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吊安拆.doc
12页塔 机 安 拆 方 案一、工程结构概况:本工程为东方明珠小区3#楼工程,由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山东省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监理,德州市天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工程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三八中路南侧,东地中大街西侧地上二十一层,地下二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69.3m,建筑面积19231m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一台塔机的安拆方案(山东省青州市建筑机械厂生产的QTZ31.5C型塔吊)由德州天泰起重设备拆装有限公司承担此项工作 二、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塔式起重机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2、随机的使用拆装说明书、装配图、电气原理及接线图三、安装时间:本台塔吊于2007年11月20日进行安装,塔吊安装时,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四、安装人员组成:总指挥: 李开义 技术负责人:赵孝波塔吊安拆工:周文路、周文义、周文庆、宋广星、李俊成、吴志广安 全 员:于小青电 工:齐爱虎 信号指挥:刘文亮、尤世德塔吊司机:王立然、崔福利五、安拆辅助设备和工具材料:1、使用25T汽吊辅助人员作业2、辅助用车辆、设备、工具、材料(见下表) 项 目名 称数 量辅助车辆25T汽吊1辆工 具活 口4把力矩扳手1把电工用具1套大 锤2把经 纬 仪1台水 准 仪1台材 料Ф17.5mm4米长钢丝绳四根Ф19.5mm4米长钢丝绳两根Ф19.5mm6米长钢丝绳三根风 绳50m钢丝绳卡扣8个铁 丝10m安 全 带4条安 全 帽13个六、塔机位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台QTZ31.5C型塔吊安装在住宅楼的南侧16-19轴之间,臂长42米,第一次安装高度为19.8米(9节),在施工过程中随施工高度而增高,顶升7次。
第一次顶升至28.6(4节)米;第二次顶升至37.4(4节)米,第10节为附着节,距地高度为20.8米;第三次顶升至46.2(4节)米,第14节为附着节,距地高度为32米;第四次顶升至55(4节)米,第17节为附着节(由于本次塔吊顶升时自由端高度达不到规范及说明书要求,因此加设一道临时附墙),距地高度为39米,;第五次顶升至59.4(2节)米,第20节为附着节,距地高度为44米;第六次顶升至68.2(4节)米,第25节为附着节,距地高度为54米;第七次顶升后的高度至77米(4节),第29节为附着节,距地高度为64米;顶升完毕本台塔吊在工作范围内能覆盖整个建筑物,有利于工程施工七、塔吊基础的处理及制作:㈠基础处理:1、塔机的基础为“十”字梁结构,由于本工程为深基坑基础如塔吊基础按室外坪安装,塔吊附着与主楼外墙之间的尺寸超过塔吊说明出要求(塔吊附着架按照塔机中心线距离建筑物的距离为3米),因此本台塔吊基础上坪低于本工程正负零2.8米,按此进行安装塔吊附着与建筑物之间的尺寸符合塔吊说明书要求塔吊基础处理:在塔吊基础底(标高为-6.5m~-5m)为原土层,其宽度较塔吊基础宽度加宽2米,然后挖一个近似“十”字形基槽,槽长均为7.6m,宽度为均1.6m,以“十”字形交叉点为中心挖一个边长2.6m的正方形,深2.2m(标高为-5m~-2.8m);然后进行钎探,钎探完后用1m厚3:7灰土分层夯实,使承载能达到说明书要求。
把经纬仪放于其中心位置,找出其对角线然后按塔吊基础施工图尺寸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作为模板使用,再安装钢筋;依照本机基础施工图尺寸,用同直径钢筋将地脚螺栓固定在准确位置,注意控制其垂直度和水平度,并保证地脚螺栓上端露出基础混凝土上平295mm(详见塔吊基础施工图)经验收合格后浇筑C40混凝土,其上平控制用水平仪抄测2、基础浇筑完成后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基础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塔机基础水平偏差、预埋件间距必须在塔机说明书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3、预埋件上露出混凝土表面尺寸为298mm,安装完盖板及两个螺母后的尺寸为30mm,套直径为50mm的PVC管4、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如下:(1)塔吊基础上平低于本工程正负零2.8米,因此塔吊基础设置防护墙(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120mm厚,高度为2.5米,标高为-6.5米~-4m);然后采用土钉墙桩进行护坡,具体做法见附图 (2)混凝土基础表面应校正水平度,使其达到说明书要求;(3)基础浇筑完成后须经养护,同条件试件经试验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塔身安装;(4)塔吊基础周围采用粉煤灰烧结砖砌筑高于塔吊基础上平20mm,然后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坡度为2%,在塔吊基础内设置50×50cm的集水井,水泥砂浆抹面,井上口用Φ14钢筋焊接篦子(钢筋间距2cm)封闭,集水井下设排污泵将积水排到公共排污管道。
八、安装前准备工作:1、检查拆装现场的电源、运输道路及作业场地是否具备条件2、塔机安装前检查塔机说明书、合格证、备案证、塔吊产权单位的合格证明、塔吊基础试块、塔吊基础隐蔽资料是否齐全3、对塔吊基础的平面度进行一次复测,确保符合说明书要求4、对塔机钢结构、机构传动部分、钢丝绳、滑轮、安全装置、电气、油料等零部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清除事故的隐患,确保安全作业5、应对塔吊安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于安装完成后对塔机进行整体检查九、塔吊的安装:QTZ31.5C型塔吊安装程序:塔机安装顺序:底架—支撑节—斜撑—标准节—套架—下转台—回转支承—上转台—回转机构—塔帽—司机室—平衡臂—第一块配重—起重臂—剩余三配重—穿钢丝绳—接通电源—做接地—穿绳—调试限位器—试车操作人员在安装前应熟读使用说明书及安全技术交底,安装时利用25吨汽吊做动力,借助于人工随机安装安装过程如下:1、架底放置于混凝土基础上,拧紧地脚螺栓,测量底架上四个法兰盘的水平度,其误差应在1.6mm内,若超差则在底架与基础的接触面间用楔形调整块及铁板等垫平,注意垫块必须垫实、垫牢,不允许垫块有任何可能的松动,再一次拧紧地脚螺栓(双螺母防松); 2、安装支撑节、斜撑、标准节、套架:吊索选用直径17.5mm长4m的钢丝绳4根,用卡环与结构螺栓孔相交,安装两节支撑节,用16件专用螺栓将加强节连接牢固,再安装斜撑,其销轴要配套,销轴穿好后,用开口卡穿牢。
再依次吊装标准节,标准节螺栓连接好后,吊装套架,使套架油缸梁位于加强节有踏步的一侧;3、安装下转台、回转支承、上转台:下转台、回转支承和上转台在出厂时已用螺栓连接为整体,在上转台上设有4个安装吊耳,用直径17.5mm长4m的钢丝绳4根,与之相交,将该组件吊装在套架上,对正下转台上四根主弦杆与标准节上的止口,用销轴与套架连接起来,并用8件规格为M24×55的标准节螺栓,将下转台与标准节连接,然后安装上转台的工作平台及栏杆;4、安装旋转塔身总成:用直径17.5mm长4m的钢丝绳4根,用卡环与支耳相交吊起旋转塔身,安装时注意安装平衡臂和吊臂支耳的方向,用专用螺母(双螺母防松)将旋转塔身与上转台固定牢固,将8个爬升导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的间隙调至2-3mm;注:爬升导轮与标准节间隙的调整工作必须在安装塔顶之前进行5、安装塔帽:吊装前在地面上先把塔帽上的平台、栏杆、扶梯装好(为使安装平衡臂方便,亦可在塔帽的两边各装两根平衡臂拉杆),随后把塔帽吊到旋转塔身上,用4件销轴将塔帽与旋转塔身连接,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在地上先将旋转塔身与上转台装好;6、安装司机室:确定司机室内的电气设备已安装齐全后,用直径17.5mm 长4m的钢丝绳4根,用卡环与结构螺栓孔相交,把司机室吊到上转台右平台的前端,对准耳板上孔的位置,用销轴连接并穿好开口销;注:将塔吊司机室安装完成后,将本台塔吊说明书复印件放置在室内以供塔吊司机阅读。
在塔吊司机室内放置一台灭火器7、安装平衡臂:在地面上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拉杆装在平衡臂上并固定好,用直径19.5mm,4m长2根、6m长2根,前绳兜挂,后绳用卡环和配重斗相交,吊起平衡臂,用销轴将平衡臂与旋转塔身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将平衡臂逐渐抬高,直到将平衡臂拉杆用销轴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缓慢地将平衡臂放下;此时将一块配重安装在平衡臂的后端,接好起升机构临时线8、安装起重臂:在塔机附近平整的枕木上按要求拼好吊臂,并穿好直径19.5mm,6m长的起重绳3根,钩挂在距臂根一头1/3的起重臂连接处将起重臂缓慢升起然后把吊臂停靠在约0.6m高的支架上,然后按说明书要求将变幅小车装在吊臂根部最小幅度处,并收紧变幅小车的钢丝绳,以小车载重的情况下不松动为宜,穿好开口销,利用汽吊吊装起重臂,吊装完起重臂后,检查吊臂上的电路是否完善,此时装好其余三块配重9、穿钢丝绳:开动变幅卷扬机,放开钢绳,穿绕变幅钢丝绳,将起重钢绳拉至头部,经滑轮把吊钩滑轮也穿上固定绳卡不少于3个,起重绳必须放在大臂的三个滑轮的托滚上,不允许起重绳磨损其他结构;10、接电源及试运转:整机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塔身垂直度(允许差不大于3/1000),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开动各机构进行试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1、塔吊休息平台设置:将第一道休息平台设置在塔吊第五节,以上每隔四节设置一道。
12、塔吊平衡臂挡脚板设置:采用18cm高、1cm厚挡脚板连续设置在塔吊平衡臂两侧13、安全保护装置:塔机在安装完毕后,顶升加节和投入使用前必须将行程限位器和载荷限位器装置调试合格调试程序如下:⑴拆开上罩壳,检查并拧紧2-M3×55螺钉;⑵松开M5螺母; ⑶根据需要将被控制机构开至指定位置(空载),这时控制该机构动作对应的微动开关瞬时切换;即:调整对应的调整轴(Z)使记忆凸轮(T)压下微动开关触点⑷拧紧M5螺母(螺母一定要拧紧,否则产生记忆性 乱)⑸机构反复空载运行数次,验证记忆位置是否准确;⑹确认位置符合要求,紧固螺母,装上罩壳;⑺机构正常工作后,应经常核对记忆控制位置是否变动,以便及时修正各限位调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起升高度限位器的调整按照说明书操作如下:⑴起升高度限位器的调整方法⑵调整在空载下进行,用手指分别压下微动开关(1WK、2WK)确认提升或下降的微动开关是否正确;⑶提升极限限位时,使变幅小车与吊钩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米时,调整(42)轴,使凸轮(47)动作关压下微动开关(4WK)换接,拧紧M5螺母;⑷根据需要接通1WK以防止操纵失误,使下降时吊钩在接触地面前(确保卷筒上不少于3圈钢丝绳时)能终止下降运动。
2、回转限位器的调整按照说明书操作如下:⑴在吊臂处于安装位置(电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回转限位器);⑵调整在空载下运行、用手指逐个压下微动开关(WK),确认控制左右的微动开关(WK)上是否正确;⑶向左回转540度(1.5圈)按程序调整轴(12),使凸轮(17)动作至使微动开关1WK瞬时换接并拧紧螺母;⑷验证左右回转动作3、幅度限位器的调整按照说明书操作如下:⑴向外变幅及减速和臂尖极限限位:将小车开到距离臂尖缓冲器1.5米处,调整轴(22)使记忆凸轮(2T)转至将微动开关(2WK)动作换接,(调整时)应同时将使凸轮(3T)与(2T)重叠,以免在制动前发生减速干扰,并拧紧螺母,再将小车开至臂尖缓冲器200㎜处,按程序调整轴(12)使(17)转至将微动开关(1WK)动作,拧紧螺母⑵向内变幅及减速和臂根极限限位:调整方法同⑴,分别在距根缓冲1.5米和200毫米处进行(3Z-3T-3WK、4Z-4T-4WK)减速和臂根限位的调整⑶验证或修正4、力矩限制器的调整操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