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护理.docx
4页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护理 R473.5B1672-5085(2013)23-0298-02【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期的最佳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06~2012年期间收住的35例DCM心衰病例,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及诱因、患者的心理反应,生活自理能力作出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DCM心衰以心悸、气促、咳嗽、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肌搏动弥漫性减弱为特点,诱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主要护理诊断为心输出量减少及活动无耐力等结论DCM心衰主要的预防措施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减少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护理诊断护理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脑扩大、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为共同表现的心肌病,主要死因是充血性心衰及猝死本院2006~2012年共收治3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53.1岁,无心衰9例,心衰期20,心衰晚期6例,病程最长者24年,最短者3个月。
所有35例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期2护理干预的内容2.1DCM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⑴无心衰期:指导病人配合治疗,注意休息⑵心衰期:注意观察病人血压、扩血管药物及利尿剂的效果、心电图的变化,指导病人增加卧床休息时间⑶心衰晚期:患者出现睡眠不佳,心慌,胸闷,尿少及下肢浮肿给强心、利尿药,除观察一般情况外注意强心药是否过量,心电图有无改变,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2.2加强心理卫生宣教有研究显示:恐惧和焦虑会引起各种暂时的心理反应,如心跳速率改变、心输出量改变、末梢血管阻力改变、血液粘稠度及血清胆固醇浓度也会改变由本组资料可知,恐惧12例,原因是病情严重,自理能力差,害怕死亡紧张18例,初次发病,担心疾病的预后焦虑10例,主要是因病情反复发作,治疗信心不足,经济来源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在护理上,针对患者的心态做好相应心理护理,安慰关心患者,护士和患者在一起时应保持一种沉着镇静的态度,使患者安心,并给予患者及家属情绪支持,努力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紧张情绪2.3护理人员早期发现电解质紊乱心衰患者血钾浓度多数正常,但是体内含钾量减少,说明细胞内丢钾,如心衰病人常用利尿剂加之限盐,病人可有腹胀、呕吐等症状,对DCM特别是心衰期病人一定早期注意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及时补充,并注意尿量。
2.4强心药应用时观察洋地黄作用、过量情况因DCM心衰时对洋地黄不敏感容易过量,开始要从小剂量应用,早期发现及时调整剂量特别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因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DCM预后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2.5加强住院指导,减少住院次数DCM易病情反复,心衰逐渐加重,加强出院指导和卫生宣教,合理按时服药,保持情绪稳定,防止情绪激动,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饮食要轻淡低盐,少量多餐,勿过饱养成按时排便的好习惯,避免大便用力适当活动,以不引起胸闷憋气为宜定期复查,有不适先兆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恶化2.6潜在感染资料表明:DCM心衰诱发因素多数为感染,主要是肺炎或支气管炎,除用抗生素抗感染以外,还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DCM心衰主要诱因为肺部炎症,部分DCM肺淤血后易出现咳嗽,且机体抵抗力差,一旦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即出现咳嗽,咳痰,诱发心衰,因此,向患者宣教预防呼吸道感染知识,增强机体抵抗力是减少疾病复发的主要措施3体会3.1更新护理观念传统的护理观念是护士机械被动地执行医嘱,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完成常规治疗和护理,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抢救及病情进展情况缺乏信心,不能很好的配合或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整体护理的不断完善,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充分体现护士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3.2全面了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护士全面了解病情包括病人的心理状况,根据病人病情给予必要的卫生宣教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积极预防并发症对DCM早期要系统治疗,防止病程进展3.3分期护理的优越性根据35例DCM分期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和接受治疗,预防和减少心衰及猝死DCM病情进展快,最常见左心衰呈进行性加重,分期护理干预能显示出系统的优越性,能减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降低死亡率参考文献[1]廖玉华,王朝晖.扩张型心肌病的分期及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0,16(3):1101.[2]陈实.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血钾水平关系[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0,16(5):233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