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析纳洛酮在救护中的用途论文.doc
2页剖析纳洛酮在救护中的用途论文 剖析纳洛酮在救护中的用途论文预读: 摘要:纳洛酮是合成的氧吗啡酮17N—丙烯基衍生物.本品水溶液为酸性,PH为3.0---4.5,遇三氯化铁显淡紫色.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仅在吗啡结构17N上以丙烯基取代甲基.6位羟基变为酮基和14位上增加一个羟基.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对抗4种阿片受体亚型.小剂量阻断μ受体,大剂量能阻断K受体.无内在活性,血浆半衰期短,45~90min,能通过血脑屏障,经肝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纳洛酮—3葡萄醛酸化物,由尿排出体外.合成后的纳洛酮镇痛药的理论研究中是重要的工具药.近来临床上救治酒精中毒、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休克效果较好,越来越受到重视.1纳洛酮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关于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获得明显临床疗效,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报道.笔者也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获得满意效果.纳洛酮0.4~0.8mg静推或静点,需要时再次静注,疗效显著,一般10~25min后,轻度中毒者兴奋和共济失调症状明显减轻;重度中毒、昏迷病人开始清醒;15~35min后,中毒症状明显减轻,能正确回答问题,完全清醒;25~45min后,中毒症状完全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中毒伴有昏迷,血压不稳及呼吸抑制的效果更显著.酒精中毒的机制为大量饮酒后,经胃肠进入血液循环,不能在肝内被及时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二氧化碳和水.血中乙醇浓度超过一定数量,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EP释放增多而引起.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阿片样物质特异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而逆转酒精中毒.目前酒精中毒救治均用纳洛酮注射剂.但有人研究表明纳洛酮舌下含片的效果也确切[1].2纳洛酮对急性重度安定中毒的治疗急性安定中毒是急诊常见病,我们救治安定中毒,患者来诊时以服药30min~5h,昏迷状态,服用量为30~300片不等,女性较多.对照组为常规综合救治,治疗组为对照组的救治基础上再用纳洛酮,剂量为根据中毒情况选用8~15mg.苏醒时间和血浆中毒药物浓度下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纳洛酮能明显缩短安定中毒苏醒时间和快速降低血中毒物浓度.作用机制专家[2]提示:急救药物中毒等应激状态下,β—EP释放增多,而纳洛酮阻断阿片肽的毒性作用.许多学者认为重度安眠药中毒血液净化和纳洛酮联合用效果更佳3.3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CO急性中毒时,CO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HbCO(碳氧血红蛋白).HbCO不能携带氧,不易解离造成组织缺氧.体内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为脑和心脏.很快脑内血管迅速麻痹扩张,脑血循环障碍,此种应激状态下—EP释放增多,产生中毒症状.纳洛酮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内源性阿片肽强,阻断其毒性.抢救CO中毒过程当中,我们在传统内科救治基础上,参考有关的临床报道[4],试用过纳洛酮,具体剂量根据中毒程度,个体差异等客观因素而不同.昏迷患者苏醒时间与致残率、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纳洛酮急性重度CO中毒救治效果确切,早期、足量应用效果更佳.安全性较大,毒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使用.4纳洛酮对休克的治疗1978年发现纳洛酮对内毒素性休克有治疗作用后,80年代开始关于纳洛酮治疗休克的报道较多,尤其是感染性休克.如:1981年Peters观察纳洛酮对13例败血症休克的升压作用[2],张红等的纳洛酮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5]休克的种类较多,纳洛酮对其它类型休克的作用如何?孟庆林用纳洛酮2mg/kg静注治疗失血性休克,平均动脉血压升高达14.0kPa,持续1.5h,说明纳洛酮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效[2].纳洛酮抗休克的机制为许多学者认为拮抗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重建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循环,从而升高血压,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所致.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脊髓性休克的救治过程中,应用纳洛酮,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也不少.总结不完全临床报告及试用临床经验来看,目前纳洛酮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安定中毒及酒精中毒效果最佳.5其它纳洛酮作为一种特异性拮抗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阿片类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的抢救已众所周知.近期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急性药物中毒、休克、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等危重病人发生过程中,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增多.因此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特异拮抗剂—纳洛酮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