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cac生产工艺报告.ppt
26页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健康元实习报告一、产品简介•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医 药抗生素——头孢类药 品的母核:7-氨基头 孢烷酸(简称7-ACA) •7-ACA的性质及用途: 白色结晶性粉末,不 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 媒为医药中间体 是许多半合成头孢菌 素的起始原料 •7-ACA的分子式为 C10H12N2O5S,分子量 为272.287-ACA的化 学名称为3-乙酰氧甲 基-5-硫-7-氨基-8-氧-1 -氮杂二环辛-2-烯-2羧 酸,是玉米浆通过头 孢菌发酵得到的头孢 菌素C,头孢菌素C在 酰胺键处水解得到7- AcA •分子式为右图:•7-ACA是头孢菌素关键性中间体,已成为当 今国际抗生素市场的主角,按销售额计, 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为主的β-内酰胺类抗 生素发展最快,约占世界抗生素市场的 70% •7-氨基头孢烷酸(简称7-ACA),是头孢菌素 中最常用的母核,7-ACA有两个活性基团, 3-位的乙酰氧基和7-位的氨基,在这两个活 性基团上连接不同的侧链,就构成不同性 质的头孢类抗生素二、生产原理•7-ACA是通过头孢菌素C裂解而成,按裂解方法的 不同分为化学法与酶法 化学法:化学反应裂解头孢菌素C锌盐(或钠盐) 生产7-ACA,这种反应需要在极端的条件下进行 (例如超低温),而且还使用大量的有毒有害的 化学物品,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
酶法又分一步酶法和二两步酶法•一步酶法:直接作用 于CPC的侧链生成7- ACA,该法的工艺简单 、成本低,但目前此 类酶活性较低且种类 较少,不适宜工业化 生产•两步酶法:两步酶法 即利用头孢C氨基酰化 酶(GL-7-ACA酰化酶) 和D-氨基酸氧化酶 (DAAO)两步酶酶促反 应将CPC转化为7-ACA •健康元即采用两步酶 法头孢菌素C ↓D-氨基酸氧化酶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头孢C氨基酰化酶7-ACA•酶法生产的7-ACA不含溶剂和重金属、质量 高,生产占地面积小,环境污染小,成本 也低 ,但国内不具有酶的生产能力,只能 依靠进口酶,它的价格较高,使得酶法生 产7-ACA成本与化学法相当,而在色泽外观 上略逊于化学法,因此国内采用酶法技术 的很少,大部分制药厂仍在沿用污染严重 、收率较低的化学裂解法生产7-ACA 三、工艺流程菌种接种发酵液预处理发酵微滤除去菌体等超滤纳滤除去1000以上的杂质离子交换脱色柱脱色结晶获得半成品两步酶解法包装获得较纯的CPC浓缩离心、干燥7-ACA四、发酵•头孢菌素的生产一般 采用丝状真菌—顶头 孢霉菌经培养、接种 发酵获得中间产物CPC五、预处理•加热、大幅度调节pH和添加絮凝剂,使蛋 白质变性•加入草酸、三聚磷酸钠等物质除去Ca2+、 Mg2+、Fe2+ 等无机离子六、微滤•预处理过后的发酵液 经膜过滤—微滤,除 去大部分的菌体、杂 蛋白等悬浮物质七、超滤•在超滤过程中,水溶 液在压力推动下,流 经膜表面,小于膜孔 的溶剂(水)及小分 子溶质透水膜,成为 净化液(滤清液), 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 质集团被截留,随水 流排出,成为浓缩液 。
超滤过程为动态过 滤,分离是在流动状 态下完成的八、大孔树脂吸附•简介: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不含交换基团且有大 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 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 的大孔网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物 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大孔吸 附树脂进行分离的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 来的继离子交换树脂后的分离新技术之一 已在 环保、食品、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优点:大孔吸附树脂的孔径与比表面积都 比较大,在树脂内部具有三维空间立体孔 结构,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 大、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吸附速度快 、解吸条件温和、再生处理方便、使用周 期长、宜于构成闭路循环、节省费用等诸 多优点 •大孔吸附树脂在生化物质的生产和研究上的应用 日益增多,对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太大,而较易 溶于有机溶剂的生化物质都可考虑用大孔吸附树 脂进行对发酵液进行精制例如维生素B12、四环 素、土霉素、和竹桃霉素、头孢菌素c(cpc)等 •另外,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公司在头孢菌素c的精 制纯化过程中利用的就是大孔树脂吸附法提纯 cpc.•吸附:利用头孢菌素C(cpc)在pH酸性状态下以游 离酸形式存在,故可在pH2.5-3.0时,从发酵液中 吸附在XAD-2或XAD-4, 并可分离除去其中的脱乙 酰头孢菌素C(DCPC)和其他一些成分,使其有 效成分固定的吸附在树脂上。
•洗脱:可用醇的水溶液进行洗脱 •再生:洗脱用和吸附时相反的条件进行树脂再生 九、离子交换树脂脱色l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固态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带有官能团的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有三部分组成: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官能团和官能团所带的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l骨架上的活性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离解,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自由移动,扩散到溶液中,同时,在溶液中的同类型离子也能从溶液中扩散到骨架的网格或孔内当这两种离子浓度差较大时,就产生一种交换的推动力,使它们之间产生交换作用,利用这种浓度差的推动力使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发生可逆交换反应l树脂按活性离子分类,如果活性离子是阳离子(和阳离子发生交换)就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如果是阴离子,则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头孢菌素C分子有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由于氨基 碱性较弱,不能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故选用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脱色处理,选用弱碱性阴 离子交换树脂时调pH呈弱碱性,使头孢菌素交换 较少主要使色素吸附树脂上 •用来头孢菌素C阴离子交换树脂有Amberlite IRA- 68、 Amberlite-4R等,吸附完毕后用醋酸钠溶液 解析。
十、纳滤•与超滤或反渗透相比,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 子量低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 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高 脱除率,基于这一特性,纳滤过程主要应用于水 的软化、净化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在百级的物质的 分离、分级和浓缩(如染料、抗生素、多肽、多 醣等化工和生物工程产物的分级和浓缩)、脱色 和去异味等 •经过脱色的CPC,在纳滤膜的作用下进一步浓缩 、纯化十一、结晶•结晶定义:凡是从匀相中形成固体颗粒者,统称为结晶 •结晶是制备纯品的有效方法,由于晶体外观好,易于被消 费者喜爱,一般生产中常以结晶作为最后一步的精制操作 •比如在食品配料和添加剂都是通过结晶获得的如葡萄糖 酸,蔗糖、谷氨酸钠等 •结晶方法有很多种,如:A. 改变温度结晶B. 利用等电点 结晶C. 加成盐剂结晶D. 加入不同溶剂结晶 •而:溶析结晶是原料药最后纯化的方法比如说对于头孢 类原料药 如:头孢菌素C分子是利用溶析结晶法进行最后精制•溶析结晶:就是将溶质溶解于水或其他有 机溶剂中,然后向结晶体系中加入某种溶 剂使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 溶质快速析出的结晶方法加入的溶剂被 称作溶析剂或沉淀剂。
溶析剂可以是气体 、液体和固体,通常选用的标准为:a、必 须和原溶剂能互溶;b、不溶解或微溶解溶 质;c、共存于结晶母液中的溶析剂和溶剂 可以较好地分离•原理: •头孢菌素C先溶于丙酮中,然后利用它可以 与一些二价重金属离子如Zn2+、Cu2+、Fe2+ 等形成难溶性络盐沉淀的原理,与醋酸锌 形成锌盐结晶出来,其结晶液再经洗涤、 离心、真空干燥、最后包装成成品十二、污水处理• 头孢菌素生产废水含 难降解有机物和生物 毒性物质,发酵残余 母液营养物和悬浮浓 度高、pH值波动大、 温度较高、色度高且 气味重、水质水量冲 击负荷变化大采用 物化+厌氧+好氧工艺 组合处理抗生素废水 是主要的工艺技术路 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