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全规范标准流程(分解、认知标准规范).ppt

89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4625812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26MB
  • / 8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安全规范标准流程(分解、认知标准规范)张 建 平:18605397669E-mail:123.zhangjianping@ 一、脚手架工程规范二、临时用电规范三、模板工程规范 一、脚手架工程规范1、落地式双排脚手架2、悬挑脚手架3、爬升式脚手架4、内脚手架(满堂、双排)5、悬挑式接料平台6、上人马道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图图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     图图6.2.1--2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注:1.表中所示2+2+4×0.35(kN/m2),包括下列荷载:2+2(kN/m2)是二层装修作业层施工荷载;4×0.35(kN/m2)包括二层作业层脚手板,另两层脚手板是根据本规范第7.3.12条的规定确定;  2.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la/2设置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扫地杆连墙件水平间距小于6m,高度间距小于4m层间网2000密目网脚手架剖面图脚手架剖面图首层网板底网抛撑间距不得大于6跨内立杆与墙体之间要防护严密最上一道连墙件以上自由高度不得大于2步 垫木9m~15m连墙件水平间距小于6m高度间距小于4m150×150底座脚手架立面图脚手架立面图50×200×4000mm木板刷沥青漆防腐处理排水沟 连墙件水平间距小于6m高度间距小于4m脚手架立面图脚手架立面图(高度高度24米以上或悬挑脚手架米以上或悬挑脚手架) 荷载分类 (1) 脚手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2) 风荷载。

      1) 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  恒荷载 活荷载 (2) 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 水平风荷载 kN/m2荷载标准值每米立杆自重0.1394kN/m(双排、步距、纵距1.5m)冲压钢脚手板自重0.3kN/m2栏杆、挡脚板自重0.11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3kN/m2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横向、纵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永久荷载+施工均活布荷载脚手架立杆稳定永久荷载+施工均活布荷载永久荷载+0.85(施工均活布荷载+风荷载)连墙件承载力单排架,风荷载+3kN双排架,风荷载+5kN 序号架体基本设计计算项目1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2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3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杆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4立杆的稳定性计算5.1 基本设计规定  5.1.1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5.1.2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 5.1.5 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当采用本规范第6.1.1条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本规范表5.1.7注、第6章构造规定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5.5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5.5.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5.5.1)  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N/A;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A——基础底面积;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公式5.5.2计算  5.5.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kc·fgk (5.5.2)  式中 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本规范第5.5.3条的规定采用;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J 7)附录五的规定采用  5.5.3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混凝土应取1.0  5.5.4 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

      5.4 连墙件计算  5.4.1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 1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等的规定计算1)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1=Nlw+No (5.4.1)  式中 Nl——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 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4.2条的规定计算;  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单排架取3,双排架取5  (2) 扣件连墙件的连接扣件应按本规范5.2.5条的规定验算抗滑承载力  (3) 螺栓、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大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  5.4.2 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Nlw=1.4·wk·Aw (5.4.2) 式中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 5.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5.2.1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σ=M/W≤f (5.2.1)  式中 M——弯矩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计算;  W——截面模量,应本规范附录B表B采用;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6采用。

        5.2.2 纵向、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M=1.2MGk+1.4ΣMQk (5.2.2)  式中MGk——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5.2.3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v≤[v] (5.2.3)  式中 v——挠度;  [v]——容许挠度,应按本规范表5.1.8采用  5.2.4 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距la;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0可按图5.2.4采用;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外伸长度a=500时,其计算外伸长度a1可取300mm (a)双排脚手架; (b)单排脚手架1―横向水平杆;2―纵向水平杆;3―立杆 图图5.2.4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 5.2.5 纵向或横向水平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R≤Rc  式中 R——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5.1.7采用5.3 立杆计算  5.3.1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5.3.2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ΣNQk (5.3.2-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85×1.4ΣNQk (5.3.2-2)  式中N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ΣN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离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5.3.3 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  l0=kμh (5.3.3)  式中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  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3.3采用;  h——立杆步距 表表5.3.3  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  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系数μ 5.3.4 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可按下式计算:  Mw=0.85×1.4Mwk=0.85×1.4ωklah2/10 (5.3.4)  式中 M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ww——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4.2.3)式计算;  la——立杆纵距 5.3.5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 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产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 双管立杆变截面处主立杆上部单根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公式5.3.1-1或5.3.1-2进行计算。

        5.3.6 当立杆采用单管时,敞开式、全封闭、半封闭脚手架的可搭设高度H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小者但当符合本规范第4.3.2条规定时,可仅计算(5.3.6-1)式: 5.3.7 当按本规范第5.3.6条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m时,可按下式调整且不宜超过50m;  [H]=Hs/(1+0.001Hs) (5.3.7)  式中 [H]——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m)  5.3.8 高度超过50m的脚手架,可采用双管立杆、分段悬挑或分段卸荷等有效措施,必须另行专门设计 6.7.2 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2) 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  (3) 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4)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5) 运料斜道两侧、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本规范第6.4.1~6.4.6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应按本规范第6.6.2和6.6.3条的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6.7.3 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  (2) 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外宜采用三角木填顺;  (3) 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永久荷载:1每步架杆:G1=【1.5*4(立杆)+3*2(纵向水平杆)+3*1.5(横向水平杆)+(2*2)】*3.4Kg/m=[6+6+4.5+2.9]*3.4=19.4*3.4=66 Kg2扣件:G2=11*13.2KN/个=14.5 Kg3架板:G3=3*0.5*0.3 KN/㎡=0.450=45 Kg4栏杆、挡脚板:G4=3*0.11KN/m=0.33=33 Kg 侧面图45°~60°φ21.5[ 16a槽钢107510751501200200DN25钢管 节点①详图Ф16圆钢15mm钢板500板筋在锚固钢筋上面并加设500mm长不少于3根φ16圆钢双螺母外露2-3丝10mm钢板 4m2m2m4m6m6m4m2m6m6m6m2m4m6m6m6m6m 二、临时用电规范 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开关箱 电缆砖砂素砼100100600240500~800240自然土镶 100A200A200A100A200A600AJSP-F/2 A5分盘JSP-F/2 A4分盘JSP-F/2 A2分盘JSP-F/2 A3分盘BX-3×16+2×10BX-3×70+2×25JSP-Z/1 A总盘BX-3×35+2×10BX-3×16+2×6闪光对焊机150KWBX-3×35+2×10BX-3×10+2×6套丝机3KW套丝机3KW套丝机3KW套丝机3KW拉料机7KW电焊机18.5KW电焊机18.5KW台 钻1.5KW砂轮切割机2KWQTX60塔吊55.5KW镝 灯3.5KW镝 灯3.5KW镝 灯3.5KW备用施工电梯10KW砂轮切割机2KWBX-3×25+2×16JSP-F/2 A1分盘弯曲机3KW弯曲机3KW切断机7KW切断机7KW备 用3KW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35+2×10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4+2×2.5BX-3×10+2×6临时用电系统图临时用电系统图A总盘总盘25m20m300m30m30m25m50m20m20m25m20m25m25m30m30m20m20m20m10m10m15m20m25m20m20m20m30m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6层7层8层9层13层14层16层17层19层5层1层2层3层4层-1层10层11层12层15层18层B1分盘盘800临时用电立面图临时用电立面图开关箱盘JSP-F/2分盘盘BX-3×16+2×10盘 照明开关 箱用电设备室内灯具室外灯具三级配电图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照明开关 箱两级保护设漏电保护器仅有单项漏保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埋地深度0.7米地面设标志设在用电设备集中处距分盘一般不大于30米距开关箱一般不大于3米照明需使专用开关箱,严禁混用室内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米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尺寸图固定式箱体中心距地面1.4-1.6米。

      安装在靠近设备符合一侧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o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尺寸图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动作时间大于0.1s,两者乘积不应大于30mAs 电缆组成相线L2(B)相线L1(A)相线L3(C)工作零线N保护零线PE工地常用电缆分为:三芯、四芯、五芯电缆,分别用在不同的机械和机具 电缆组成相线L2(B)相线L1(A)相线L3(C)工作零线N保护零线PE室内配线铜截面不应小于1.5mm铝截面不应小于2.5mm2 避雷接地电阻小于30欧姆工作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重复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角钢厚不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小于3.5mm圆钢直径不小于4mm接地线直径不小于16mm250005002500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具体内容1、用电负荷计算;2、设计配电系统、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3、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4、设计接地装置等二)TN—S保护系统设计1、保护接零;2、接地与接地电阻测试;3、漏电保护器配置三)自备发电机相关安全用电知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现场勘测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3、进行负荷计算;4、选择变压器5、设计配电系统: 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 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3)设计接地装置等; 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应为1)】6、设计防雷装置;7、确定防护措施;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 1、现场勘测:依据现场实际、施工需求大体确定施工机具布置、线路走向2、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线路短、线损少、用电负荷集中、不妨碍施工、交通、安全的原则3、进行负荷计算(详见《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编制指南》第559页或《建筑电器常用数据手册》第56页,均为需要系数法) 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计算电流160A以下查阅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49页;计算电流160A以上查阅《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编制指南》第568页或《建筑电器常用数据手册》第473-478页,两者数据有差异, 《建筑电器常用数据手册》数据较保守、针对性强一些) 4、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电损较大,可考虑两台,并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用5、设计配电系统: 1)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 2)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 3)设计接地装置等; 4)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应为1)】。

      6、设计防雷装置;7、确定防护措施;8、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器防火措施 一、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有功功率:Pjs=KX × Ps (KW)无功功率:Qjs =Pjs ×tg﹩ (kVar)视在功率:KX=1÷(Pjs2+ Qjs 2) ÷(Pjs2+ Qjs 2( (kVA) 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低压侧的计算负荷Ps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KX 需要系数 ,见需要系数表cos ﹩ tg﹩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见需要系数表Jc 塔式起重机组: 电焊机组:钢筋机械组、木工机械组、蛙式夯机、振捣棒组、搅拌机组、卷扬机 总的计算负荷计算,干线同期系数取(即各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同期系数)总的有功功率:总的无功功率: 总的视在功率:总的计算电流计算: 根据总视在功率,查根据总视在功率,查《《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2262页,选择页,选择型三相电力变压器,其规格型三相电力变压器,其规格 ,能满足要求能满足要求 (三)确定电缆直径: 三、模板规范 模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性施工措施,确定其构造和所承受的荷载;2. 绘制配板设计图、支撑设计布置图、细部构造和异型模板大样图;3. 按模板承受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对模板进行验算;4. 制定模板安装及拆除的程序和方法;5. 编制模板及配件的规格、数量汇总表和周转使用计划;6. 编制模板施工安全、防火技术措施及设计、施工说明书。

      面板小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主梁 梁侧模支架立柱 平杆扫地杆垫木连接件 对拉螺栓 柱箍 4.1 荷载标准值4.2荷载设计值4.2.1 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4.1.3 风荷载标准值 4.1 荷载标准值4.1.1恒荷载标准值 4.1.2活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标准值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G1k )按表 4.1.1 采用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 k ),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 24kN/m3,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按本规范附表 A 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 )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 1.1 kN;梁可取 1.5 kN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 G4k ) 活荷载标准值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1k )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2 k )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3k ) 活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附表 D.4 中 n=10 年的规定采用,并取风振系数 b z = 1 。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G1k )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 4.1.1 采用模板构件的名称木模板 定型组合钢模板平板的模板及小梁0.300.50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0.500.75楼板模板及其支架(楼层高度为 4m 以下)0.751.10注:除钢、木外,其它材质模板重量见附录 A 中的附表 A 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2 k ),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 24kN/m3,其它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按本规范附表 A 确定 3.钢筋自重标准值( G3k )应根据工程设计图确定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标准值:楼板可取 1.1 kN;梁可取 1.5 kN 4. 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标准值( G4 k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F = 0.22 Y ct 0 β 1 β 2V 1/2 (4.1.1—1)F = Y c H (4.1.1—2)式中: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g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t 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试验确定。

      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 t0 = 200/(T + 15)( T 为混凝土的温度ºC);β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 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 1.2; b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 30mm 时,取 0.85;坍落度为 50~90mm 时,取 1.00;坍落度为 110~150mm时,取 1.15;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如图 4.1.1 所示,图中h = F / g c , h 为有效压头高度FhH图 4.1.1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分布图形 4.1.2活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1k )小梁时,均布活荷载可取 2.5 kN/m2,再用集中荷载 2.5 kN 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小梁的主梁时,均布活荷载,当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板的标准值可取 1.5 kN/m2;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它支承结构构件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取 1.0 kN/m2注:① 对大型浇筑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按实际情况计算;若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活荷载标准值取 4 kN/m2。

      ② 混凝土堆积高度超过 100mm 以上者按实际高度计算;③ 模板单块宽度小于 150mm 时,集中荷载可分布于相邻的两块板面上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2 k ),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 2kN/m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 4 kN/m2(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3k )可按表 4.1.2 采用表 4.1.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2) 向模板内供料方法水平荷载溜槽、串筒或导管2容量小于 0.2 m 的运输器具2容量为 0.2~0.8m 的运输器具4容量大于 0.8 m 的运输器具6注: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以内 4.1.3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规定计算,其中基本风压值应按该规范附表 D.4 中 n=10 年的规定采用,并取风振系数 b z = 1 荷 载 类 别分项系数 g i模板及支架自重( G1k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⑴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1.35⑵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应取 1;对结构的倾覆、滑移验算,应取 0.9。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 G2 k )钢筋自重( G3k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G4 k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 Q1k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 1.4;对标准值大于 4 kN/m2 的活荷载应取 1.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Q2 k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 Q3k )风荷载(w k )1.4 4.3.1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模板设计:r0 S £ R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 1.4;对标准值大于 4 kN/m2 的活荷载应取 1.3 面板小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主梁 梁侧模支架立柱 平杆扫地杆垫木连接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