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doc
11页法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西方功利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班 级: 09思想政治教育(汉) 学 号: 20091103671 姓 名: 邢园园 指导教师: 乌晓晔 2013年 5 月 20 日1目 录 摘 要 1关键词 1一、功利主义及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1(一)功利和功利主义的内涵及其演变 1(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本质与特征 2二、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表现及原因 4(一)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表现 4(二)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原因 5三、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防范对策 6(一)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 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6(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7(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7(四)优化社会大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8致 谢 8注释 8参考文献 8英文摘要 9英文关键词 9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 响及其原因分析法政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汉)班 邢园园指导教师 乌晓晔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一词已无形中成为社会所关注和批判的落脚点。
在功利化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和最敏感的一大群体,不可避免会被功利化究竟什么是功利主义,我们所说的功利化是否就是功利主义思潮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我们又该如何防范?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关键词:功利; 功利主义; 价值取向; 大学生 一、功利主义及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一)功利和功利主义的内涵及其演变功利,即功效,利益,广义上的功利即功用,不带有贬义色彩,强调事物本身产生的效用和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利’往往作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观念与‘义’对立,并强调义大于利,舍生取义的思想,因此‘利’有自私、利己的意味而‘功利’一词的应用,往往会被误认为狭隘的利己主义①而功利一词的意义,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演变,偏向于贬义,即特指人们从利益角度尤其是个人私利出发,把获取利益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人具有追求利益的本性,通过合法手段取得自己的正当利益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但过度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忽视别人的正当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及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即过度功利化,必然会导致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这不仅影响个人身心的的健康发展和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必然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也是我们必须所反对的。
功利主义理论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基本观点主要表现为两个原则:(1)功利原则,即趋乐避苦的人性规律,“唯有快乐和免除痛苦是值得欲求的目的” ② 功利主义把趋乐避苦视为人性的基本,即把利益、快乐、幸福等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有利于增进快乐的,在道德上就是善,而造成痛苦的,在道德上就是恶,因此,功利主义也被称为最大幸福主义2)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从表面上看,这与我们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类似,但实际上,功利主义所提出的这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号召每个人都尽力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个人的幸福才是社会整体幸福的基础因此可以看出,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边沁指出功利主义的原则是追求当事者的幸福,及个人幸福,还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是社会的最大幸福,但是社会的最大利益根本就无法等同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这正是功利主义推理基础的矛盾性所在虽然西季威客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中提出“合理仁爱”,但这一前提在现实中根本就无法实现而事实上,社会的各个方面不等同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并且在很多时候两者之间还存在很大冲突20世纪分析哲学的开创者之一,摩尔,也对密尔的功利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他只是对其合理性的论证方面提出质疑。
摩尔的主要观点在于,伦理学论证及其原理是比规范伦理学结论更为重要的东西,从实质上讲,摩尔并没有跳出西季威客的批判范围从20世纪中期,现代新功利主义又将功利主义理论分为直接功利主义和间接功利主义,即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但无论功利主义如何发展,其集体的幸福与利益是建立在个人快乐幸福的基础之上,是追求个人幸福的手段,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功利主义在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服务的,但也不可否认,功利主义的提出在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和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方面有其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本质与特征 1.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本质 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关,因此有必要了解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本质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需要、利益或信仰所做出的价值选择和取舍,是个体化的价值选择,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即指人们从利益角度尤其是个人私利出发,把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将其作为评判一切事物和言行的善和恶的价值取舍而在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表现最突出的即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2.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特征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在进行价值选择的功利特性功利主义在利和义的选择上更注重利,是否获利是判断行为活动的价值的出发点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义大于利,舍生取义的思想,因此“利”有自私、利己的意味,因而更多人把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观念得到加强,凡事都大谈利益,把自己是否能从其中获利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甚至其他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重利轻义现象无处不在1)重个人利益轻他人集体利益功利主义的最终目的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个人利益,纵使它打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甚至为了个人利益的实现而损害他人、集体利益社会主义价值观一直提倡的是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集体利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主体的主体性日已觉醒,他们的价值目标从理想走向现实,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更多的人们更愿意坚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功利化价值目标2)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 功利主义价值观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更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对精神理想的追求,更重视物质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即在价值判断上更注重于物质。
价值判断上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这是我们判断任何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的标准价值具有主体性和相对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价值也会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判断事物的价值只注重物质方面,有的人则侧重于精神方面,当然也有两者兼顾但事实上是,在绝大多数物质和精神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形下,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的人们往往注重物质而轻视精神,客观实在的物质利益标准越来越被受到推崇 (3)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功利主义强调现实的物质利益,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功利主义者会选择眼前利益而不会选择长远利益,这种选择趋势表现为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他们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他们无法看清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为了一时的得失而错失更大的益处不能科学的正视二者的关系,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前景,更不用说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现实的利益了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表现及原因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表现 1.学习功利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上的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选择课程内容上,把适应社会需求当做自己的学习动机很多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会考虑这门课的内容与自己将来的工作有无直接联系,能不能在课堂上学到实际的有用的技术。
即只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忽视 一些基础知识的功用学习内容被简单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某些专业课即使被安排了也被看成“无用”因而逃课现象到处都是比如大学开设的哲学、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等基础课大都成了一种摆设,大多数学生都轻视这样的课程,但为了应付考勤、考 试又要偶尔去听课,当考试时,按照教师划的重点复习、作答多写,从而得高分 (2)在学习时间分配上也出现功利化倾向有调查显示,在专业课学习上,很多大学生只用1/3时间和精力,剩下的学习时间都用在了考英语四六级证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上,尤其是对专业相对冷门的大学生来说,基本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电脑、英语及考职业资格证上,只在专业课考试的前几天对专业课进行突击复习 (3)在学习动机方面,据有关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与将来工作有关的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以谋求一个好的职业并出人头地2.人际交往功利化 人际交往功利化即把交往作为手段,把利益作为交往目的一种交往方式大多数大学生与人交往时首先考虑的是“我的需要”“我的感受”,即以自我为中心,把自身利益当成交往的唯一目的,注重交往对象是否对自己的利益有所帮助他们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交往时崇尚物质,轻视精神,急功近利。
交往的对象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那么则是“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交往中比如性格相似、志同道合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正逐步被物质利益性的追逐所取代所谓“一次性快餐”的交往方式正备受推崇交易完成,从此陌人在当代在校大学生中,已经少有人信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了带有很强功利性的交往方式正悄然地侵蚀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肌体 3.择业功利化 在选择职业时,许多大学生突出职业追求,淡化事业追求,以工资的高低、 工作环境好与坏 论职业的优劣,且大多倾向一些发达城市、热门行业、高薪职业,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到艰 苦的地方去,这也是东部和西部一些落后的地方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原因在选择就业部门时,大学生们越来越亲睐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收入相对较高又稳定的部门在近年的经济危机和就业压力下,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现象如果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相当部分大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或回家待业,而不是选择继续求职或是自主创业 4.政治取向功利化政治取向强调的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认识、情感、价值、信念、态度等心理结构及特征当代大学生政治取向功利主义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生对政治活动参与的热情降低。
比起关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大学生们更关注个人的发展,更关注自己的学习和就业政治取向趋于冷漠,也更加务实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信仰,参政动机功利化在入党动机上,相当多的大学生们缺乏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认知和认可,更多的是为了有利于就业或体现个人荣誉而选择入党据问卷调查显示,49%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有助于大学生活和就业,而只有12%的学生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5.婚恋观功利化 恋爱是成长的需要,学生时代的爱情是最纯真最唯美的爱情,然而,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越来越严重首先就表现在恋爱动机不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媒体对相亲节目的大肆渲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产生了傍大款的心理,:“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信奉据观察和了解,几乎每个大学门口偶尔都会出现几辆上百万的豪车来接女大学生,大家也都不言而喻对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其次,择偶标准世俗化,他们逐渐放弃传统的神圣的爱情观念,,把爱情建立在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基础之上,或以自己家庭的优越条件和父母的社会地位为资本待价而沽在这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