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病理生理学题库第11章休克.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22524892
  • 上传时间:2024-0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章 休克、多选题 A 型题1.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 •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B .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C.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D •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答案 ] E[题解 ] 休克的本质不是交感衰竭导致血管麻痹而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 的急性循环衰竭, 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 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 由此引 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2. 过敏性休克属A .1型变态反应 D.W型变态反应B .H型变态反应 E.混合型变态反应C. m型变态反应[答案 ] A[题解 ] 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种休克属于I型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与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 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入血,造成血管床容积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3. 以下哪种情况 不引起心源性休克A .大面积心肌梗死 D .严重心律紊乱B .急性心肌炎 E.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脏压塞[答案 ] E[题解 ] 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压塞、严重心律紊乱都可引起急性心力衰 竭,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 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4. 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 15% D. 40%B . 20% E . 50%C. 30% [答案 ] B.[题解 ] 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量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 15 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10%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 20% 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量的 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5. 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 .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B .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 .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答案 ] B[题解 ] 失血性休克早期交感神经 -肾上腺髓质系统呈兴奋,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 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下 降是与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9. 正常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 .交感神经的支配有关B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C. 局部体液因素有关D .全身体液因素有关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答案 ] C[题解 ] 正常生理情况下,全身血管收缩性物质浓度很少变化,微循环血管平滑肌特别 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 主要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进行反馈调节, 以 保证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

      10.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 0.314 ,0.394 ,03 临床)A . 微动脉 D .动静脉吻合支B .后微动脉 E.微静脉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答案 ] D[题解 ] 在休克的早期,全身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 约肌和微静脉、 小静脉都持续痉挛, 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减少,毛 细血管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动 -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11.休克时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 . 强烈兴奋 D .改变不明显B .先抑制后兴奋 E.强烈抑制C .先兴 奋后抑制,最后衰竭[答案 ] A[题解 ] 在休克各个时期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都处于强烈兴奋状态1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 0.262 ,0.297 ,03临床)A .血管紧张素n f D . MDFfB. 加压素 f E. TXA 2fC .儿茶酚胺 f[答案 ] C[题解] 出现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已证明休克时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比正常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13.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D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少灌少流,灌多于流C.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答案 ] D[题解 ] 在休克的早期全身小血管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变小,其中主要是毛细血管前 阻力(由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组成)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关闭,微 循环内血流明显减慢,毛细血管内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灌流量减少, 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况。

      14.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下列哪一项变化 不存在?A .微动脉收缩 D .微静脉收缩B .后微动脉收缩 E.动-静脉吻合支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答案 ] E[题解 ] 缺血性缺氧期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都收缩,但在动 静脉吻合支上3受体分布密度较大,缺血性缺氧期动-静脉短路是开放的15.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心脑灌流量A .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C. 无明显改变 E.先减少后增加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 ] C[题解 ] 缺血性缺氧期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导致血液重新分布,只要血压不过于降 低,心、脑血液灌流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保证了主要器官的血液供应16.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释的机制主要是A .抢救休克时输液过多 D .血液稀释疗法B .肝脾储血库收缩 E.血液重新分配C.组织液返流入血[答案 ] C[题解 ] 缺血性缺氧期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敏感, 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 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 使组织液进入血管, 起到了“自 体输液”作用,这是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释导致血细胞压积降低的主要机制17.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严重收缩可见于A .正常微循环灌流时 D.血液淤滞发生 DICB. 缺血性缺氧期 E.重要器官衰竭期C. 淤血性缺氧期[答案 ] B[题解 ]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可持续收缩,淤血性缺氧期和休克难治期 由于酸中毒、局部代谢产物的堆积以及内毒素等物质的作用均导致血管扩张。

      18.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容量A.ffJB.fJC.ffD.JffE.ffff[答案 ] B[题解 ] 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20.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 不是 早期休克的表现 ?A .脸色苍白 D .尿量减少B .四肢冰凉 E.神志昏迷C.脉搏细速[答案 ] E[题解 ] 休克代偿期由于血液重新分布,心脑灌流可以正常,病人神志一般是清楚的 21.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D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B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C.灌而少流,灌多于流[答案 ] C微静[题解 ]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血管运动减弱,终末血管床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微 动脉和后微动脉痉挛也较前减轻, 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大量涌入真毛细血管网, 脉端由于血流减慢、红细胞发生聚集、白细胞滚动、粘附、贴壁嵌塞、血小板聚集、血粘度 增加以及微血流流态的改变等原因引起后阻力大于前阻力,出现组织灌而少流,灌多于流23.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容量A.fJB. fffJC.ffffD. JffE.fJf[答案 ] D[题解 ] 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前阻力下降,后阻力升高,毛细血管容量增加,微循环出现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24. 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 .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 •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C. 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 “ 需多少,补多少 ””E. 补液“宁多勿少”[答案 ] D[题解 ] 正确的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应考虑到淤滞在微循环内的血量,采 取充分扩容的方法;要正确的估计补液的总量,量需而入;通过动态观察静脉的充盈程度、 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入压来指导输液25. 休克时血细胞压积 (HCT) 变化的规律是A •先正常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B •先正常后升高 E.先降低后正常C.先升咼后降彳氐[答案 ] D[题解 ] 缺血性缺氧期组织液返流入血,血液稀释,血细胞压积降低;休克淤血性缺氧 期血浆外渗到组织间液,血液浓缩,血细胞压积升高26.休克难治期并发 DIC 后对组织灌流的影响是A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 B.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C.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D •不灌不流 E.多灌多流,灌多于流[答案 ] D[题解 ] 休克难治期并发 DIC 后,微循环内有大量的微血栓形成,微循环血流停止,微 循环出现不灌不流27.所谓“不可逆””性休克是指休克发展到A . DIC期 D .休克难治期B .淤血性缺氧期 E .缺血性缺氧期C .器官功能衰竭期[答案 ] DDIC 或重要的器官功能衰竭时,临床上治疗十分困 A C 为部分正确, D 为最佳答案。

      无关?D.MDF 的作用E. 心脏前负荷增加[题解 ] 休克发展到难治期,即发生 难,通常称此期为 “不可逆 ”性休克期 28.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A .心肌供血量减少B .酸中毒、高钾血症C.心肌内的DIC使心肌受损[答案 ] EABCD 有关外,还与细菌毒素抑制心功能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心肌的收缩力, 提高心[题解 ] 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除了与上述 心脏的前负荷增加, 可使心肌初长度增加, 输出量29.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A . 仅对血管a -受体作用 D .对a、3 -受体都不起作用B . 仅对血管3 -受体作用 E.先对a -受体起作用后对3 -受体起作用C. 对 a 、 3 -受体均同时起作用[答案 ] C[题解]休克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既刺激a -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收缩痉挛,又刺激 3 -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了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31.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 . 代谢性碱中毒 D . AG 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C. AG 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答案 ] D[题解] 休克时因微循环严重障碍,组织低灌流和细胞缺氧,有氧氧化受阻,无氧酵解 增强,乳酸生成显著增多,形成高乳酸血症,产生 AG 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3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 .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D .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B .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E .器质性肾功能衰竭C. 肾性肾功能衰竭[答案 ] A[题解] 缺血性缺氧期由于肾灌流不足,可发生急性肾衰,但恢复血流灌注后,肾功能 立刻恢复, 应为肾前性肾功能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