很多堂教学观摩研讨课上,教师都为学生准备了大量古籍中的原始材料和新发掘的考古材料说实话,我对这些材料的教学有效性是深表怀疑的我认为如果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史料去了解历史,那么我们为学生提供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这些材料应该是感性的,直观的一般说来,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正确的表象而学生头脑中关于认识对象的表象越鲜明正确,通过抽象概括获得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也就越容易。

      2)所提供的材料应该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有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一系列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需要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概念、判断、原则、理论抛开了思维加工过程,抛开了就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是一种虚假的形式,只能是死记硬背概念、定理、理论的文字外壳,而很难真正理解认识对象的本质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说到底其实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生长点,去理解、融合新的认识对象的过程所以我所理解的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包括三个步骤:1) 你们知道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你们知道的里面其实还有你们所不知道的3) 你们又知道了什么?上外附中的学生,总体而言知识面较宽,思维活跃语文课又要求他们熟读四大名著和唐诗宋词因而在讲授时,我特别注意从他们知道的历史故事中引申出他们不知道的涵义,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有时在课堂上我也引导他们用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佐证教材的论断,从而自然而然地完成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