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真题.doc
20页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 文(江苏卷)第一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 哽咽 液晶 弃甲曳兵 奖掖后进 B.虔诚 乾坤 掮客 潜移默化 黔驴技穷 C.山麓 贿赂 辘轳 戮力同心 碌碌无为 D.阡陌 悭吝 翩跹 谦谦君子 牵强附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晦涩 待价而估 茶毒生灵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杜撰 杀一儆百 欲盖弥彰 胜不娇,败不馁 C.斑驳 集腋成裘 毛骨悚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D.端祥 轻歌曼舞 焕然一新 玉不琢,不成器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4.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晶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 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l:b-'-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严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7.下列对“气冰”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8.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9.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勣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勣杖之,勣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
使者怒,欲并劾勣,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亶闻其名,将以御史荐,勣恶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勃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勣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勣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勣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勣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勣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勣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勣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勣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勣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勣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 沮:阻止 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更:经过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蔡京以官僚之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推讲而力行之耳 连衡而斗诸侯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以疾卒,年七十九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勋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劫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第二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战战兢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