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常州市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调研--初中化学.doc
9页2008-2009学年度常州市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说明: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N)=14 Ar(O)=16 Ar(Mg)=24 Ar(Al)=27 Ar(S)=32 Ar(Fe)=56 Ar(Zn)=65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有关铁的变化,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判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铁丝燃烧 B.铁器生锈 C.铁杵磨成针 D.铁矿石炼铁2.不列入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物质是 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3.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急救氧气 B.硝酸钾 C.干冰 D.氯化钙4.据报道,我市某桥段河水底层沉积的淤泥中铅、镍、铬、锌等重金属的含量已经超过了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标准含量这里提到的铅、镍、铬、锌是指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原子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且正确的是 A.碳酸钠 纯碱 Na2CO3 B.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C.汞 水银 Ag D.过氧化氢 双氧水 H2O26.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是 A.量筒 B.试管 C.酒精灯 D.坩埚钳7.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为无色液体的是 A.液氧 B.蒸馏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硫酸铜溶液8.分散在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物质是 A.粉笔灰 B.植物油 C.食盐 D.蔗糖9.下列场所通常需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施的是 ①化工厂 ②煤矿矿井 ③汽油加油站 ④面粉加工厂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④ 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不属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是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质量 D.温度11.下图是世界能源结构示意图,图中化石能源所占百分比为 A.22.6% B.78.2% C.41.5% D.39.6%12.使用托盘天平的下列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把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使用 B.把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在右盘 C.加砝码时,先加小砝码,不合适时换大砝码 D.使用镊子移动游码1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C.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D.离子只可以含有一种元素14.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 C.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通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大15.奶粉中三聚氰胺(C3H6N6)含量超标,容易导致婴儿患结石病。
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4 C.三聚氰胺由C3分子、H6分子和N6分子构成 D.构成三聚氰胺的每个微粒中共含有15个原子16.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水可以作为溶剂 B.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水只可以作为反应物,不可以作为生成物D.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17.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特别关注实验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不正确的是 A.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C.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 D.利用CO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18.关于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都只能含一种溶质 B.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C.向水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D.溶解硝酸钾固体时加热,既可以使硝酸钾溶得更多,又可使其溶得更快1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合理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稀盐酸溶解、浓缩、结晶B水过滤、烘干C点燃D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0.将Mg、Al、Fe、Zn四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共25g,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进行蒸发、结晶、烘干、称量,称得固体总质量为73g(所得固体均不含结晶水),则反应中产生的氢气的总质量为A.482 B.2g C.1g D.0.5g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1.(6分)自然环境是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的。
下图是自然环境中部分物质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示意图中涉及的一种阴离子的名称: ; (2)写出岩石圈中可能存在的任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 ; (3)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意义 ①2NH3: ; ②H2O: ; (4)示意图中共出现了 种分子,根据示意图中给出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判断,生物圈中至少含有 种非金属元素22.(4分)物质常见的性质包括:①颜色;②气味;③水溶性;④导电性;⑤可燃性;⑥助燃性;⑦毒性等请选择以上序号填空每种序号只能填一次)(1)天然气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家用燃料,是由于天然气具有 ;(2)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线常用金属铜制成,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3)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两种固体,可利用两种物质的 不同进行区分;(4)鉴别氮气和一氧化碳,可利用两种物质的 不同进行区分。
23.(4分)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特性有:①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②微粒是不断运动的;③微粒之间存在空隙;④不同微粒的化学性质不同请选用以上序号填充下列表格有关的操作或现象 对应的分子特性 (1)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2) 100ml 酒精与 100ml 水混合,体积小于 200ml (3)一滴水中含有 1 . 67 10 21 个构成水的微粒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烧 24.(6分)A~I为9种不同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C在常温下为气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H、I为黑色固体注:反应物、生成物都已给出,反应条件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G: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D+E: ;②E+G→B+F: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25.(3分)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 密度为1.84g/mL。
现要配制10%的稀硫酸1960g作为钢铁表面的酸洗液,问: (1)需要浓硫酸 g,换算成体积约为 m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稀释过程中需加入水 mL(水的密度约为1g/cm3)26.(5分)下图是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在t2℃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2)N点表示t3℃时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下是M、N两点代表的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路线图 (“……>”表示转化方向)其中,采取“先将M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然后再升高温度至N点对应的温度”这一措施来实现M→N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 (填序号);根据甲图来实现N→M转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7.(7分)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实验中获得了如下实验事实:①A试管内的白磷燃烧;②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B试管内的红磷不燃烧[得出结论]结论1:依据上述实验事实 (选填序号)可知: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结论2:依据上述实验事实①③可知: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拓展延伸](1)实验中,B试管上部瘪气球略变大的原因是 2)若将A试管上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换成实心橡皮塞,在实验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是: ;若去除A试管上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在实验中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 [知识运用]我国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成语词典的解释:“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 ; 釜底抽薪: 。
28.(5分)根据含碳量的多少,可以把煤大致分为:无烟煤(含碳量90%~98%)、烟煤(含碳量80%~90%)、褐煤(含碳量70%~80%),泥煤(含碳量60%~70%)等若取l00g煤粉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经测定产生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275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煤粉属于哪种煤?(假设煤中的杂质不能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