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古代名人事迹1200字优秀范文.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5774631
  • 上传时间:2022-0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古代名人事迹1200字优秀范文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古代名人事迹优秀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名人事迹优秀作文篇1为喝酒,微服私访耶律璟(931—969),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孙子,辽太宗耶律徳光的长子公元951年,燕王耶律察割发动叛乱,杀死他的上任,也就是耶律璟的堂兄耶律阮,此时的他正在军中酣睡,迷糊中不敢相信群臣要拥立他做皇帝,耶律璟在没完全睡醒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辽国第四任皇帝耶律璟的喝酒功夫也是世间少有的,他经常通宵达旦的饮酒,《辽史》记载:“宴饮达旦”,“昼寝夜饮”,白天睡大觉,整日昏昏沉沉朝政大权全部交给大臣耶律屋质和耶律挞烈,自己什么事也不管,一门心思的喝酒玩耍他爱喝酒的程度简直难以想象,只要他听说哪个大臣家里有好酒,便会前去畅饮,喝高兴了就滥加赏赐,升他的官,以至于“左右授官者甚众”就是这样喝还是觉得不过瘾,还换上老百姓的服装,到市井中买酒喝,“以银百两市酒,命群臣亦市酒,纵饮三夕”为喝酒,命丧梦乡由于过度饮酒,耶律璟身体越来越虚弱,于是他就想寻求长生之药,这时一个叫肖古的女巫声称有长生健体的秘方,但必须用男人的胆做药引子才管用于是耶律璟从此每吃一副药,就要杀一个人,连近侍随从也难免于难,“不数年,杀人甚多”,结果身子骨不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感觉女巫在骗他,于是将女巫杀死。

      耶律璟好打猎也好杀戮,凶残看来是与生俱来的他设置了多种毒刑,如肢解、炮烙、铁梳等,以杀人取乐,跟随他打猎的奴隶更是说杀就杀,如此嗜杀,手下随从自是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奋起暴动,一次他打猎归来,畅饮昏睡后,尚在梦乡之中园丁、厨子、打杂的等六人合力将其杀死这个不问政事、荒唐一生又生性残忍的辽穆宗,驾鹤西去耶律璟生平:早年登基耶律璟(931—969年),小字述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孙,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于会同二年(939)三月被封为寿安王[1]天禄五年(951年)九月,火神淀之乱,辽世宗耶律阮被耶律察割等所弑他趁机联合耶律屋质杀察割镇压叛乱,夺取帝位,成为大辽第四任皇帝昏暴之君耶律璟全无乃祖乃父的才略即位之后排斥先朝旧臣,“荒耽于酒,畋猎无厌”,常饮宴达旦,日中乃起,人称睡王赏罚无章,朝政不视”故应历年间契丹贵族谋反频繁,社会秩序极不稳定他残暴好杀,出猎之时,所“猎”之物,皆是用人蒙以兽皮,其时乃有“鹿人”“羊人”之称又近侍之人,稍不如意,即行残杀致使上下人人自危,辽朝中衰内外交困辽穆宗在位时,南面的政权是后周,这是五代中实力最强的一个王朝,后周的改革使各方面的实力大增而周世宗更是五代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而穆宗的内部却很不稳定,反叛不断,他本人也是个喜欢喝酒、打猎、游玩的皇帝,没有大作为这样的两国交战,胜负自然明显954年的二月,周世宗刚刚即位,北汉的刘崇便想趁机进攻,觉得周世宗在服孝期间必定不会出兵,于是要求辽派兵相助穆宗派杨衮去助刘崇,让他率领一万铁骑兵和奚等部五万人,出兵一起攻打后周周世宗不顾冯道的阻拦,决意亲征三月,两军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开了激战杨衮见后周军队军纪严明,提醒刘崇不要轻敌,但刘崇却根本不听,反而出言不逊,杨衮气得领兵闪到一旁观战开始时后汉军队占了些便宜,但在周世宗和后周大将赵匡胤的督率下,后周军反败为胜,将后汉军彻底击溃后周军队乘胜紧追,几乎将刘崇全歼杨衮因为没有参战,领兵返回辽国959年四月,周世宗在征伐南唐大胜之后,取得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国力骤增他趁穆宗朝辽国势力下降的有利时机,领兵大举北伐,取得了三关的胜利三关即益津关(今河北霸县境内)、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和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周世宗命韩通从沧州经水道进入了辽国境内,结果契丹刺史王洪进投降然后,韩通和赵匡胤等将领领兵水陆并进,先后拿下三关,几乎都是接受辽国守将的投降而得,兵不血刃周世宗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大的胜利,主要是两方面的实力对比所致,一个皇帝昏庸,一个皇帝英勇,景宗皇后萧绰的父亲萧思温曾劝穆宗收回失地。

      而穆宗却认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汉族之地,他们拿回去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但周世宗由于多年劳累过度,病死于军营中,后周由此退兵,穆宗也返回上京以后的战争就是辽和北宋的了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南北的问题上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策略,结果丧失了良机,等他平定南方之后,再回头想统一北方时,辽已经不再是原来穆宗时的弱势了,反而对宋构成了威胁遇弑而死应历十九年农历二月,穆宗来到怀州(今河南省焦作市)狩猎因为出去打猎的时候捉到了一只大黑熊,于是他和大臣们又酣畅淋漓大醉了一场,回到行宫以后又接着喝酒,喝醉了就睡着了不久突然醒来,叫近侍小哥等人做饭但皇帝嫌他们做得慢,说隔天要杀了小哥等人,之后又睡去了小哥等人危俱,其夜乃弑帝于行宫耶律璟在位19年,年仅39岁庙号穆宗,谥曰孝安正敬皇帝后附葬怀陵因他嗜酒成性,残暴妄杀元朝人写的《辽史》对穆宗被刺杀这件事有“死其宜哉”的评价,意思是死得正是时候,早就该死了古代名人事迹优秀作文篇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世为陇西(今甘肃)人,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25岁时开始漫游各地,42岁那年被任命为供奉翰林李白毕生写诗他写起诗来既快又好,杜甫说他是“斗酒诗百篇”。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气势宏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世称他为“诗仙”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了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少年时代的诗歌留下来不多,比较早的一篇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说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观中去寻访一位道士时值初春季节,桃花正带露开放,飞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确实美不胜收然而道士却始终没有回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见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归了回到家后愈想愈觉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诗兴于是展纸挥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古代名人事迹优秀作文篇3郭子仪是历有名的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唆使回纥和吐蕃两族的首领对唐朝发动叛变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大举向唐都长安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危在旦夕,朝野上下一片慌乱这时,郭子仪正在泾阳镇守,但他只有两万多军队,与敌军人数差距太大了郭子仪下令坚守阵地,不准同敌军交锋营帐内,郭子仪与将领们商讨破敌的办法,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打探情况的侦察兵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说仆固怀恩暴病身亡。

      吐蕃、回纥已经分开扎寨,闹得很不团结郭子仪听后,心头一喜,机会来了,回纥与吐蕃内部矛盾极深,他决定采用分化瓦解的方法郭子仪派手下的大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说郭子仪愿意和回纥王一道攻打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活着,半信半疑:“先前仆固怀恩说郭公已被奸人害死了,你不是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你能让我见见他吗?”李光瓒把情况向郭子仪汇报了郭子仪听后,对众将领说:“眼下敌我力量悬殊,难以用武力取胜从前我和回纥有很深的交情,不如我去说服他们退兵将士们担心他的安危,主张选500名精锐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把事情弄糟郭子仪就要动身,儿子郭晞拦住父亲的马劝道:“他们是虎狼,父亲是三军元帅,怎么可以把自己送入虎口呢?”郭子仪说:“目前要是开战,不光咱们父子性命难保,而且整个国家也难免遭殃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去同回纥谈判万一不成功,我也算捐躯报国了郭晞不听,拉住马缰不放,郭子仪扬起马鞭,在儿子手上猛击一鞭,喝道:“走开跃马出了军营,直奔回纥军营看到郭子仪,回纥人大惊,回纥王出来了,弯弓搭箭站立在军营前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翻身下马,摘下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向回纥营中走去。

      回纥王也连忙放下弓箭走出来迎接郭子仪握着回纥王的手说:“你们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也对你们不薄,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呢?”回纥王原本也不愿意和唐朝作对,听了郭子仪的一席话,答道:“我们是受了仆固怀恩的骗了,他说皇帝已死,郭令公你已被奸人所害,因此,我们才跟着他进犯长安仆固怀恩是个叛贼,遭人唾骂,像他这样不知廉耻的人,能替你们做出什么好事呢?”郭子仪说回纥王有些胆怯了,说:“郭令公说得有道理,我们哪敢与唐军作对呢?”郭子仪见事已成,喜上心头,但仍然不动声色,劝回纥王道:“吐蕃王不讲道义,趁唐朝有乱党,便抢占土地,掠夺财物如果你们肯和唐军合作,一道打败吐蕃,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千万不要错过良机啊!”回纥王既感激又羞愧:“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立功赎罪回纥王设下酒宴款待郭子仪,酒席上,两人举杯盟誓,一定精诚合作吐蕃王得到这个消息,连夜带着队伍逃跑郭子仪派精兵同回纥兵一道追击,大败吐蕃军不久,回纥也撤兵西去就这样,郭子仪用他的智慧与胆略瓦解了回纥与吐蕃的联盟,长安之危也就顺利解除了古代名人事迹优秀作文篇4“苗而不秀,秀而不实”这八个字,据说是孔老夫子叹惜他的学生颜回的。

      颜回英年早逝,几乎使孔子痛不欲生,连呼“天丧予,天丧予!”有跟随他的弟子问,老师你真的那么悲痛吗?孔夫子回答说,不为像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他有怨气不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英年早逝,现在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欢的,毫无疑问的就是颜回孔夫子为什么喜欢颜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称赞颜回的,也就可知一个大概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大概是家庭比较贫困的一个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是自得其乐,对此,孔夫子就赞不绝口,连声说“贤哉回也”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学习却是相当刻苦孔子说:听我讲述而始终聚精会神不开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颜回一个(“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直到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说:“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止步颜回真可谓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了,这样的学生,大概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孔夫子当然不会例外孔子从教,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反对死记硬背,此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第七》)。

      在这一方面,颜回大概也做得不错用子贡的话说,叫做“回也闻一以知十”对于孔夫子的学问,他能够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融会贯通,一以贯之,不仅仅是举一反三了孔子所谓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读书学而时习之”的“习”,以我之肤浅理解,有实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