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育儿知识讲座内容.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09710464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7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育儿知识讲座内容 育儿知识讲座内容(一)  在孩子人生的头三年对他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免疫系统的发展完善方面、还是在人格的健全发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方面,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很重要   一,宝宝的各种敏感期  孩子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是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先后出现各种敏感期主要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细微事物敏感期、肌肤触摸敏感期、执拗和完美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口腔敏感期  从出生到一岁多一点,孩子爱把手放进嘴里,吸允得津津有味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手的敏感期  与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腿的敏感期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物权意识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东西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此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可参考孙瑞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书中的论述  二,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  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大量的观察和实践证明,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举个例子: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

      "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她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吗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不要用学步车,要让孩子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轻松松稍一触碰即可溜出很远,这使得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

      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  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孙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他们不知道,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人类的情绪表现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 "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

      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  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所以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好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  几个月的婴儿一旦啼哭我们常常口中应叨着"来啦来啦"就十万火急地冲过去,这样不好,孩子会养成控制大人的心理应该用轻松而平缓的语调说:"饿了是吗?妈妈来了";一旦孩子挣扎哭闹拒绝某件事就用妥协的声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实应该用平缓的口气说:"好,现在不要,我们等会儿再……(做某件事)"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用哭闹控制大人,可以随心所欲  五,不说奶话  自出生起,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不说奶话,例如"脚脚""鞋鞋""吃饭饭",甚至自编些别人听不懂的嗲语主要抚养者与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例如:"宝-宝-睡-醒-了"。

      切忌说奶话,否则到了四五岁时仍然口齿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学好标准的发音,为什么要让他多学一次奶话?浪费时间、精力、神经信息储存区  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他,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妈妈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代词,以便孩子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当孩子说错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那当下孩子会被笑懵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六,不要对孩子说"听话"  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心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妈妈的,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的,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们的尊重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地顺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

      内化的规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七,正确处理孩子在交往中抢夺玩具的问题  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分享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三岁之前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  八,为什么两至三岁的孩子爱打人  因为攻击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两岁至三岁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人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人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达"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不强化,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阶段的孩子讲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2 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完整版】.docx 最新补考2022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最新补考2023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题库及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1[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职业道德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5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1[1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式烹调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docx 云南省低压电工作业证复审考试题库[4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注册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试题[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育婴员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题库题库[300道]含参考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