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材料一非战公约是在.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101812
  • 上传时间:2018-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4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一非战公约是在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对于《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条约都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重大调整  B.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周旋密切相关  C.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条约的签订保证了欧洲的和平和安全  解析:本题考查辨别、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这两个条约都是在凡尔赛体系形成后签订的,而且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故A项表述正确B项只符合《非战公约》,C项只符合《洛迦诺公约》,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这两个条约都没有保证欧洲的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例证  答案:A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度非常活跃,参与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国际文件,但是有的条约和文件不仅没有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反而削弱了法国的国际地位下列条约中削弱法国在欧洲地位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②道威斯计划③《洛迦诺公约》  ④《非战公约》  A.①③B.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

      《凡尔赛和约》和《非战公约》都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而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分别在经济和政治上削弱了法国的国际地位,抬高了德国的地位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个明确提出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非战公约》  答案:D  4.《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教材表述,A、B、C三项都符合《非战公约》的内容,而D项是中国提出来的外交原则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非战公约》的主要倡导者是()  A.法国、美国  C.美国、德国B.英国、法国D.英国、美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非战公约》的最早倡导国是法国,其次是美国故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署了《非战公约》。

      到193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或地区加入这个公约关于《非战公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非战公约》具有虚伪性的一面  B.《非战公约》包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  C.《非战公约》对蓄意发动战争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非战公约》可以完全制止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非战公约》不可能完全制止战争,D项的说法过于绝对,过分夸大了《非战公约》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6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  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

      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保留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他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自《非战公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10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2分)他们提出的“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2分)而他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非战公约》的评价第(1)问两大原则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得出结论,积极意义应从理论上加以总结第(2)问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  答案:(1)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2)在必要条件下,放弃履行《非战公约》的义务,发动战争。

      实质:英法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应该诉诸战争,《非战公约》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借口是“自卫”或“防御”  XX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  24.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礼为本B.依法治国C.隆礼重法D.君主集权  25.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26.《翁同龢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京城上层人士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反映当时A.洋务派面临阻挠B.维新派遭到围攻C.革命派处境险恶D.立宪派崇洋媚外  27.据1936年司法统计,各省律师人数如表1所示表1  当时上海律师人数为1313人,是国内城市中最多的据此可知  A.律师数量反映民主化程度B.政治分裂影响统计工作进行C.律师分布反映近代化差异D.留学教育推动司法体系完善  2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以下不属于“重新评价”表现的是  A.更新观念,学习西方B.民族觉醒,一致对外C.兴办实业,挽救危亡D.崇尚理性,倡导民主  29.对表2解读合理的是  表21992——XX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  30.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31.钱乘旦教授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现代化道路总结为三条:一是以国为代表的渐进改革之路,即通过不断的改革、妥协完成政治现代化的道路;一是以国为代表的人民革命之路,暴力色彩浓厚,反复而跳跃;一是国式道路,其特点是新生社会力量在现代化过程中丢失主动权,旧的社会统治集团主导国家现代化,最终将国家引向错误的发展方向。

      划线处依次应为  A.日、中、俄B.英、美、俄C.法、美、德D.英、法、德  32.图6为19世纪英国国民收入来源示意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  A.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C.政府政策D.奴隶贸易  33.“启蒙学派的哲学家曾经哀叹中世纪是理智的谬误时代,而他们却怀着尊敬甚至留恋的心情去看待以往的年代,从中找到一种富有魅力而又丰富多彩的东西,或者是寻觅到在当代已经看不到的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浪漫主义者B.批判现实主义者图6C.现代主义者D.革命现实主义者  34.“在西方,它作为社会革命的最后阶段,长期使人恐惧或被人赞美在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这里的“开端”指A.以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化迈进B.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C.以暴力革命方式实现民族独立D.以改良的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  35.美国学者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帕尔默评价的人最有可能是A.拿破仑B.俾斯麦C.光绪帝D.戈尔巴乔夫  40.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深刻影响世界局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应该与外国发展商务关系,但是却要避免与它们发生政治联系,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短暂的联盟,虽然对已经订立的政治性条约,应该忠实履行,但仅以此为限,以后不再增加??美国不能通过人为的纽带,牵连进欧洲的政局变换中去,或者卷进与欧洲为友或为敌的那些通常的结合和冲突中去  ——乔治·华盛顿《告别词》  材料二  时常发生的越轨行为,或因虚弱无能而造成文明社会的纽带普遍松弛在美洲,也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终将需要某一文明国家的干涉;而在西半球,美国之奉行门罗主义,迫使美国,虽非出于心愿,将不得不在这种越轨行为或虚弱无能的重大案件中行使一种国际警察的权力只有作为最后的手段,只有当他们显然在国内或国外无力或不愿保持公道,因而触犯美国权利,或招致有损美洲各国整体的外来侵略时,我们才会干涉他们我们在维护门罗主义时,在采取我们对古巴、委内瑞拉和巴拿马所采取过的步骤时,在努力缩小远东战场时??我们是为了本国利益,也是为了人类普遍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  ——选自1904年1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国情咨文  材料三  咨文阐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并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

      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摘编自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美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其重点  建国初期,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重点:避免涉及国际冲突,关注自身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以拉丁美洲为主要扩张对象二战后,实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对抗苏联,与苏联展开冷战,在全世界进行扩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外交政策及其重点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变化的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变化的影响:对美国:推动了美国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