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离子电池企业使用甲乙类气体、液体或爆炸性粉尘的设备的安全措施、应急指南.pdf
8页SJ/T 26附录F(资料性)使用甲乙类气体、液体或爆炸性粉尘的设备的安全措施F.1使用甲乙类可燃气体(包括液体蒸汽)、可燃粉尘的场所包括电解液仓库、油墨存储仓库、锂粉仓库、锂带仓库、使用甲乙类液体的生产线、工艺温度超过物质闪点的烘干生产线、安全滥用测试实验室、激光工艺配套的金属粉尘的除尘装置等在以上场所,可综合采取抑爆、抗爆、泄爆、隔爆的防爆安全措施F.2可采取的安全措施种类包括:降低浓度类措施、消弱点火源类措施、隔开点火源到足够浓度环境类措施和消弱爆炸后果类措施F.3典型的降低浓度类措施包括:独立机械通风且带故障报警、联动事故通风、强制通风后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5%、设置圆形管道取代方管减少积尘、设置合理风速避免管道积尘、过滤布袋带压差监控报警装置等F.4典型的消弱点火源类措施包括:两级温度控制避免形成超温热表面;增加除铁器或防范异物进入网格在加热器和风机前方、密封轴承或增加吹风冷却轴承、轴承有温度监控或水套降温;对激光明火工艺出来最初2 m有金属管道不燃降温、 采用犬牙交错的简易灭火器熄灭激光熔渣; 管制施工明火点燃;防范异种物质遇水遇潮形成原电池电解释放氢气堆积、室外除尘设备的立体防雨措施;贴胶带到不运动的电气缝隙如线槽缝隙、线管接头、插座和插头、接线盒孔洞;贴塑料膜在按钮表面、开关前方,再贴胶带在周边构成在密封薄膜操作的防尘空间;开关电箱要么移动到无尘土的房间,要么采取接干净的压缩空气增压防尘措施或者干净车间风管风机送来的正压风,或门边加密封条+对角有抽风风扇+进风口有过滤棉+电箱内部高发热部件如变频器、固态继电器有内部小风扇对准吹气搅动散热;静电有三种带电模型,能量典型小于1 mJ, 不能点燃粉尘(最小点火能1 J),可能点燃异种粉尘遇水遇潮气电解产生的氢气、易燃挥发的清洁剂如酒精蒸气,配套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如门把手处、门金属面、设备金属面和管道、操作金属表面、栏杆接地方便人员接触放电,在导静电粉尘(如钴酸锂、磷酸铁锂、锂镍钴锰、石墨、碳粉、铝粉、铜粉)的管道内部接口后增加金属或者石墨电极接地,将内部大导电粉尘保持零电位;接头少于6颗螺丝的接头处,增加跨接导电带,对运动部件可以增加金属弹簧或重力垂钓导线接地;清灰人员工衣、鞋子、工具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典型可以为套棉布鞋套,穿防静电工衣等;对清洁灰尘的工具用非静电和无碰撞金属火花工具如棉布、天然麻、麻袋、带绳子的麻袋在管道随风力清洁数次等标准清洁方法。
F.5典型的隔开点火源到足够浓度环境类措施包括: 高浓度位置不安装电气装置、 电箱采用正压通风、使用三防灯或防爆灯照明、增加胶带密封电线线槽、接头、插座等F.6典型的消弱爆炸后果类措施包括:选择专业机构完善对爆炸性粉尘的安全设计和验收,增加设备的泄压片,使用小于1 m长度的伸缩铝箔,使用带轻质保温材料的泄压金属膜,使用特定的帆布当简易泄压材料,使用重量不超过25 kg/m2的轻质材料当泄压材料,在室外除尘器外6 m8 m安装隔爆阀等SJ/T 27附录G(资料性附录)应急指南G.1工作场所应急器材工作人员处置工作场所常见事故所需的自救应急器材可按表G.1的要求配置表G.1工作场所应急器材配置指南名称要求工作场所举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GB 4351.1 手提式灭火器 第 1 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无特殊要求的工作场所消防砂干燥、过筛灭火毯GA 1205 灭火毯消防锹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GB 21976.7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 7 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宜采用 TZL30 型急救药箱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手提式泡沫灭火器GB 4351.1 手提式灭火器 第 1 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易燃液体危险化学品仓库、注液推车式干粉灭火器GB 8109 推车式灭火器推车式泡沫灭火器GB 8109 推车式灭火器消防钩尖锹,红色涂装仓库、有带电电池的工作场所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GB 4351.1 手提式灭火器 第 1 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有带电电池的工作场所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GB 8109 推车式灭火器安全桶耐高温手套泡水桶喷水器火钳干燥石墨粉符合 GB/T 3518 鳞片石墨或 GB/T 3519 微晶石墨的要求锂仓库、有锂的干燥车间干燥氯化钾粉符合 GB 6549 氯化钾或 GB/T 7118 工业氯化钾的要求D 类干粉灭火器灭火剂符合 GA 979 D 类干粉灭火剂的要求。
注: 不同厂商的 D 类干粉灭火剂灭锂火灾的效果不一,使用者宜进行锂火灾试验评估选型应急包装有锂的干燥车间安全锤宜采用 QB/T 1290.3 钢锤钳工锤中规定的 0.5A 型钳工锤,红色涂装干燥车间化学吸附棉液体危险化学品仓库及其中间仓库、涂布、注液、危险废物仓库等有化学品泄漏的场所全包覆式化学防护服GB 24539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通用技术要求有限次使用型,包含化学防护靴、化学防护手套危险化学品仓库及其中间仓库、危险化学品储罐SJ/T 28表G.1工作场所应急器材配置指南(续)名称要求工作场所举例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全面罩正负极投料、锂仓库、有锂的干燥车间KN95 过滤元件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 2890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电解液仓库及其中间仓库、注液、化成分容E 型过滤件GB 2890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N-甲基吡咯烷酮库及其中间仓库、涂布A 型过滤件G.2应急器材储备建立应急器材储备机制的企业,一个应急器材储备单元可按表G.2的要求配置应急器材储备柜应分散设置在安全出口,按照以下要求设置:a)宜采用红色涂装,并有明显的指示标志;b)门和内部结构设计应方便取用内部器材;c)应采取防止器材丢失的措施;d)应悬挂简要的操作说明;e)器材应在柜内分类、整齐摆放。
注: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可能采取自救措施,也可能立即疏散逃生如事故场所的工作人员未采取自救措施而立即疏散逃生,则配备在工作场所的应急器材很可能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应建立应急器材储备,以便事故场所以外的工作人员、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快速获取应急器材,进入事故现场开展初起事故的第二轮救援表 G.2应急器材储备要求名称要求数量应急器材储备柜1 个安全帽GB 2811 安全帽,黄色5 顶电绝缘鞋GB 21148 个体防护装备 安全鞋,II 类5 双手提式照明灯具电源宜采用原电池,可更换5 个备用电池宜采用锂二氧化锰电池或锂二硫化铁电池10 组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GB 21976.7 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 第 7 部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宜采用 TZL30 型10 具消防平斧GA 138 消防斧1 把消防锹尖锹,红色涂装1 把消防钩1 把自救口哨5 个消防荧光棒白光或黄光10 支消防水带GB 6246 消防水带,宜采用 16-65-20 型涤纶长丝红色聚氨酯水带6 条直流水枪GB 8181 消防水枪3 支隔离警示带3 卷G.3微型消防站SJ/T 29微型消防站宜设在辖区中间部位,站房面积不宜小于3m6m,站内设置空气呼吸器挂架、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挂架、 备用气瓶推车等设施。
一座微型消防站的器材和装备可按表G.3、 表G.4的要求配置注:微型消防站是企业志愿消防队的驻地,是企业应急救援力量有效开展初起火灾救援的物质保障,并能保障企业应急救援力量无缝衔接政府消防应急力量电池火灾、危险化学品火灾的发展速度快,通常情况下,电池火灾发生 5 min后,缺乏个人防护装备的人员很难在火场的烟雾和热量中组织有效的救援表 G.3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名称要求数量消防头盔GA 44 消防头盔6 顶佩戴式消防员照明灯具GB 30734 消防员照明灯具6 个消防员灭火防护服GA 10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6 套消防员呼救器GB 27900 消防员呼救器6 个消防手套GA 7 消防手套6 双消防员灭火防护靴GA 6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6 双消防安全腰带GA 494 消防用防坠落装备6 根消防腰斧GA 630 消防腰斧6 把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GA 1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6 具防爆手持电台6 个备用气瓶GB 28053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6 具表 G.4志愿消防队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南名称要求数量配备建议手提式消防员照明灯具GB 30734 消防员照明灯具6 具必备折叠式担架1 副必备导流式直流喷雾水枪GB 8181 消防水枪2 支必备消防水带GB 6246 消防水带12 条必备止水器4 具必备分水器GA 868 分水器和集水器2 具必备手持扩音器1 具选配移动照明灯组GB 26755 消防移动式照明装置1 具选配手抬机动消防泵组GB 6245 消防泵1 具选配移动式泡沫灭火装置1 具选配泡沫消防枪GB 25202 泡沫枪2 支选配移动式消防炮GB 19156 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1 具选配移动式消防排烟机GB 27901 移动式消防排烟机1 具选配消防应急车辆1 辆选配呼吸空气充气站1 具选配G.4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推荐企业制定以下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a)灭火和火灾疏散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火灾、锂火灾、易燃液体火灾、粉尘火灾、电气火灾、天然气火灾等。
SJ/T 30b)较大规模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电解液、N-甲基吡咯烷酮等c)电池仓库火灾处置方案d)电池老化场所火灾处置方案e)大型储能或动力电池系统充放电场所火灾处置方案f)注液车间火灾处置方案g)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处置方案h)干燥车间火灾处置方案i)电池化成分容场所火灾处置方案G.5常见事故应急救援程序G.5.1救援人员安全准则应急救援人员遵守以下安全准则:a)企业应确认救援人员具备能力b)事故现场有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c)确认救援人员熟知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d)救援人员使用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个人防护装备符合有关要求e)应保证救援人员安全,当救援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尽快撤离事故现场,交由政府消防应急力量和专业救援人员处置f)救援人员必须2人一组行动,同时进入事故现场,同时撤出事故现场,相互监护禁止单人进入事故现场,禁止一人丢下小组另一人独自撤出事故现场g)空气呼吸器低压报警,救援人员必须撤出事故现场h)禁止个人蛮干、禁止无人指挥i)禁止无命令擅自行动G.5.2掌握事故情况应急指挥机构可通过调阅监测预警系统、向事故现场目击者、现场管理人员询问等方式,尽快查明以下信息:a)有无人员被困、受伤;b)起火点准确位置;c)起火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d)火场内危险物资的种类、性质和数量;e)过火面积、火势大小和发展趋势。
G.5.3人员疏散人员疏散遵守:a)发生事故后,消防控制室立即启动消防警铃和消防广播b)在班组或车间级应急响应时, 疏散组就必须疏散受事故影响的人员和无关人员 如事故影响范围不确定,则疏散组应疏散整层建筑内的人员,甚至整栋建筑内的人员整个疏散工作应在2min内完成c)疏散组应将人员引导至疏散集合点集合,并清点、确认全部人员是否安全疏散G.5.4排烟抢险救灾组在进场救援之前,启动消防排烟风机强制排烟没有消防排烟风机的场所,打开或破拆SJ/T 31门、窗,进行自然排烟G.5.5人员搜救人员搜救遵守:a)应优先抢救受伤、被困人员如有人员失踪或困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命令抢险救灾组进入事故现场搜救,医疗组联系120准备急救b)抢险救灾组2人一组,携带担架,搜索失踪、受困人员抢险救灾组应通过询问事故现场管理者、大声呼叫、敲击等方式,确定失踪、受困人员位置c)发现受困人员后,抢险救灾组立即将其抢运至安全地点,移交医疗组d)医疗组将伤员送上救护车就医前,如伤者出现呼吸暂停、大量流血或严重骨折,应现场实施止血、固定或心肺复苏等力所能及的急救G.5.6切断能量源采取以下方式处置能量源:a)在开展人员搜救和事故处置前, 水电抢修组应切断事故楼层或区域的动力和照明用电。
情况不明时,可切断整栋建筑的供电,但应保留消防用电正常b)水电抢修组尽快切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