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低层协议.ppt
48页第第2章章 计算机网络低层协议计算机网络低层协议 2.1 物理层物理层 2.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2.3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 2.4 网络层网络层 2.5 拥塞控制拥塞控制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2.1 物物 理理 层层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2.1.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 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2.1.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基本概念n n物理层研究的是物理层研究的是怎样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 n n物理层协议主要解决的是主机、工作站等数据物理层协议主要解决的是主机、工作站等数据终端设备与通信线路上的通信设备之间的终端设备与通信线路上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接口问题。
问题 2.1.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的基本概念n n物理层有物理层有4个特性:个特性: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机械特性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方式,定义接插及锁紧方式等数目和排列方式,定义接插及锁紧方式等数目和排列方式,定义接插及锁紧方式等数目和排列方式,定义接插及锁紧方式等 电气特性电气特性电气特性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线路上出现的电压、电:指明在接口电缆的线路上出现的电压、电:指明在接口电缆的线路上出现的电压、电:指明在接口电缆的线路上出现的电压、电流等范围流等范围流等范围流等范围 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信号: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信号: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信号: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信号表示何种意义,通信过程中完成何种功能表示何种意义,通信过程中完成何种功能表示何种意义,通信过程中完成何种功能。
表示何种意义,通信过程中完成何种功能 规程特性规程特性规程特性规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是功能事件时序的描述顺序,是功能事件时序的描述顺序,是功能事件时序的描述顺序,是功能事件时序的描述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1. 双绞线双绞线双绞线在网络中的接线标准有以下几种: n n((1 1)一一对应接法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一一对应接法即双绞线的两端芯线要一一对应,即如果一端的第的第1 1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脚为绿色,另一端的第1 1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脚也必须为绿色的芯线,这样做出来的双绞线通常称之为双绞线通常称之为““直连线直连线””但要注意的是但要注意的是4 4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个芯线对通常不分开,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个,由于太简单且随意,图即芯线对的两条芯线通常为相邻排列,这个,由于太简单且随意,图上未标出上未标出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这种网线一般是用在集线器或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n n((2 2))1 1--3 3、、2 2--6 6交叉接法虽交叉接法虽然双绞线有然双绞线有4 4对对8 8条芯线,但实条芯线,但实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际上在网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4 4条,即水晶头的第条,即水晶头的第1 1、第、第2 2和第和第3 3、、第第6 6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脚,它们分别起着收、发信号的作用这种交叉网线的芯号的作用这种交叉网线的芯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线排列规则是:网线一端的第1 1脚连另一端的第脚连另一端的第3 3脚,网线一端脚,网线一端的第的第2 2脚连另一头的第脚连另一头的第6 6脚,其脚,其他脚一一对应即可这种排列他脚一一对应即可这种排列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做出来的通常称之为““交叉线交叉线. .这种网线一般用在集线器(交这种网线一般用在集线器(交换机)的级连、服务器与集线换机)的级连、服务器与集线器(交换机)的连接、对等网器(交换机)的连接、对等网计算机的直接连接等情况下计算机的直接连接等情况下经常用于两台电脑直接互连传经常用于两台电脑直接互连传送数据!送数据! n n((3 3))100M100M接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所谓接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网线制作规则所谓100M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它的接法带宽的通讯速率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是:具体是: 第 第1 1脚脚————橙白橙白 第 第2 2脚脚————橙色橙色 第第第第3 3 3 3脚脚脚脚————————绿白绿白绿白绿白 第 第 第 第4 4 4 4脚脚脚脚————————蓝色蓝色蓝色蓝色 第 第 第 第5 5 5 5脚脚脚脚————————蓝白蓝白蓝白蓝白 第 第 第 第6 6 6 6脚脚脚脚————————绿色绿色绿色绿色 第 第7 7脚脚————棕白棕白 第 第8 8脚脚————棕色,棕色, 从中可以看出,网线的从中可以看出,网线的4 4对芯线并不全都是相邻排列,对芯线并不全都是相邻排列,第第3 3脚、第脚、第4 4脚、第脚、第5 5脚和第脚和第6 6脚包括脚包括2 2对芯线,但是顺序已对芯线,但是顺序已错乱 这种接线方法也是应用于集线器(交换机)与工作站这种接线方法也是应用于集线器(交换机)与工作站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也就是““直连线直连线””所应用的范围。
所应用的范围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2. 同轴电缆同轴电缆3.光缆.光缆((((1 1)物理特性)物理特性)物理特性)物理特性((((2 2)传输特性)传输特性)传输特性)传输特性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3 3)连通性)连通性)连通性)连通性 光纤最普遍的连接方式是点光纤最普遍的连接方式是点光纤最普遍的连接方式是点光纤最普遍的连接方式是点——点方式,但是在某些实点方式,但是在某些实点方式,但是在某些实点方式,但是在某些实验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多点连接方法验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多点连接方法验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多点连接方法验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多点连接方法4 4)地理范围)地理范围)地理范围)地理范围 光纤信号衰减极小,它可以在光纤信号衰减极小,它可以在光纤信号衰减极小,它可以在光纤信号衰减极小,它可以在6km6km~~~~8km8km的距离内,在的距离内,在的距离内,在的距离内,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5 5)抗干扰性)抗干扰性)抗干扰性)抗干扰性 光纤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噪声的影响,能在长距离、高光纤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噪声的影响,能在长距离、高光纤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噪声的影响,能在长距离、高光纤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与噪声的影响,能在长距离、高速率的传输中保持低误码率速率的传输中保持低误码率速率的传输中保持低误码率速率的传输中保持低误码率6 6)价格)价格)价格)价格 目前,光纤价格高于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目前,光纤价格高于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目前,光纤价格高于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目前,光纤价格高于同轴电缆与双绞线2.1.2 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4.红外传输.红外传输5.微波通信.微波通信6.激光通信.激光通信7.卫星通信.卫星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介质比较n n一、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优点一、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优点----价格便宜,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具价格便宜,双绞线视频传输设备具有超强的干扰抑制能力缺点有超强的干扰抑制能力缺点----衰减较大,带宽也较低衰减较大,带宽也较低。
n n二、同轴电缆(有粗缆和细缆):优点二、同轴电缆(有粗缆和细缆):优点----安装费用低,维护成本低,安装费用低,维护成本低,扩充方便,衰减度较双绞线轻扩充方便,衰减度较双绞线轻 缺点缺点——较双绞线制作成本高,速度较双绞线制作成本高,速度太慢 n n三、光纤:优点三、光纤:优点----不受杂讯、串音、电磁波等之干扰;频宽高,信号不受杂讯、串音、电磁波等之干扰;频宽高,信号损益低,传输距离远;机密性高,不易被窃听重量轻、柔性佳,体损益低,传输距离远;机密性高,不易被窃听重量轻、柔性佳,体积小;对环境的容忍性较大积小;对环境的容忍性较大 缺点缺点----价位高,需由专业人员安装,价位高,需由专业人员安装,且新节点安装不易且新节点安装不易 n n四、无线介质有:无线电、短波、微波、卫星、光波四、无线介质有:无线电、短波、微波、卫星、光波 优点优点----使用使用电磁波或光波携带信息,无需物理连接,适用于长距离或不便布线的电磁波或光波携带信息,无需物理连接,适用于长距离或不便布线的场合 缺点缺点----易受干扰易受干扰 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1..EIA RS-232C接口标准接口标准 DTE与与DCE接口示意图接口示意图 RS-232针脚排列图针脚排列图RS-232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3 3)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引脚号引脚号信号名称信号名称缩写写方向方向功能功能说明明1保保护地地线PG机壳地机壳地2发送数据送数据TXD→DCE终端端发送串行数据送串行数据3接收数据接收数据RXD→DTE终端接收串行数据端接收串行数据4请求求发送送RTS →DCEDTE请求求DCE切切换到到发送状送状态5清除清除发送送CTS→DTEDCE已已经切切换到到发送状送状态6数据数据设备就就绪DSR→DTEDCE已已经准准备好接收数据好接收数据7信号地信号地线GND信号地信号地线8载波波检测DCD→DTEDCE已已检测到到远程程载波波20数据数据终端就端就绪DTR→DCEDTE已准已准备好,可以接收好,可以接收22振振铃指示指示RI→DTEDCE通知通知DTE线路已接通路已接通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3 3)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功能特性 RS-232C信号功能与连接图信号功能与连接图 9针针RS-232针脚排列针脚排列 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4)规程特性)规程特性RS-232零调制解调器连接示意图零调制解调器连接示意图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4)规程特性)规程特性 DTE-ADTE-A向向向向DTE-BDTE-B发送数据的过程发送数据的过程发送数据的过程发送数据的过程: : 当当当当DTE-ADTE-A要和要和要和要和DTE-BDTE-B进行通信时,进行通信时,进行通信时,进行通信时,DTE-ADTE-A将将将将DTRDTR置有效,同时置有效,同时置有效,同时置有效,同时 通过通过通过通过TXDTXD向向向向DCE-ADCE-A发送号码信号。
发送号码信号发送号码信号发送号码信号 DCE-BDCE-B将将将将RIRI置为有效,通知置为有效,通知置为有效,通知置为有效,通知DTE-BDTE-B有呼叫信号到达有呼叫信号到达有呼叫信号到达有呼叫信号到达DTE-BDTE-B将将将将 DTRDTR置为有效,置为有效,置为有效,置为有效, DCE-BDCE-B接着产生载波信号,并将接着产生载波信号,并将接着产生载波信号,并将接着产生载波信号,并将CTSCTS置为有置为有置为有置为有 效,表示已准备好接收数据效,表示已准备好接收数据效,表示已准备好接收数据效,表示已准备好接收数据 DCE-ADCE-A检测到载波信号,将检测到载波信号,将检测到载波信号,将检测到载波信号,将DCDDCD及及及及CTSCTS置为有效,通知置为有效,通知置为有效,通知置为有效,通知DTE-ADTE-A 通信电路已连接好通信电路已连接好通信电路已连接好通信电路已连接好 DCE-ADCE-A向向向向DCE-BDCE-B发送载波信号,发送载波信号,发送载波信号,发送载波信号,DCE-BDCE-B将将将将CTSCTS置为有效。
置为有效置为有效置为有效 DTE-ADTE-A若有发送的数据,将若有发送的数据,将若有发送的数据,将若有发送的数据,将DSRDSR置为有效,置为有效,置为有效,置为有效,DCE-ADCE-A作为回应信作为回应信作为回应信作为回应信 号,将号,将号,将号,将RTSRTS信号置为有效信号置为有效信号置为有效信号置为有效DTE-ADTE-A通过通过通过通过TXDTXD发送串行数据,发送串行数据,发送串行数据,发送串行数据, DCE-ADCE-A将数据通过通信线路发向将数据通过通信线路发向将数据通过通信线路发向将数据通过通信线路发向DCE-BDCE-B DCE-BDCE-B将收到的数据通过将收到的数据通过将收到的数据通过将收到的数据通过RXDRXD传送给传送给传送给传送给DTE-BDTE-B2.1.3 物理层协议举例物理层协议举例2..RS-499接口标准接口标准 (1)RS-449(1)RS-449 规定了接口的机械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采用规定了接口的机械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采用规定了接口的机械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采用规定了接口的机械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采用3737根引脚的插头座。
根引脚的插头座根引脚的插头座根引脚的插头座 (2)RS-423A(2)RS-423A 采用非平衡传输方式,即单线传送信号,公共参考电采用非平衡传输方式,即单线传送信号,公共参考电采用非平衡传输方式,即单线传送信号,公共参考电采用非平衡传输方式,即单线传送信号,公共参考电平为地 (3)RS-422A(3)RS-422A 采用平衡传输方式,即双端发送,双端接收,所有电采用平衡传输方式,即双端发送,双端接收,所有电采用平衡传输方式,即双端发送,双端接收,所有电采用平衡传输方式,即双端发送,双端接收,所有电路没有公共地,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路没有公共地,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路没有公共地,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路没有公共地,抗干扰能力大大加强2.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2.2.1 停止等待协议停止等待协议 2.2.2 连续连续ARQ协议协议 2.2.3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2.2.1 停止等待协议停止等待协议n n网络两个结点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的模型网络两个结点数据链路层进行通信的模型 2.2.1 停止等待协议停止等待协议n n停待协议工作原理停待协议工作原理 2.2.2 连续连续ARQ协议协议n n连续连续ARQ协议工作原理协议工作原理 2.2.3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n n利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利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 2.3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HDLC))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2.3.1 HDLC概述概述 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2.3.1 HDLC概述概述n n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协议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协议 面向字符就是说在链路上所传送的数据必须是由规定面向字符就是说在链路上所传送的数据必须是由规定面向字符就是说在链路上所传送的数据必须是由规定面向字符就是说在链路上所传送的数据必须是由规定字符集(例如字符集(例如字符集(例如字符集(例如ASCIIASCII码)中的字符所组成的。
同时在链码)中的字符所组成的同时在链码)中的字符所组成的同时在链码)中的字符所组成的同时在链路上传送的控制信息也必须由同一个字符集中的若干规路上传送的控制信息也必须由同一个字符集中的若干规路上传送的控制信息也必须由同一个字符集中的若干规路上传送的控制信息也必须由同一个字符集中的若干规定的控制字符构成例如:定的控制字符构成例如:定的控制字符构成例如:定的控制字符构成例如:BISYNCBISYNCn n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协议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协议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则采用带填充位的首尾标志将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则采用带填充位的首尾标志将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则采用带填充位的首尾标志将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规程则采用带填充位的首尾标志将一组比特封装成帧,通过定义不同类型的帧格式,实现一组比特封装成帧,通过定义不同类型的帧格式,实现一组比特封装成帧,通过定义不同类型的帧格式,实现一组比特封装成帧,通过定义不同类型的帧格式,实现链路层的功能例如:链路层的功能例如:链路层的功能例如:链路层的功能例如:HDLCHDLC 2.3.1 HDLC概述概述n n HDLC的基本配置的基本配置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n n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1..标志字段标志字段 在一个帧的开头和结尾各放入一个特殊的标记,作为在一个帧的开头和结尾各放入一个特殊的标记,作为在一个帧的开头和结尾各放入一个特殊的标记,作为在一个帧的开头和结尾各放入一个特殊的标记,作为一个帧的边界。
这个标志称为标志字段一个帧的边界这个标志称为标志字段一个帧的边界这个标志称为标志字段一个帧的边界这个标志称为标志字段F F 零比特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 :: 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 2.地址字段.地址字段 8 8个个个个比比比比特特特特在在在在使使使使用用用用非非非非平平平平衡衡衡衡方方方方式式式式传传传传送送送送数数数数据据据据时时时时,,,,地地地地址址址址字字字字段段段段总总总总是是是是写写写写入入入入次次次次站站站站的的的的地地地地址址址址但但但但在在在在平平平平衡衡衡衡方方方方式式式式时时时时,,,,地地地地址址址址字字字字段段段段总总总总是是是是填填填填入入入入应应应应答答答答站站站站的的的的地地地地址址址址全全全全1 1地地地地址址址址是是是是广广广广播播播播方方方方式式式式,,,,而而而而全全全全0 0地地地地址是无效地址址是无效地址址是无效地址址是无效地址 3.信息字段.信息字段 4.帧校验.帧校验 帧校验序列(帧校验序列(帧校验序列(帧校验序列(FCSFCS)字段共占)字段共占)字段共占)字段共占1616个比特它采用的生个比特。
它采用的生个比特它采用的生个比特它采用的生成多项式是成多项式是成多项式是成多项式是CRC-CCITTCRC-CCITT 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5.控制字段.控制字段 ((1)信息帧()信息帧(2)监督帧()监督帧(3)无编号帧)无编号帧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第第3~~4比特比特帧 名名功功 能能0 0RR接收准接收准备就就绪准准备接收下一接收下一帧确确认N((R))-1及以前的及以前的帧1 0RNR接收未准接收未准备就就绪暂停接收下一停接收下一帧确确认N((R))-1及以前的及以前的帧0 1REJ拒拒绝从从N((R)起的所有)起的所有帧都被否都被否认确确认N((R))-1及以前的及以前的帧1 1SREJ选择拒拒绝只否只否认序号序号为N((R)的)的帧确确认N((R))-1及以前的及以前的帧4种监督帧的名称和功能种监督帧的名称和功能 2.3.2 HDLC的帧结构的帧结构n n无编号帧命令编码无编号帧命令编码无编号帧命令编码无编号帧命令编码 命令命令/响响应M编码帧类型型功功 能能34678命令命令响响应SNRM00001√置正常响置正常响应模式模式SARM/DM11000√√置异步响置异步响应模式模式/拆拆线方式方式应答答SABM11100√置异步平衡模式置异步平衡模式DISC/RD00010√√拆除拆除链路路/请求拆除求拆除SIM/RIM10000√√初始化初始化/请求初始化求初始化RESET11001√复位复位UI00000√√允允许数据超数据超过规定定长度度FRMR10001√√收到非定收到非定义帧UA00110√置模式与拆除置模式与拆除链路命令的响路命令的响应2.4 网网 络络 层层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2.4.1 广域网的概念广域网的概念 2.4.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2.4.3 路由选择机制路由选择机制 2.4.4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2.4.1 广域网的概念广域网的概念n n 广域网广域网 2.4.1 广域网的概念广域网的概念n nOSI模型的模型的7层结构层结构 2.4.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n n网络层提供的服务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2.4.3 路由选择机制路由选择机制n n广域网在给接入到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进行广域网在给接入到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进行编址时,采用层次结构的编址方案。
编址时,采用层次结构的编址方案n n最简单的层次编址方案就是把一个地址分成最简单的层次编址方案就是把一个地址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表示分组交换机,后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表示分组交换机,后一部分表示连接在分组交换机上的计算机一部分表示连接在分组交换机上的计算机2.4.3 路由选择机制路由选择机制 计算机的编址和网络层结点交换机的路由表计算机的编址和网络层结点交换机的路由表 交交换机机2中的路由表就可中的路由表就可进一步一步简化化目的站目的站下一站下一站1交交换机机12本交本交换机机3交交换机机32.4.4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1.理想的路由算法.理想的路由算法 ((1)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 ((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5)算法应是公平的)算法应是公平的 ((6)算法应是最佳的)算法应是最佳的2.4.4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2.路由算法的分类.路由算法的分类 ((1)非自适应路由选择)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①① 固定路由算法固定路由算法 ②② 分散通信量法分散通信量法 ③③ 洪泛法洪泛法 ④④ 随机走动法随机走动法 ((2)自适应路由选择)自适应路由选择 ①① 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分布式路由选择策略 ②② 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集中式路由选择策略 ③③ 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混合式路由选择策略2.5 拥拥 塞塞 控控 制制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2.5.1 拥塞控制的概念拥塞控制的概念 2.5.2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2.5.1 拥塞控制的概念拥塞控制的概念n n当(一部分)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其性能降低,当(一部分)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其性能降低,当(一部分)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其性能降低,当(一部分)通信子网中有太多的分组时,其性能降低,这种情况叫做这种情况叫做这种情况叫做这种情况叫做拥塞拥塞拥塞拥塞。
2.5.2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n n开环开环 功能包括决定何时接受新的通信,何时丢弃分组以及功能包括决定何时接受新的通信,何时丢弃分组以及功能包括决定何时接受新的通信,何时丢弃分组以及功能包括决定何时接受新的通信,何时丢弃分组以及丢弃哪些分组,还包括在网络的不同点作计划表丢弃哪些分组,还包括在网络的不同点作计划表丢弃哪些分组,还包括在网络的不同点作计划表丢弃哪些分组,还包括在网络的不同点作计划表所有这些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做出决定时并不所有这些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做出决定时并不所有这些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做出决定时并不所有这些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在做出决定时并不考虑当前网络的状况考虑当前网络的状况考虑当前网络的状况考虑当前网络的状况n n闭环闭环 监视系统,检测何时何地发生了拥塞监视系统,检测何时何地发生了拥塞监视系统,检测何时何地发生了拥塞监视系统,检测何时何地发生了拥塞 将此信息传送到可能采取行动的地方将此信息传送到可能采取行动的地方将此信息传送到可能采取行动的地方将此信息传送到可能采取行动的地方。
调整系统操作以更正问题调整系统操作以更正问题调整系统操作以更正问题调整系统操作以更正问题思考题n n简述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并说明异同点n n上网目前主要有中国移动主推的GPRS、中国联通主推的CDMA两种,二者相比较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n nADSL宽带上网和小区宽带上网分别采用什么技术?简单叙述各自的接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