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汽车总装概述.ppt
103页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第一章 汽车总装概述 1.1汽车装配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1.2汽车装配的工艺流程 1.3汽车装配厂主要设备和装配线1.1 汽车装配的定义及主要内容1.1.1 汽车装配的定义汽车装配的定义 汽车一般都是由许多零件个部件组成的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和成组件、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的组件、部分组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制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机械产品的质量最终由装配工作保证零件质量是机械产品质量的基础,但装配过程并不是将合格零件简单地组合起来的过程即使有高质量的零件,低质量的装配也可能装出低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装配则可以在经济精度零件、部件的基础上,装配出高质量的产品装配的地位和作用装配的地位和作用 (1)装配将最终检验零部件的制造质量 (2)装配可以发现生产薄弱环节 (3)装配将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1将零件与组件的组合过程称为部装,其成品为部件部件2零件、组件和部件组合过程称为总装,其成品为机机器或产品器或产品 3将零件与零件的组合过程称为组装,其成品为组件组件装配工艺系统图图1 装配单元的表示图图2 机器装配系统图 汽汽车总装配的特点装配的特点(1)联接方式多样。
汽车总装配中的联接,一般情况下除了焊接方式外其他联接方式几乎都有但最多的联接是可拆式固定联接和可拆式活动联接,即螺纹联接和键联接、销联接2)装配件的品种、数量繁多,装配关系复杂,装配位置多样,由此决定了它仍以手工作业为主3)大批量生产 1.1.3 装配工作的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形式((1 1))单件生件生产的装配:的装配: 定义:单个的制造不同结构的产品,并很少重复,甚至完全不重复,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单件生产 装配方式:装配方式: 按集中原按集中原则进行的固定式装配行的固定式装配 是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大型机电产品常用的生产方式,这种装配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而全面,零件基本单件或少量生产,在装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修配的现象,装配周期也较长,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的组织管理相对较简单如重型机械或大型船用柴油机的装配 ((2 2)成批生)成批生产的装配:的装配: 在一定时期内,成批的制造相同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称为成批生产成批生产时装配工作通常分为部件装配和总装配 装配方式:按分散原装配方式:按分散原装配方式:按分散原装配方式:按分散原则进则进行的固定式装配行的固定式装配行的固定式装配行的固定式装配 特点是:特点是:①①工人工人专业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装配技化程度有所提高,装配技术术也可得到提高;也可得到提高; ②②工工艺艺文件文件编编制比制比较较复复杂杂,各,各组组工人之工人之间间的工作量要安排合的工作量要安排合适并尽可能均衡,以减少互相等候怠工;适并尽可能均衡,以减少互相等候怠工; ③③装配工具的装配工具的专专用性提高;用性提高; ④④工人走的路工人走的路较较多,每个多,每个( (组组) )工人要配工人要配备备工具小工具小车车或便携式或便携式工具盒以适工具盒以适应应移移动动作作业业;;⑤⑤劳动劳动生生产产率率较较集中固定式装配稍高。
集中固定式装配稍高 ((3 3)大量生)大量生产的装配的装配: 产品制造数量很庞大,每个工作地点经常重复地完成某一工序,并具有严格的节奏,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大量生产 装配方式装配方式:移移动式装配式装配特点是:①生产效率高; ②生产节奏性强,工人作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 ③生产组织和管理更加复杂严密,更具科学化、现代化它促进了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的发展以及生产率的提高4、现场装配:分为两种 ① 为在现场进行部分制造、调整和装配(如下图a示); ② 为与其它现场设备有直接关系的零部件必须在工作现场进行装配(如下图b示汽车制造厂生产类型与产品特征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汽车制造厂生产类型与产品特征及产量之间的关系 汽车种类汽车种类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小轿车及小轿车及1.5t1.5t以以下轻型载货汽车下轻型载货汽车( (辆辆/ /年年) )载货汽车载货汽车( (辆辆/ /年年) )2~6t2~6t8~15t8~15t单件生产单件生产1010以下以下1010以下以下1010以下以下成批生成批生产产小批小批20002000以下以下10001000以下以下500500以下以下中批中批2000~100002000~100001000~100001000~10000500~5000500~5000大批大批10000~5000010000~5000010000~3000010000~300005000~100005000~10000大量生产大量生产5000050000以上以上3000030000以上以上1000010000以上以上1.1.4 汽车装配工作的主要汽车装配工作的主要内容内容 (1)零件的清洗、清理和检查 (2)零件的联接 (3)校正和调整 (4)平衡 (5)充注 (6)粘接 (7)实验与验收 (1 1)零件的清洗、清理和检查零件的清洗、清理和检查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零、部件表面或内部的油污和机械杂质。
常见的基本清洗方法有擦洗、浸洗、喷洗和超声波清洗等等清洗工艺的要素是清洗液类型(常用的有煤油、汽油、碱液及各种化学清洗液),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以及清洗方法清洗工艺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工件的清洗要求、工件材料、批量、油污和机械杂质的性质及粘附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此外,工件经清洗后应具有一定的中间防锈能力. 清洗工作对保证和提高机器的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轴承、密封件、精密偶件、润滑系统等机器的关键部件尤为重要(2 2)零件的联接零件的联接装配过程中有大量的联接工作联接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可拆卸联接和不可拆卸联接两种可拆卸联接:拆卸相互联接的零、部件时不损坏任何零件,拆卸后还可以重新联接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螺纹连接、键联接及销钉联接其中以螺纹连接应用最为广泛螺纹连接的质量与装配工艺有很大关系,应根据被联接零、部件的形状和螺栓的分布、受力情况,合理确定各螺栓的紧固力,多个螺栓间的紧固顺序和紧固力的均衡等要求不可拆卸联接:在被联接零、部件的使用过程中是不拆卸的,如要拆卸则往往会损坏某些零件常见的不可拆卸联接有焊接、铆接和过盈联接等等,其中过盈联接多用于轴、孔配合。
实现过盈联接常用压入配合、热胀配合和冷缩配合等方法一般机器可以用压入配合法,重要或精密的机器用热胀、冷缩配合法校正指相关零、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找正、找平作业,一般用在大型机械的基体件的装配和总装配中,常用的校正方法有平尺校正、角尺校正、水平仪校正、拉钢丝校正、光学校正及激光校正等等调整指相关零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调节作业,调整可以配合校正作业保证零、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还可以调节运动副内的间隙,保证运动精度.配作指配钻、配铰、配刮和陪磨等作业,是装配过程附加的一些钳工和机械加工作业配刮是关于零、部件表面的钳工作业,多用于运动副配合表面精加工配钻和配铰多用于固定联((3 3)校正和调整)校正和调整旋转体的平衡是装配精度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尤其是对于转速较高、运转平稳要求较高的机器,对其中的回转零、部件的平衡要求更为严格有些机器需要在产品总装后在工作转速下进行整机平衡平衡方法可以分为静平衡法和动平衡法静平衡法可以捎除静力不平衡;动平衡法除消除静力不平衡外还可以消除力不平衡一般的旋转体可以作为刚体进行平衡,其中直径较大、宽度较小者可以只作静平衡对长径比较大的零、部件需要作动平衡,其中工作转速为一阶临界转速的7R以上的旋转体,应作为挠性旋转体进行动平衡。
对旋转体的不平衡质量可以用补焊、铆接、胶结或螺纹连接等方法来加配质量;用钻、铣、磨、锉、刮等手段来去除质量;还可以在预制的平衡槽内改变平衡块的位置和数量4 4)平衡平衡 ((5 5)充注)充注充注是指对汽车各种油液的充注,包括发动机机油、变速器齿轮油、动力转向液、冷却液和制动液等机油和出论有一般在分装线上充注,而其他液体都在后端车身装饰线上充注机油和齿轮油和制动液等都有专门的液体库,并有定量加注装置定量充注((6)粘接)粘接汽车上的部门内饰件和外饰件需要粘接、内饰件一般有衬垫、隔声材料、车门内饰护板、外饰件包括车灯、车标与风窗玻璃等小件的粘接一般预先在车身上涂抹粘接剂,二搭建的粘接则需要在零部件上直接涂抹粘接剂粘接所采用的设备有高压气泵、储胶罐、管子与喷枪等组成(7 7)实验与验收实验与验收在组件、部件及总装过程中,在重要工序的前后往往需要进行检验总装完毕后,应根据要求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实验各类机械产品检验、实验的内容、方法不尽相同金属切削机床的验收工作通常包括机床几何精度检验、空运转实验、负荷实验、工作精度检验及噪声和温升检验等等汽车发动机的检验内容一般包括重要的配合间隙,零件之间的位置精度和结合状况检验等等。
大型动力机械的总装工作一般在专门的试车台架上进行,有详尽的试车规程除上述内容外,油漆、包装也属于装配作业范畴,零、部件的转移往往是装配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作1.1.5 汽汽车总装配的技装配的技术要求要求(1)装配的完整性 必须按工艺规定,将所有零部件、总成全部装上,不得有漏装、少装现象,不要忽视小零件如螺钉、平垫圈、弹簧垫圈、开口销2)装配的统一性 按着生产计划,对基本车型,按工艺要求装配,不得误装、错装和漏装,装配方法必须按工艺要求;装配要统一:两车间装的同种车型统一、同一车间装的同种车型统一、同一工位干的同样车型统一,简称为“三统一”(3)装配的紧固性 凡是螺栓、螺母、螺钉等件必须达到规定的扭矩要求应交叉紧固的必须交叉紧固,否则会造成螺母松动现象,带来安全隐患螺纹联接严禁松动现象,不过,过紧会造成螺纹变形、螺母卸不下来(4)装配的润滑性按工艺要求,凡润滑部位必须加注定量的润滑油和润滑脂对发动机来说,如果润滑油过少或漏加,发动机运转起来,很快会造成齿轮磨损,拉缸现象,直到整机损坏;加注过多,发动机运转时润滑油很容易窜到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积碳;因此加油量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
5)装配的密封性1)冷却系统的密封性,各接头不得漏水2)燃油系统的密封性各管路连接和燃油滤清器等件不得有漏油现象3)各油封装配密封性装油封时,将零件拭干净,涂好机油,轻轻装入,油封不到刃口,否则会产生漏油4)空气管路装配密封性1.1.7 装配的一般原装配的一般原则1、仔细阅读装配图和装配说明书,并明确其装配技术要求;2、熟悉各零部件在产品中的功能;3、如果没有装配说明书,则在装配前应当考虑好装配的顺序;4、装配的零部件和装配工具都必须在装配前进行认真的清洗;5、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脏物或异物进入正在装配的产品内;6、装配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紧固件进行紧固;7、拧紧螺栓、螺钉等紧固件时,必须根据产品装配要求使用合适的装配工具;8、如果零件需要安装在规定的位置上,那就必须在零件上做记号,且安装时还必须根据标记进行装配;9、装配过程中,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测量(内容包括:位置是否正确,间隙是否符合规格中的要求,跳动是否符合规格中的要求,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产品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人员和客户的要求等)1.1.6 汽汽车装配技装配技术的的发展展趋势见教材第四页一、装配尺寸链要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必须了解各组成零件之间内在的尺寸联系,通过装配尺寸链,可以定量分析各尺寸间的内在联系,以确定为达到装配精度各零件的尺寸和精度。
补充:补充: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1.1 装配精度装配精度的概念装配精度的概念零、部件间的相互距离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接触精度 机器装配精度机器装配精度零、部件间的相互距离精度 :包括配合精度和距离精度配合精度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的要求距离精度距离精度指零部件间的轴向间隙、轴向距离和轴线距离等 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时根据使用性能要求规定的、装配时必须保证的质量指标位置精度位置精度 :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的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和各种 跳动等运动精度运动精度 :指产品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上的精度运动方向上的精度运动方向上的精度 :零部件间相对运动时在运动方向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运动速度上的精度运动速度上的精度 (传动精度):是指内联系传动链中,始末两端传动组件间相对运动(转角)精度接触精度接触精度 :指两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间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大小和接触点分布情况它影响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的稳定性 2.2.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应当说,零件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装配精度,特别是关键零件的精度。
例如,在卧式车床装配中,要满足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要求,只要保证床身上溜板移动时导轨A与尾座移动的导轨B相互平行即可,如图1所示这种由一个零件的精度来保证某项装配精度的情况,称为“单件自保”图1 尾座对溜板移动精度由床身导轨精度单件自保示意图1.2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1.1.装配尺寸装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 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装配时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就是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装配精度(封闭环)是零部件装配后才最后形成的尺寸或位置关系在装配关系中,对装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关系,都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如同工艺尺寸链一样,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也分为增环和减环如图2a表示轴、孔配合的装配关系,装配后要求轴孔存在—定的间隙轴孔间的间隙AΣ就是该尺寸链的封闭环,其尺寸链图如b)所示A1为增环, A2为减环图2 轴孔配合的装配尺寸链2.2.装配尺寸装配尺寸链的的查找方法找方法查找影响装配精度的组成环是正确解算装配尺寸链的关键首先根据装配精度要求确定封闭环再取封闭环两端的任一个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查找的线索,分别找出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相关零件(组成环),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甚至是同一基准表面为止。
这一过程与查找工艺尺寸链的跟踪法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例1 图3a)所示为尾架顶尖套的装配图要求后盖装入后,螺母在套筒内的轴向窜动不大于某一值,可建立两个尺寸链,图b)与c)图b)中尺寸链的组成环有3个,图c)的尺寸链中有4个组成环,而组成该间隙的零件只有3个,因此,图b)正确图3 尾架顶尖套装配图1.3 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装配尺寸链的计算可分为正计算和反计算已知装配尺寸链中有关零部件的基本尺寸及其偏差,要计算装配精度 (封闭环)时,称为反计算,用于对已设计好的图样进行校核验算当已知装配精度 (封闭环),要求影响该项装配精度的有关零部件的基本尺寸及其偏差时,称为正计算,它用于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以确定各零部件的尺寸和偏差装配尺寸链的计算公式与工艺尺寸链同1.4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结构特点和生产型式、生产条件等,可采取不同的装配方法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互换法;法;选择法;修配法;法;修配法;调整法整法1.4.1 互换装配法1.1.完全互完全互换装配法装配法装配时各组成环不经任何选择、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2.2.大数互大数互换装配法装配法完全互换法的装配过程虽然简单,但它是根据极大极小的极端情况下确定的组成环公差,对一般情况而言,显得过于严格,增加了加工的难度实际上,运用概率论的理论,所有零件同时出现极值的概率极小,因此,零件的公差值可以取得稍大在产品的装配中,绝大多数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域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这种装配方法称为大数互换法 (或部分互换法) 这种装配方法的特点是:零件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的公差稍大,有利于零件的经济加工,装配过程与完全互换法一样简单、方便但有极少数零件装配后不合格这种装配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时,组成环较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1.4.2 选择装配法1.1.直接直接选配法配法在装配时,工人从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2.2.分分组装配法装配法当封闭环精度要求很高时,采用完全互换法或大数互换法解尺寸链,组成环公差非常小,使加工十分困难而又不经济这时,在零件加工时,常将各组成环的公差相对完全互换法所求数值放大数倍,使其尺寸能按经济精度加工,再按实际测量尺寸将零件分为数组,按对应组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由于同组内零件可以互换,故这种方法又称为分组互换法3.3.复合复合选配法配法复合选配法是分组装配法与直接选配法的复合,即零件加工后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在对应组内选配1.4.3 修配装配法在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组成环数目又较多时,若按互换法装配,对组成环的公差要求过严,加工困难而采用选择装配法又因零件数量少,种类多而难以分组这时,常采用修配装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修配法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对尺寸链中某一选定的零件进行再加工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装配时再加工的零件称为修配件(或修配环、补偿环)对修配件再加工的目的是补偿组成环的累积误差采用修配法装配时应正确选择补偿环,补偿环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1.便于装拆、零件形状比较简单、修配面积小、易于修配2.不要选公共环,即该件只与一项装配精度有关,否则难以同时满足多个尺寸链要求1.4.3 修配装配法实际生产中,通过修配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很多,但最常见的为以下三种:1.单件修配法 单件修配法是在多环装配尺寸链中,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做修配件(补偿环),装配时用去除金属层的方法改变其尺寸,以满足装配精度的要求。
这种修配方法生产中应用最广2.合并加工修配法 这种方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零件合并在一起再进行加工修配,合并后的尺寸可看作为—个组成环,这样就减少了装配尺寸链组成环的数目,并可以相应减少修配的劳动量合并加工修配法由于零件合并后再加工和装配,给组织装配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因此这种方法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3.自身加工修配法 在机床制造中,有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又没有合适的修配件可选,则在总装时,可以利用机床本身来加工自己的某些部位,保证机床的装配精度,这种方法称为自身加工修配法例如,在牛头刨床总装后,用自刨的方法加工工作台面,就较容易保证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1.4.4 调整装配法常见的调整方法有固定调整法、可动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三种1.固定调整法根据各组成环实际形成累积误差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调整件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即为固定调整法所选的调整件应形状简单,容易制造和装拆常用的调整件有:轴套、垫片、垫圈等2.2.可可动调整法整法通过改变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可动调整法在机械产品的装配中,零件可动调整的方法很多,图4表示卧式车床中可动调整的一些实例。
图a是通过调整套筒的轴向位置来保证齿轮的轴向间隙;图b表示机床横刀架采用调整螺钉使楔块上下移动来调整丝杠和螺母的轴向间隙;调整法有很多优点:除了能按经济加工精度加工零件外,而且装配方便,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装配精度在使用期间,可以通过调整件来补偿由于磨损、热变形所引起的误差,使之恢复原来的精度要求它的缺点是增加了一定的零件数及要求较高的调整技术但是由于调整法优点突出,因而使用较为广泛图4 可动调整应用实例3.3.误差抵消差抵消调整法整法预先测量出相关零部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在装配时作定向装配,使其误差相互抵消一部分,以提高产品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误差抵消调整法这种方法在机床装配时应用较多,如在滚齿机工作台分度蜗轮装配中,通过调整二者偏心方向达到抵消误差、提高分度蜗轮装配精度的目的1.4.5 装配方法的选择通常,机械产品的设计步骤是:首先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产品的总装图,并根据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制订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再根据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如间隙、过盈量、位置要求等)设计各零件并制订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零件各表面的尺寸及其偏差、形状、位置要求等等在制订零件的技术要求前,应确定产品各部分的装配方法。
而装配方法的确定应考虑产品的结构、装配精度要求、装配尺寸链环数的多少、生产类型及具体生产条件等因素同一产品的不同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装配方法装配方法 工 艺 特 点 适 用 范 围3. 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完全互换法 ①配合件公差之和小于/等于规定装配公差;②装配操作简单;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和维修工作 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少、零件可用加工经济精度制造者,或零件数较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者大数互换法 ①配合件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小于/等于规定的装配公差;②装配操作简单,便于流水作业;③会出现极少数超差件 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略多、装配精度有一定要求,零件加工公差较完全互换法可适当放宽;完全互换法适用产品的其它一些部件装配 分组选配法 ①零件按尺寸分组,将对应尺寸组零件装配在一起;②零件误差较完全互换法可以大数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又不便采用其它调整装置的场合修配法 预留修配量的零件,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手工修配或机械加工,达到装配精度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调整法 装配过程中调整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或选用尺寸分级的调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动调整法多用于对装配间隙要求较高并可以设置调整机构的场合;固定调整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多、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1.2汽车装配的工艺流程 汽车总装配就是使汽车各零部件和总成具有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并形成整车的工艺过程工艺过程。
研究和确定汽车由零部件、总装成整车的过程中所需的方法方法、手段手段、条件条件并编制为文件文件的工作,叫做汽车总装配的工艺设计汽车总装配的工艺设计 在汽车总装配过程中,也离不开在制品的运输过程(即物流)以及产品质量检验过程故在总装配工艺设计时,也要包括这两部分内容 汽车装配工艺的概念汽车装配工艺的概念汽车装配工艺的概念汽车装配工艺的概念 装配的工艺过程 装配的工艺过程 装配的工艺过程 装配的工艺过程一、准一、准一、准一、准备备工作工作工作工作 主要包括熟悉产品装配图、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检查装配用的资料与零件是否齐全;确定正确的装配方法和顺序;准备装配所需要的工具与设备;整理装配的工作场地及采取安全措施等六个方面0.装配工艺规程设计装配工装配工艺规程程是指是指导装配生装配生产的主要技的主要技术文件,文件,设计装配工装配工艺规程是生程是生产技技术准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装配工装配工艺规程程对保保证装配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工人劳动强度、度、缩小装配占地面小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它取决于装配工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合理性,程制定的合理性,这就是制定装配工就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目的程的目的装配工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是:程的主要内容是:1.分析分析产品品图样,划分装配,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元,确定装配方法2.拟定装配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序,划分装配工序3.计算装配算装配时间定定额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要求、质量量检查方法和方法和检查工具5.确定装配确定装配时零、部件的零、部件的输送方法及所需要的送方法及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6.选择和和设计装配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具和专用用设备0.1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及原始资料1.制定装配工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程的原则(1)(1)保保证产品装配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量,力求提高质量,以延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品的使用寿命2)(2)合理安排装配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工手工劳动量,量,缩短装配周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期,提高装配效率3)(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提高单位面位面积的生的生产率。
率4)(4)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2.制定装配工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程的原始资料料(1)(1)产品的装配品的装配图及及验收技收技术标准准: :产品的装配品的装配图应包括包括总装装图和部件装和部件装配配图,并能清楚地表示出:所有零件相互,并能清楚地表示出:所有零件相互连接的接的结构构视图和必要的剖和必要的剖视图;零件的;零件的编号;装配号;装配时应保保证的尺寸;配合件的配合性的尺寸;配合件的配合性质及精度等及精度等级;;装配的技装配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明要求;零件的明细表等为了在装配了在装配时对某些零件某些零件进行行补充充机械加工和核算装配尺寸机械加工和核算装配尺寸链,有,有时还需要某些零件需要某些零件图2)(2)产品的生品的生产纲领: :生生产纲领决定了决定了产品的生品的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不同,型不同,装配的生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形式、工艺方法、工方法、工艺过程的划分、工程的划分、工艺装装备的多少、的多少、手工手工劳动的比例均有很大不同的比例均有很大不同3)(3)生生产条件条件: :应了解工厂的装配工了解工厂的装配工艺装装备、工、工艺方法、工人技方法、工人技术水平、水平、装配装配车间面面积等。
等0.2 设计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根据上述原根据上述原则和原始和原始资料,可以按下列步料,可以按下列步骤设计装配工装配工艺规程1.研究研究产品的装配品的装配图及及验收技收技术条件条件审核核产品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品的结构工构工艺性;性;审核核产品装品装配的技配的技术要求和要求和验收收标准;分析与准;分析与计算算产品装配尺寸品装配尺寸链2.确定装配方法与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形式装配的方法和装配的方法和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形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品的结构特点构特点( (尺寸和重量等尺寸和重量等) )和生和生产纲领,并,并应考考虑现有的生有的生产技技术条件和条件和设备0.2 设计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3.划分装配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元,确定装配顺序序a.a.装配装配单元:是装配中可以元:是装配中可以进行独立装配的部件行独立装配的部件b.b.装配基准件:最先装配基准件: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称入装配的零件称为装配基准件它可以是一个零件,装配基准件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最低一也可以是最低一级的装配的装配单元c.c.装配装配单元系元系统图:表示:表示产品装配品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的序的图称称为装配装配单元系元系统图。
将将产品划分品划分为合件、合件、组件及部件等装配件及部件等装配单元是制定工元是制定工艺规程中最重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的一个步骤,,这对大批大量生大批大量生产结构复构复杂的的产品尤品尤为重要无论那一那一级装装配配单元,都要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的装配单元作元作为装配基准件装装配基准件装配基准件通常配基准件通常应是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基准件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基准件应有有较大的体大的体积和和重量,有足重量,有足够的支承面,以的支承面,以满足足陆续装入零、部件装入零、部件时的作的作业要求和要求和稳定要定要求0.2 设计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4.划分装配工序划分装配工序装配顺序确定后,就可将装配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其主要工作如装配顺序确定后,就可将装配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其主要工作如下:下:((1 1))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2 2))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划分装配工序顺序的原则如下: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划分装配工序顺序的原则如下:①①预处理工序先行,如清洗、去毛刺、防锈防腐等等预处理工序先行,如清洗、去毛刺、防锈防腐等等。
②“②“先内后外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先下后上””、、““先重后轻先重后轻””,保证先装部分不影响,保证先装部分不影响后续的装配并使重心稳定后续的装配并使重心稳定③“③“先难后易先难后易””,保证难装的有较开阔的安装、调整、检测空间保证难装的有较开阔的安装、调整、检测空间④④带强力、加温或有力、加温或有补充加工的尽量先行,以免影响前面的装配充加工的尽量先行,以免影响前面的装配质量⑤⑤尽可能集中尽可能集中连续安排位于基准件同安排位于基准件同侧或使用相同工装、或有特殊或使用相同工装、或有特殊环境境要求的工序,便于提高生要求的工序,便于提高生产率⑥⑥易燃、易碎或有毒物易燃、易碎或有毒物质、部件的装配尽量靠后部件的装配尽量靠后⑦⑦合理安排合理安排电线、管道的装配工序管道的装配工序⑧⑧及及时安排安排检测工序,保工序,保证装配装配质量量0.2 设计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3 3))确定各工序所需的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需和工具,如需专用用夹具与具与设备,,则应拟定定设计任任务书4 4))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范,如过盈配合的盈配合的压入力、入力、变温装配的装配温温装配的装配温度以及度以及紧固件的力矩等。
固件的力矩等5 5))制定各工序装配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量要求与检测方法6 6))确定工序确定工序时间定定额,平衡各工序,平衡各工序节拍5.编制装配工制装配工艺文件文件 单件小批生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通常只绘制装配系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按产品装配品装配图及装配系及装配系统图工作 成批生成批生产时,通常,通常还制定部件、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名称,工夹具名称与具名称与编号,工人技号,工人技术等等级和和时间定定额等等项练习练习1 1 1 1 如右图示为圆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图 请分析其装配单元、装配基准、装配顺序 则其装配单元系统图如下图示 则其装配单元系统图如下图示三、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三、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三、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三、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 1、调整工作的内容: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程度等目的是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 2、精度检验的内容:包括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检验等,以保证满足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试车是试验机构或机器的灵活性、振动、工作温升、澡声、转速、功率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二、装配工作二、装配工作二、装配工作二、装配工作四、四、四、四、喷喷漆、涂油、装箱漆、涂油、装箱漆、涂油、装箱漆、涂油、装箱 机器装配好后,机器装配好后,为了使其美了使其美观、防、防锈和便于运和便于运输,,应作好作好喷漆、涂漆、涂油及装箱的工作油及装箱的工作练习练习 ⑴ 熟悉任务 ⑵ 整理工作场地 ⑶ 清洗 ⑷ 采取安全措施 ⑸ 定位 ⑹ 调整 ⑺ 夹紧 ⑻ 按压(压入/压出) ⑼ 选择工具 ⑽ 测量 ⑾ 初检 ⑿ 过程检查 ⒀ 最后检查 ⒁ 紧固 ⒂ 拆松 ⒃ 固定 ⒄ 密封 ⒅ 填充 ⒆ 腾空 ⒇ 标记 1.1.总装配工艺卡总装配工艺卡2.2.工位卡工位卡3.3.检查工艺卡检查工艺卡4.4.工时定额表工时定额表5.5.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6.6.设备明细表设备明细表7.7.辅助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所需编制的文件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所需编制的文件 你不得不知道的……作用:总装配工艺卡是汽车总装配工作的基础文件,它在生产过程中作用:总装配工艺卡是汽车总装配工作的基础文件,它在生产过程中是指导工人操作、组织生产、进行质量检验和管理的依据和法规,在是指导工人操作、组织生产、进行质量检验和管理的依据和法规,在工厂建设阶段是进行工厂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进行生产准备的依据。
工厂建设阶段是进行工厂设计的原始资料和进行生产准备的依据编制总装配工艺卡时需确定的内容:编制总装配工艺卡时需确定的内容:①①部件、总成上线方式及所用设备和吊具;部件、总成上线方式及所用设备和吊具;②②零部件及总成的分装内容和所需的工艺装备;零部件及总成的分装内容和所需的工艺装备;③③各装配工序的工时定额;各装配工序的工时定额;④④装配所需的各种工具、量计具;装配所需的各种工具、量计具;⑤⑤装配线边和分装地零部件、总成贮存架和工位器具装配线边和分装地零部件、总成贮存架和工位器具1. 1.汽车总装配工艺卡汽车总装配工艺卡注意内容:注意内容:(1)(1)要尽量把作业内容划分为既不能再分又可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要尽量把作业内容划分为既不能再分又可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元——基本装配单元基本装配单元2)(2)要根据产品结构特点,考虑合适的装配顺序,前工序的作业内容要根据产品结构特点,考虑合适的装配顺序,前工序的作业内容不能影响后工序的操作,后工序的作业不能影响前工序的装配质量不能影响后工序的操作,后工序的作业不能影响前工序的装配质量3)(3)每道工序都要写明作业内容、操作要求、检查方法、所需要的设每道工序都要写明作业内容、操作要求、检查方法、所需要的设备、工艺装备、工具、工时定额等。
备、工艺装备、工具、工时定额等4)(4)必要的装配关系图,以直观的表达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更好必要的装配关系图,以直观的表达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更好的指导工人操作的指导工人操作1. 1.汽车总装配工艺卡汽车总装配工艺卡 总装配工位卡是在一定的产量条件下,根据生产节拍和装配总装配工位卡是在一定的产量条件下,根据生产节拍和装配工位数,在总装配工艺卡的基础上编制的每个装配工位工人的作工位数,在总装配工艺卡的基础上编制的每个装配工位工人的作业卡,是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它的特点是与产量相适业卡,是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它的特点是与产量相适应,具有阶段性应,具有阶段性. . 在总装配工艺卡编制到足够深度时,装配工位卡的编制可按在总装配工艺卡编制到足够深度时,装配工位卡的编制可按当时产量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生产节拍为每个装配工位的作业时间当时产量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生产节拍为每个装配工位的作业时间单位,这时可对工艺卡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及适当调整单位,这时可对工艺卡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及适当调整 2.2.总装配工位卡总装配工位卡编制装配工位卡的注意事项编制装配工位卡的注意事项(1)(1)装配线上每个装配工人的工位卡的顺序号要与实际工作位置顺序相装配线上每个装配工人的工位卡的顺序号要与实际工作位置顺序相对应,并要符合产品的装配顺序,避免工人作业位置与作业内容交叉矛盾。
对应,并要符合产品的装配顺序,避免工人作业位置与作业内容交叉矛盾2)(2)每个工人的工位卡作业时间每个工人的工位卡作业时间( (工时定额工时定额) )要尽可能一致,并与要尽可能一致,并与生产节生产节拍拍接近,即作业充实度要高但原则上不能大于生产节拍时间,以保证工接近,即作业充实度要高但原则上不能大于生产节拍时间,以保证工人顺利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内容人顺利完成规定的全部作业内容3)(3)每个工位安排的作业内容,尽可能使工人的作业区集中,作业内容每个工位安排的作业内容,尽可能使工人的作业区集中,作业内容尽可能单纯,使工人作业时少走路,减少零件品种的差错,使用的工具品尽可能单纯,使工人作业时少走路,减少零件品种的差错,使用的工具品种和数量少种和数量少2.2.总装配工位卡总装配工位卡装配工位卡的内容有:装配工位卡的内容有:①①工位号:按装配线两侧分别为左、右顺序编号及工位名称工位号:按装配线两侧分别为左、右顺序编号及工位名称②②序号、作业内容、零部件名称、图号和数量序号、作业内容、零部件名称、图号和数量③③所用工具、工装或量检具名称、规格、数量所用工具、工装或量检具名称、规格、数量④④质量要求及指标,检验方法,注意事项。
质量要求及指标,检验方法,注意事项⑤⑤零部件装配的相互位置关系图零部件装配的相互位置关系图2.2.总装配工位卡总装配工位卡 根据总装配工艺卡内各工序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手段根据总装配工艺卡内各工序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手段、质量要求及质量指标集中起来编制成文,供质量检验部门或管理、质量要求及质量指标集中起来编制成文,供质量检验部门或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稽查、考核、管理检查工艺卡内还应列出所用检具部门进行质量稽查、考核、管理检查工艺卡内还应列出所用检具或量具的名称、规格和型号或量具的名称、规格和型号( (或编号或编号) ),并提出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并提出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鉴定的要求,以保证它们计量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鉴定的要求,以保证它们计量的准确度和可信度3.3.检查工艺卡检查工艺卡质量质量 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按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按照这个理论,企业的照这个理论,企业的 质量保证应实行生产制造部门的质量保证应实行生产制造部门的“自主检查自主检查”与与质量检验和管理部门的稽查、考核质量检验和管理部门的稽查、考核 相结合的办法。
生产车间的每个工相结合的办法生产车间的每个工人对自己装配的零件要进行自检,达到工艺卡上人对自己装配的零件要进行自检,达到工艺卡上 规定的要求,车间内规定的要求,车间内要组织人员加强质量互检及抽检,进行内部评比、考核,这叫要组织人员加强质量互检及抽检,进行内部评比、考核,这叫 “自主自主检查检查” 专职质量检验或管理部门除了协助车间搞好质量检查和管理外,要专职质量检验或管理部门除了协助车间搞好质量检查和管理外,要 对装配质量进行分项的或全面的、定期的或不定期的抽查,这叫稽查对装配质量进行分项的或全面的、定期的或不定期的抽查,这叫稽查并把检查结并把检查结 果记录在案进行反馈,同时对车间进行考核,车间再考核果记录在案进行反馈,同时对车间进行考核,车间再考核到个人,奖惩结合,荣誉到个人,奖惩结合,荣誉 与经济结合,以促进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与经济结合,以促进质量的提高和稳定 工时定额是完成各装配工序所需的作业时间,它们的累计数工时定额是完成各装配工序所需的作业时间,它们的累计数就是总装配的工时定额就是总装配的工时定额 工时定额要以限定的工艺水平为前提,以熟练的操作工人用工时定额要以限定的工艺水平为前提,以熟练的操作工人用正常的作业速度来确定。
工时定额与所选用的设备、工艺装备、正常的作业速度来确定工时定额与所选用的设备、工艺装备、装配机具的水平即工艺水平有关,与工人的作业速度有关装配机具的水平即工艺水平有关,与工人的作业速度有关4.4.汽车总装配工时定额汽车总装配工时定额 工时定额是是计算装配线长度和装配工人数的依据工时定额是是计算装配线长度和装配工人数的依据 一个新产品的工时定额的确定是参考其他汽车厂类似的作业一个新产品的工时定额的确定是参考其他汽车厂类似的作业内容的工时定额加以适当修正或者利用新产品试装的机会对每一内容的工时定额加以适当修正或者利用新产品试装的机会对每一装配内容的作业时间进行实测后加以适当调整来确定装配内容的作业时间进行实测后加以适当调整来确定 工时定额表是工艺部门向工厂劳动工资部门提供的对人员配备工时定额表是工艺部门向工厂劳动工资部门提供的对人员配备和人员、工资进行定额管理的依据和人员、工资进行定额管理的依据4.4.汽车总装配工时定额汽车总装配工时定额 能直观的展示车间内设备布置情况、总装配线工作地的布能直观的展示车间内设备布置情况、总装配线工作地的布置情况、各分装地及零部件总成贮存地的区域位置及内部布置置情况、各分装地及零部件总成贮存地的区域位置及内部布置状况,车间内其它相关部门的位置、车间内水、电、压缩空气状况,车间内其它相关部门的位置、车间内水、电、压缩空气等动力的使用点,以及车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内容。
等动力的使用点,以及车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内容在工厂设计阶段是供其他专业进行设计的原始资料和依据,在工厂设计阶段是供其他专业进行设计的原始资料和依据,在生产准备阶段是车间进行各种工艺装备、工位器具、分装地、在生产准备阶段是车间进行各种工艺装备、工位器具、分装地、零部件总成存放地布置的依据零部件总成存放地布置的依据 5.5.汽车总装配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汽车总装配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 6.6.设备明细表设备明细表在车间进行工艺设计时,应根据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特点、质量在车间进行工艺设计时,应根据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特点、质量要求、工艺内容及整体工艺水平来确定所需的各种设备,同时需编要求、工艺内容及整体工艺水平来确定所需的各种设备,同时需编制设备明细表制设备明细表设备明细表需列出以下内容: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设备明细表需列出以下内容: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制造厂、电力安装容量、价格及价格依据若为非标设备,则在、制造厂、电力安装容量、价格及价格依据若为非标设备,则在““制造厂制造厂””一栏内注明一栏内注明““非标非标””复杂而造价较高的工艺装备,如复杂而造价较高的工艺装备,如分装台、气动悬挂天车等也需列入设备明细表内。
分装台、气动悬挂天车等也需列入设备明细表内6.6.设备明细表作用设备明细表作用设备明细表在工厂设计阶段是电气设计专业配备变配电间和电缆电线设备明细表在工厂设计阶段是电气设计专业配备变配电间和电缆电线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依据在工厂建设期间是设备部门进行设备采购、组织设计制造的依据在工厂建设期间是设备部门进行设备采购、组织设计制造的依据在工厂建成后是进行设备管理、维修的台帐,也是工厂进行资产和财在工厂建成后是进行设备管理、维修的台帐,也是工厂进行资产和财务管理的依据之一务管理的依据之一 辅助材料是指除汽车零部件和总成外,装车所需要的其他各种辅助材料是指除汽车零部件和总成外,装车所需要的其他各种材料,如汽车所需加注的燃油;各种润滑油、润滑脂;冷却液;制材料,如汽车所需加注的燃油;各种润滑油、润滑脂;冷却液;制动液;试制动管路密封性用肥皂液;装车用密封胶;拭擦零件用的动液;试制动管路密封性用肥皂液;装车用密封胶;拭擦零件用的棉纱、擦布等按每辆汽车所需的用量进行列表棉纱、擦布等按每辆汽车所需的用量进行列表 内容分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内容分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 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是材料供应部门进行采购和核算、考核生产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是材料供应部门进行采购和核算、考核生产成本的依据。
成本的依据7.7.辅助材料消耗定额辅助材料消耗定额1 1、装配工序卡:装配工、装配工序卡:装配工艺卡片是每道装配工序的卡片是每道装配工序的实际操作的指操作的指导性文性文件,每一种件,每一种车型的装配工型的装配工艺卡片都明确地卡片都明确地规定了装配操作的定了装配操作的实际内容内容和技和技术要求,并注明了使用工具和材料,同要求,并注明了使用工具和材料,同时对零配件零配件还提供提供图片片进行行识别2 2、、调试工工艺卡:卡:调试工工艺卡卡规定了整定了整车路路试、、调试的操作内容和整的操作内容和整车调整整标准3 3、作、作业指指导书:关:关键工序、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工量控制点的工艺文件除装配工文件除装配工艺卡片外,卡片外,还有作有作业指指导书供参考与装配工供参考与装配工艺卡片相比,作卡片相比,作业指指导书侧重于指重于指导关关键工序、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量控制点的控制项目的操作,比装配工目的操作,比装配工艺卡片更卡片更细致致地地说明了装配操作内容明了装配操作内容4 4、装配、装配检验规程:装配程:装配检验规程有两种程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关型,一种用于关键工序、工序、质量控制点,量控制点,对控制控制项目目进行行检验;另一种用于生;另一种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程中的质量量检验,,各各类过程程检验员在在对车身、整身、整车进行行检验时,主要,主要对检验规程中程中规定定的的项目目进行行检验。
5 5、、车型配置表(厂内部使用):型配置表(厂内部使用):总装厂目前生装厂目前生产的各种的各种车型,均有不型,均有不同的配置,因此部分零配件同的配置,因此部分零配件实际装配情况也有差异,装配情况也有差异,应公司的不断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客展和客户要求,我要求,我们生生产的的车型不断更新,配置也不断增加,因此装型不断更新,配置也不断增加,因此装配配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各种程中一定要熟悉各种车型的配置,装配符合配置要求的零部件型的配置,装配符合配置要求的零部件 4、装配、装配检验规程:装配程:装配检验规程有两种程有两种类型,一种用于关型,一种用于关键工序、工序、质量量控制点,控制点,对控制控制项目目进行行检验;另一种用于生;另一种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程中的质量量检验,,各各类过程程检验员在在对车身、整身、整车进行行检验时,主要,主要对检验规程中程中规定定的的项目目进行行检验5、、车型配置表(厂内部使用):型配置表(厂内部使用):总装厂目前生装厂目前生产的各种的各种车型,均有不同型,均有不同的配置,因此部分零配件的配置,因此部分零配件实际装配情况也有差异,装配情况也有差异,应公司的不断公司的不断发展展和客和客户要求,我要求,我们生生产的的车型不断更新,配置也不断增加,因此装配型不断更新,配置也不断增加,因此装配过程中一定要熟悉各种程中一定要熟悉各种车型的配置,装配符合配置要求的零部件。
型的配置,装配符合配置要求的零部件见资料)料) 装配的工艺流程 装配的工艺流程 由汽车制造厂的规模、范围以及制定的工艺路线和工厂分工决定,也决定于工厂建设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没有固定的模式 必须包括总装配线、分装线、整车检测线和调整、返修(包括必要的补漆手段)以及试车道路和零部件、总成的存放地等主要组成部分轿车总装车间工艺流程 前段车身装饰线主要是车身上线及进行电线束、工艺堵塞、顶棚装饰板、挡风玻璃、仪表板、侧围内饰板、地毯、油门拉线、引挚盖拉线、后行李箱内饰、尾灯、燃油管、制动油管、刮水器及其电机等部件的装饰工作底盘装配线的组成 主要进行油箱、发动机和变速器动力总成、减震器、前悬架、后悬架、传动轴、排气管、消声器、车轮等车底部件的装配 后段车身装饰线 主要进行前保险杠装配、座椅装配、前面罩及前照灯装配、发动机各种管路连接、燃油、制动液、冷却液及制冷剂等各种油液的加注工作及整车下线前的调整工作为了保证质量,制动液、冷却液及制冷剂加注前需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抽真空 ① 制动液加注:在加注制动液时应进行制动系统的渗漏检查首先采用液氮扫气,来干燥、净化汽车制动系,然后分两次抽真空,第一次抽真空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保持一定时间,如变化不大,则表示没有渗漏,第二次抽真空进行制动液加注。
如检查发现泄漏,则应作上标记,并在返修区进行检查返修 ② 冷却液加注:在加注冷却液前,需进行油、水密封性检测水循环系统的密封性检测,主要是检测散热器、水管、缸体水道及水泵的密封性测试时,将水管塞头与水箱口相连,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无压力下降,则为正常,可以加注冷却液,在加注冷却液时需要进行抽真空,获得一定的真空度后,方可加注 ③ 燃油加注:一些生产厂在进行燃油加注前首先进行供油系统的密封性检测,主要是检查燃油箱及各管路的密封性测试前,将燃油箱通大气的管口及供油管路夹住,然后将检测设备的气源塞头与油箱口相连,加压检查,并保持一段时间,若无压力下降,则油路密封正常,可以加注燃油 ④制冷剂加注:在加注制冷剂之前,要进行两次抽真空检测,一次氮气加压扫气,如无泄漏则进行加注第一次抽真空,达到一定的真空度后保持一定时间,若无明显变化,则说明无大的泄漏继续抽真空,达到一定的真空度保持一定的时间,若无明显的变化,则说明无小的泄漏,可以进行加压检测液氮加压扫气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测制冷系统有无由内向外的渗漏,二是为了扫除制冷系统内的潮湿空气,以便加注纯净干燥的制冷剂加注时,将加注头接到制冷系统的高低压油管接头上,操作工只需启动自动检测加注循环程序,即可自动完成加注任务。
整车检测线 是对整车质量以及零部件功能进行综合检测整车装配完成后,要在整车检测线上对其主要性能进行检测,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分装线组成(1)仪表板总成分装线(2)车门分装线(3)散热器总成分装线(4)车轮总成分装线(5)前后悬架总成分装线(6)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总成分装线 (1)仪表板总成分装线 一般包括转向柱、仪表板框架、组合仪表、仪表板线束、组合开关、收放机、空调鼓风机、暖风热交换器、蒸发器及壳体总成等仪表板分装完成后,采用线束检测仪100%进行仪表板功能检测,主要检测仪表板功能是否正常,检测时,将仪表板总成的相关线束插头与仪表板线束检测仪的对应接口接上,启动检测按钮,即可逐项检测转向、灯光、报警等功能(2)车门分装线 在分装线上主要进行门锁、玻璃升降器、防水帘、玻璃、内饰板、内手柄、外手柄、密封条等部件的分装,采用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提高车门零件的装配效率,便予实现自动化装配,而且拆掉车门后,便于座椅、仪表板及车身内部其它零部件的装配3)车轮总成分装线 主要设备是车轮装配机、充气机及车轮动平衡机,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机动辊道(4)前后悬架总成分装线和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总成分装线。
前后悬架总成分装线和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总成分装线根据不同的车型结构,若不带副车架,一般采用环形地链牵引小车式,小车上设有液压举升装置,可与底盘装配线同步运行,直接上线 (5)挡风玻璃分装 挡风玻璃分装主要包括粘胶部位的清洁、涂胶预处理、安装玻璃密封条等分装完成后,由人工将玻璃放到玻璃放置台上,然后由自动涂胶机和高精度机械手自动完成玻璃位置找正,自动涂上一整圈胶,自动将玻璃用吸盘吸起,最后自动将玻璃装到车身上,装上玻璃密封条 汽车总装配厂工艺设计AVG小车(自动引导小车)是一个高技术密集型产品,融机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实时信号处理、轨迹规划、智能车群协调控制、以及无限通讯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既是一个典型的智能控制系统,又为研究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多车群控制提供了生动的研究平台积放式悬挂输送机能够连续地在车间内部或车间之间运输各种物件,同时也可在流水生产线的各工序间传递工作,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将各种不同节奏的单独运输线路有机联合成一个完全自动化系统,完成运输和工艺作业的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可采用计算机及大屏幕监控系统,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自诊处理 该系统通过PLC控制,完成物料的自动输送、停止、储存、分检、传递、升降、旋转、推进等功能,实现复杂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能更有效地组织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化大规模生产。
其主要部件简介如下: 1.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是输送机系统的动力源,由电动机、减速器、机架、驱动链条等组成它具有机械过载和电流过热继电器双重保护功能根据载荷大小可分为A、B、C三种形式速度范围:0.5—18M/MIN 2. 张紧装置:用来吸收牵引链条从驱动装置绕出时所产生的松弛和链条长期运行磨损产生的伸长,保持链条具有一定的张紧力; 新型张紧装置为四轮浮动式结构,张紧气缸和浮动架之间由原来的刚性连接改为环链式柔性连接,从根本上避免了原有刚性连接可能出现的卡阻现象此外在张紧中还增加了安全阀和电接点压力表,保证了张紧的可靠性 3. 牵引链条:牵引链条由链片、销轴、宽推杆及链支撑小车组成上述部件均为模锻件,强度高、抗冲击性强;链支撑小车为整体轴承轮,运行阻力小新型宽推杆比原来加宽了2-3倍,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积放小车的传递方式,由原来的两次传递化为一次传递不但缩短了传递时间,提高了道岔传递的可靠性,而且取消了原来的压轨长度,明显地提高了工艺线路的有效利用率 4. 积放小车:积放小车升降爪较原来加宽了4-5倍,其端部采用叉式结构,并把原升降爪和止逸爪合二为一,因此积放小车不但可以承受推杆的推力,还可以有效地限制推杆在运行过程中的纵向游移、同时前小车车体和升降爪之间增加了一导向机构,保证了升降爪垂直升降的灵活性。
5. 轨道:轨道由牵引轨和承载轨及括架组成,均由优质合金结构钢制作,具有强度高、耐磨等特点新型承载轨采用特制异型凸缘槽钢制造,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轨道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而且轨道的凸缘和积放小车导轮之间由原来的点接触变为线接触,明显提高了轨道的耐磨型和小车的运行平稳性 6.道岔:道岔设计改变了原来的抬压轨的传递方式,取消了送车断的压轨段,将原来的二次传递简化为一次传递,缩短了传递时间,提高了生产率由于传递是由宽推杆和宽升降爪的啮合完成的,道岔的传递中心与前小车的中心距无关,因此,避免了因工程项目的不同,前后小车中心距变化而每次都进行的重复设计 环链气动葫芦总共由三部分组成:环链气动葫芦总共由三部分组成:1. 起吊机构起吊机构2. 行走机构行走机构3. 配气系统配气系统起吊机构包括气动马达、行星减速器、吊挂总成、制动起吊机构包括气动马达、行星减速器、吊挂总成、制动器、起重链条、吊钩总成和主控阀起吊机构通过控制器、起重链条、吊钩总成和主控阀起吊机构通过控制主控阀,来实现起吊重物的升、降,通过开闭制动器达主控阀,来实现起吊重物的升、降,通过开闭制动器达到起升、下降定位制动环链气动葫芦确保起吊作业的到起升、下降定位制动。
环链气动葫芦确保起吊作业的安全,耶鲁气动葫芦起吊机构整体可固定使用,也可置安全,耶鲁气动葫芦起吊机构整体可固定使用,也可置于行走机构下方移动使用于行走机构下方移动使用.气动葫芦行走机构采用气动行走小车,由主动车轮、被气动葫芦行走机构采用气动行走小车,由主动车轮、被动车轮、墙板组成,通过主控阀控制气动马达、行星减动车轮、墙板组成,通过主控阀控制气动马达、行星减速器驱动主动车轮行走,实现起吊重物的水平移动速器驱动主动车轮行走,实现起吊重物的水平移动配气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控制气路操纵葫芦配气系统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控制气路操纵葫芦的起升和行走的起升和行走定位精确定位精确避免普通起重产品定位不精确的问题,能够将载重物定位精确到“厘米” 可调速度可调速度在提升或下降时,可无级调速;运行速度快,是电动葫芦的3倍;手拉葫芦的5-10倍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拉杆控制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在提升或下降时,从而可以迅速的响应手柄输出的动作 清洁环保、安全可靠清洁环保、安全可靠内部润滑系统消除了空气污染适合在潮、湿、高粉尘等特殊或恶劣的环境里工作搬运省力搬运省力气动葫芦除了注重外型的美观,比电动葫芦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搬运,以及产品结构设计坚实,使得操作可靠、维护量小。
过载保护过载保护获益于我公司多年来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不断研究的成功经验结晶,并结合经过严格筛选的原材料JM气动葫芦在工艺上完全掌握了最关键性的制动器系统及低维护量的生产技术,避免载重物超载对产品造成损伤 断气保护断气保护避免气源突然中断造成载重物突然掉落使产品拥有更进一步的品质保证,从而消除了终端用户对遭受提升或者脱落带来的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