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区局部解剖课件.ppt
58页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概 述,,境界与分区,———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 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 区 ———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棘 的连线 骶尾区 ———尾骨尖,,,,,,,,表面解剖,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嵴、髂后上棘 5.肩胛下角 6.第12肋 7.肩胛冈 8.肩胛下角 9.第12肋 10.竖脊肌,,脊柱的局解,,脊柱区的层次结构,皮肤和浅筋膜 深筋膜 肌层 肌间三角区 血管和神经 脊柱,,皮肤厚 皮脂腺 脂肪 毛囊 皮神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项区: 浅层——斜方肌的表面 深层——斜方肌的深面——项筋膜 胸腰筋膜——斜方肌和背阔肌的表面,,胸腰筋膜,深筋膜覆盖竖脊肌,,肌 层,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肌 第二层 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三层 竖脊肌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肌间三角,,,听诊三角,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界————肩胛骨的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腰上三角,内侧界———竖脊肌的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肾的腹膜外手术入路,1.手术时切开腱膜时注意保护 *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2.如需扩大术野,避免损伤胸膜——气胸 3.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 4.腹后壁薄弱处----腰疝,,,,,腰下三角,下界----髂嵴 下外界------腹外斜肌后缘 上内界------背阔肌下缘,1.腹后壁的薄弱区———腰疝 2.右侧—阑尾炎时———三角区压痛 3.腰区深部脓肿———破溃至皮下,,深层血管和神经,动脉: 椎动脉、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臀上 动脉、臀下动脉 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 静脉、椎静脉等 神经:脊神经后支、副神 经、胸背神经、肩 胛背神经,,三、脊柱vertebral column,由椎骨和椎骨连结组成 (一)、椎骨vertebrae : 组成:幼年椎骨33块, 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椎5(成年融合成1块骶骨) 尾椎3-4(成年融合成1块尾骨)。
椎骨一般形态: 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1、椎体vertebral body: 位于前部,短柱状,表面密质较薄,主要由松质构成负重主要部分,易发生压缩骨折 2、椎弓vertebral arch: 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椎孔vertebral foramen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7个突起: 棘突spinous process1个 横突transverse process1对 上关节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 下关节突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cervical vertibrae: 椎体小,横断面呈椭圆形第3-7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又称为Luschka关节可使椎间孔狭窄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有椎动脉通过颈6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动脉结节 棘突末端分叉 关节突面近似水平位。
斜行或横行暴力下易导致脱位,很少骨折颈1-寰椎atlas: 呈环状,由前弓、后弓及两侧块无椎体,无棘突,无关节突 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dental fovea前面有前节结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groove for vertebral artery后面有后节结 侧块连接前后弓,上面为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为圆形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横突长有横突孔颈2-枢椎axis: 椎体上面有齿突dens of axis齿突前面有关节面两侧有上关节面 椎上切迹浅,椎下切迹深 横突短,只有一个节结 棘突大末端分叉颈7-隆椎vertebra prominens: 棘突长,末端不分叉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 椎体和横突末端前面有肋凹costal fovea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关节突关节面几呈冠状位暴力后易骨折,不易脱位,3、腰椎lumbar vertebrae: 椎体大 椎孔呈三角形 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且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为下一椎骨的上关节突所抱拢不易发生单纯脱位,往往合并一侧关节突骨折 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后伸。
4、骶骨sacral bone: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 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 岬promontory:为骶骨底中分的向前的隆凸 4对骶前孔anterior sacral foramina 4对骶后孔posterior sacral foramina 骶管sacral canal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骶角sacral cornu 耳状面auricular surface 5、尾骨coccyx:尾骨尖,颈肋 腰肋 腰椎骶化:可引起慢性腰痛 骶椎腰化:可引起慢性腰痛 脊柱裂:两侧椎板后端不融合,常见于腰骶部内容物可由此膨出,(二)、椎骨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纤维软骨板(颈1、2之间除外),成人23个外周部为纤维环,中部为髓核 胸部薄,颈部和腰部较厚 颈部和腰部前稍厚,后稍薄,而胸部前稍薄后稍厚 椎间盘脱出多见于腰部,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颈部 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与椎体附着牢固,与椎间盘结合疏松为纵行长韧带限制脊柱过伸 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后面,与椎体结合较松,与椎间盘结合紧密。
为纵行长韧带限制脊柱过屈2、椎弓之间连结: 黄韧带ligamenta flava:连于相邻两个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由黄色弹性纤维构成为短韧带 棘间韧带interspinal ligaments:连于相邻两个棘突之间的韧带,短韧带前连黄韧带,后移行为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supraspinal ligament:连结各棘突尖的韧带纵行长韧带 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 jionts:由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属于平面关节,作轻微滑动 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 横突间韧带:,3、寰枢关节atlantoaxial jiont: 包括寰枢正中关节,寰枢外侧关节: 寰枢正中关节:由寰椎齿突凹与齿突构成,齿突后为一滑膜囊寰椎横韧带,及其上、下束构成寰椎十字韧带,限制齿突后移当暴力引起韧带断裂时,齿突后移压迫脊髓,将引起严重后果翼状韧带,有限制头部过渡前俯和侧旋的作用齿突尖韧带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 运动:垂直轴,旋转 4、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 jiont: 由枕髁与寰椎上关节面构成 寰枕前膜、寰枕后膜、寰枕外侧韧带 属于双轴性椭圆关节。
作头俯仰和侧屈6、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前面观: 后面观: 侧面观:4个生理弯曲: 颈曲cervical curve:凸向前,为后天 胸曲thoracic curve:凸向后,为先天 腰曲lumbar curvature:凸向前,为后天 骶曲sacral curvature:凸向后,为先天 运动: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颈腰部运动灵活,损伤较多见颈椎X光片,,腰椎X光片,胸廓thorax: 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连结构成 1、肋椎关节costovertebral joint: 肋头关节: 肋横突关节:,2、胸肋关节sternocostal joint:,钩椎关节: 第3-7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又称为Luschka关节 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1/4-1/5 颈部、胸上部较薄、腰部较厚 颈部、腰部前厚,后薄;胸部则相反 成人椎间盘供血差,易变性,而且易受结核菌感染而坏死 过渡劳损可引起纤维环破裂,形成椎间盘突出症,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以腰4-5多见 颈部椎间盘易出现慢性萎缩,导致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唇形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
由于病变是组织变性而不是炎症,故称颈椎病有时整个纤维环萎缩变性,骨化,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相互摩擦,产生唇形增殖,最后形成一个环形骨嵴,压迫脊髓产生脊髓受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肢体痉挛性瘫痪关节突关节: 颈部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关节囊较松弛,易脱位 胸部几乎呈冠状位,不易脱位 腰部几乎呈矢状位,不易发生单纯性脱位 黄韧带: 发生肥厚(可能与慢性连续性损伤有关),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 寰枢关节: 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突后移位,压迫脊髓,后果严重椎管,由24块椎骨的椎孔和骶管连接而成 上:经枕骨大孔通颅腔 下:达骶管裂孔 前壁: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 两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颈段、腰段椎管较大,近似三角形;胸段椎管较小,近似圆形由于胸段较窄,所以此部椎体结核或椎管内肿物,以及脊柱骨折等,易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而发生截瘫椎管内容物: 脊髓被膜: 硬脊膜:硬膜外隙(腔)硬膜下隙(腔) 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腔) 软脊膜: 脊髓 椎静脉丛,椎间孔与脊神经 枕骨与寰椎间,寰枕关节后面与寰枕后膜前缘间形成一孔,穿行C1和椎动脉 寰枢关节与黄韧带之间形成一孔,穿行C2。
枢椎与颈7间的椎间孔:穿行C3-C7 上壁:上一椎骨椎下切迹 下壁:下一椎骨椎上切迹 前壁:椎体后侧部下半、椎间盘外侧面、钩椎关节 后壁:关节突关节囊 形态:似鞋跟在下的鞋底形各椎间孔大小大致相同,但下部者较小实际为一向前、下、外方的斜行管道 椎间盘突出症和关节突关节炎等,可使椎间孔出现病理性狭窄,颈7至胸12椎间孔: 穿行C8-T11 除前界无钩椎关节外,肋头位于其下部,其他均相同 形态:卵圆形,肋头位于其下部,使下部缩窄 胸12至骶骨椎间孔:穿行T12-L5 边界与胸椎相同,但无肋头 形态:呈耳形,但下部逐渐减小 骶前、后孔:穿行S1-S4 骶管裂孔:穿行S5-CO1 C1-C6逐渐加粗,C7、C8和T1几乎与C6等粗,而下部的椎间孔较小 L1-L5逐渐加粗,而椎间孔反而逐渐减小 粗大的神经通过较小的椎间孔,故下颈部和下腰部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较多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胚胎早期:脊髓与脊柱等长 胚胎4个月:脊髓生长慢于脊柱 新生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 成人: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脊髓节段 脊椎,C1-4 相同序号 C5-8,T1-4 相同序号-1 T5-8 相同序号-2 T9-12 相同序号-3 L1-5 T10-T11 S1-5 T12-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