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第九套.docx
25页2022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第九套1.第一个提出要使训练学成为科学,并把训练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根底之上的训练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2.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打算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整策略3.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4.“三结合”的训练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训练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训练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训练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训练三结合5.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打算B.课程标准C.教科书D.考试成绩6.领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训练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7.小学训练目的是衡量小学训练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训练目的的( )A.训练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鼓励作用8.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训练家是( )。
A.杜威B.赫尔巴特C.孔子D.夸美纽斯9.心理学上“水下击靶”试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阅历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0.制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中( )的主要目的是进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敏捷应对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想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11.小学生制造力进展的主要特点有( )A.小学阶段制造力呈进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低、变通性居中、独创性B.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制造力呈阶梯上升状态C.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制造力进展根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D.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制造力呈现上升趋势12.态度不包含以下哪种构造成分?(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13.以下关于发觉教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教师要将学习环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晰B.教师要协作学生的阅历,组织教材,促进学生进展自我发觉C.发觉教学要进展的顺当,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可进展独立探究的力所能及的最近进展区D.教师要增加教材难度,赐予学生肯定的挫败感14.一般在教学开头前进展,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5.引起并打算训练进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6.我国当前训练最薄弱的环节是( )A.一般训练B.职业训练C.高等训练D.学前训练17.在构成训练活动的根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训练者B.受训练者C.训练措施D.训练内容18.作为传统训练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训练的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训练学者是( )A.杜威B.卢梭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1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20.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着作的是( )A.《大教学论》B.《一般训练学》C.《人的训练》D.《训练漫话》21.在肯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共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A.训练B.教学C.治理D.科研2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安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别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哺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管他父母的才能、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根据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打算论的观点B.环境打算论的观点C.家庭打算论的观点D.儿童打算论的观点2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依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进展的需要来确定训练目的,这是( )的观点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24.在影响人的身心进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训练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5.“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训练特征?(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26.我国最早论述训练学原理的着作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27.学校训练目标的根本依据是( )A.教学目标B.课程目标C.训练目的D.教学打算2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B.传道授业解惑C.喜爱学生D.忠于训练事业29.学生借助所供应的构造化材料进展操作与思索获得的学问的学习方式是( )A.承受式学习B.探究式学习C.学问的学习D.技能的学习30.人的全面进展是指各方面素养的( )A.和谐进展B.均衡进展C.全面进展D.快速进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或少选均不得分)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相像性B.材料特性C.原有认知构造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特别儿童是指在训练上有特别需要的儿童,以下选项属于特别儿童范围的是( )A.资质优异儿童B.智力落后儿童C.心情困扰儿童D.学习困难儿童3.依据新学问与原有认知构造的关系,学问的学习可以分为( )A.上位学习B.概念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4.对形式训练说形成一种挑战的一样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 )A.桑代克B.武德沃斯C.奥苏伯尔D.贾德5.构成训练活动最根本的因素有( )A.受训练者B.训练者C.训练环境D.训练内容6.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认知者的阅历B.认知者的性格C..认知者的品质D.认知者的需要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进展阶段理论,成年前各阶段面临的进展任务有( )A.自主感对惭愧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亲切感对孤独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8.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 )A.智力技能学习B.认知策略学习C.学问学习D.行为标准学习9.加涅将人类学习分为( )A.认知策略B.动作技能C.智力技能D.情感10.教师备课不仅要钻研教材,还要( )。
A.了解学生B.讨论教法C.讨论学法D.布置作业三、推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最早普及义务训练的国家是法国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3.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到达某个目的,并在于学会到达目的的手段 )4.有意留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进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5.当问题存在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 )6.陈述性学问主要以概念、产生式的形式表征 )7.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8.自从有了学校,便有了训练 )9.泰勒的评价模式是一种总结性评价 )10.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供应家庭训练 )11.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一次 )12.有用主义训练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训练家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训练》 )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孟子》,论述了环境与训练对儿童心理进展的作用 )14.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一般训练学》 )1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留意力,避开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行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大的身体动作。
)16.依据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望梅止渴”是其次信号系统的活动 )17.在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中,自我熟悉是根底,自我体验是核心,自我调控是关键 )18.素养训练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19.人在激情状态下熟悉和自信力量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20.德国训练家第斯多惠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举例说明个体身心进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环境对个体进展的影响作用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教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许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许多关于新课改的学问,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殊留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喧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快乐,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意形式莫非一堂课热喧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特地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仿照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
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问题:(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学理论的相关学问进展分析5分)(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展分析5分)2.1968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试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抽出局部学生,进展所谓的“猜测将来进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便抽取局部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不是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觉那些被随便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这一事例说明白什么问题?在训练、教学中使你受到哪些启发?3.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芳的答复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答复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你更观赏哪种答复?为什么?请依据思维的原理进展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赫尔巴特提出要使训练学成为科学,并把训练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根底之上,写了的训练学着作《一般训练学》,标志着训练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B[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打算策略、监控策略和调整策略。
3.B[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4.A[解析]“三结合”训练包括学校训练、社会训练和家庭训练学校训练不是孤立的,良好的家庭训练和社会环境,可以促进学校训练把三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整合社会各方的训练资源,调动各方的训练力气,对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作用5.B[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展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