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doc
6页我国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了目前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要想实现西部的真正大开发,实现西部的繁荣富强,人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表明,西部学生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22.5%-24.5%)因此,作为西部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但由于西部高校地处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多民族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各种不利条件,不仅限制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一、我国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不能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符合区域特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决定了西部高校的贫困生的比例较高,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山区,贫困生的比例高达55%再加上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这就决定了西部高校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和复杂的文化环境因此,西部地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高校,不能照搬 2、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目标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形成了重成绩,重理性,轻个性和情感的教育观念。
再加上西部地处偏远的山区,科技文化比较落后,这种传统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虽然近年来,西部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其认识的深度还远远不够,导致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偏离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仅仅局限于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重心理咨询和治疗、轻预防和指导的现象 3、机构体系混乱,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西部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但隶属关系并不统一明确,有的挂名于学生处,有的挂名于院系,甚至还有的挂名在学校后勤处另外,师资力量也是目前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学校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再加上很多高校即使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基本没有正式的编制,工资报酬更是微薄,这些都限制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4、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授课形式单一 “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需求,而是由教师的授课能力决定的,随机性很大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一个科学的课程设置原则,不能结合本校的特点,缺乏针对性另外,大部分西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侧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不能体现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
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自我探索欲,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轻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切实加强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结合西部高校贫困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切实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由于西部地区地里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局限,我国西部高校有很大比例的贫困生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经济贫困是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虽然西部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奖、贷、助、补、减、免等措施,但这还远远不能彻底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因此,高校除了政府给予的和学校现有的帮扶政策外,还应该切实推行勤工俭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资助,同时还应该开展必要的岗位培训,以增强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其次,要及时进行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西部高校贫困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较高,特殊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文化,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尤其是新入学时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跟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定期针对贫困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共性问题提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和讲座,以使他们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健康发展。
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在大学生入学后就立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全面普查,并将其结果存档,即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适时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预防和提早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止极端情况的发生因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有效地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孩子的心理情况,有利于学校、家庭的积极配合由于西部高校特殊复杂的校园环境,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更易于监测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好的辅助工具 3、转变思想观念,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正确确把握其方向 首先,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等同或混为一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但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西部高校应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关系其次,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发放心理知识的相关资料,定期的心理知识讲座,学校电台,展板等多种平台和形式,加深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最后,应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不能简单地把其定位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排除危机的咨询和治疗上,而是应该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着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增强其自身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和谐发展。
4、建立健全相关的各项制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位置 首先,西部高校应该打破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混乱的局面,尽快就该部门的归属、管理机制、工作制度、编制薪资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不能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混乱和迷茫中开展工作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正常工作规划中,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进入课堂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和其他学科拥有平等得位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5、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对于西部高校而言更是尚属起步阶段,在具体的操作中可参照的模式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同时开展必要的研究应该是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搞好日常教育工作外,还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要广泛借鉴医学、教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学、伦理学、家庭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克服单方面研究的弊端,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实证研究的效度在不断总结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可以弥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匮乏 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只有我们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认真把握方向,全员重视和参与,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