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者免疫印迹试验带型分析.doc
6页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者免疫印迹试验带型分析张玲1,(通讯作者)李中江2吴林伯3,王廷杰41达州市通川区妇幼保健院;四川达州 6350002达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达州 6350003达州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达州 6350004达州市中心医院内科四川达州 635000摘要:目的通过用免疫印迹实验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蛋白抗体的检 测,探讨WB带型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省、市疾 控中心确诊的HIV者118例作带型分析结果: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WB带 型分析基本上都能测出 gpl60、gpl20、p66、p55、p51、gp41、p31、p24、pl7 井9个区带其中HIV感染者39例检出P17条带31例(79.49%), p55条带17 例(43.59%);艾滋病患者79例检出P17抗体46例(58.23%),p55条带17例(21.52%). HIV感染者的WB带型主要有5种类型,艾滋病患者WB带型主要有13种类型; 两组病例中HIV感染者WB带型9个IX带较为齐全,而艾滋病患者WB带型有P17、 P55带缺失,P17和P55均缺失以及严重的P24缺失。
结论:艾滋病患者的P17 和P55条带的检出率显著低于HIV感染者(P<0.01); HIV感染者的WB带型主 要有5种类型,而艾滋病患者的WB带型则有13种不同的类型,是HIV感染者 的2.6倍艾滋病患者9个区带齐全的检出率显著低于HIV感染者,而除P55带 缺失、P17缺失及P17和P55均缺失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外,艾滋病患者出现其他 各种区带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IV感染组(P<0.01)关键词: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免疫印迹法WB带型随着艾滋病毒感染的不断上升,虽然HIV检测的实验也较多,但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WB,)仍然是首选的确诊HIV感染的重要实验,HIV感染 后的免疫反应可使抗体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血清学反应,这对病原检测和诊断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通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对HIV(+ )特异蛋白抗体的检测,探讨WB带型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 关系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病人:达州市中心医院因症住院的HIV(+)患者,通川区妇幼保健 院的疑似送检患者然后确诊HIV(+)患者,以及门诊检査被确诊为HIV(+)患者。
首 先经本院输血科作初筛实验,初筛HIV(+)阳性患者.再采血送省市疾控中心作确诊 实验,确诊实验阳性患者纳入本文观察分析的例数所有病例的诊断符合2008 年制定的卫生行业《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86例,女32 例,平均年龄44.53岁,最大80岁,最小19岁1.2仪器与试剂1.2.1仪器:奥地利Tecan公司免疫印迹仪,型号:Profiblot48.1.2.2试剂:MP生物医学亚太私人有限公司北京市西美杰科技有限公 司人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1.3方法:我们根据HIV ( + )者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HIV无症状感染 组和有症状艾滋病患者组,其中HIV感染组中还包括来院门诊检查被确诊为HIV(+) 患者;然后按组分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WB带型,分别统计苏各类带型 的检出百分比(%),并作卡方分析及显著性检验1.4统计学处理:分别统计其各类带型的检出百分比(%)组间比较用 X2检验,统计应用SAS6.12软件处理2结果2.1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各WB带型分析的比较见表2-1,由表2-1可见,表2-1 HIV感染组与艾滋病组的各WB带型分析的比较注:两组别比较P17带型*: p<0.01 ; p55带型*: p<0.01。
2.2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WB带型变化分析见表2-2、表2-3,由表2-2可见,HIV感染者的WB带型主要有5种类型,由表2-3可见艾滋病患者 的WB带型则奋13种不冋的类型,是HIV感染者的2.6倍表2-2 HIV感染者的WB带型变化分析表2-3艾滋病患者的WB带型变化分析2.3两组病例中,各种WB带型的检出率比较见表2-4,艾滋病患者9 个区带齐全的检出率显著低于HIV感染者,而除P55带缺失、P17缺失及P17和 P55均缺失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外,艾滋病患者出现其他各种区带的发生率显著高于 HIV 感染组(P<0.01)o表2-4艾滋病组与HIV感染者各种WB带型检出率的比较注:两组比较出现八型*: p<0.01出现其它p<0.01o3讨论HIV感染已成为各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医学难题,其危害难以估汁[1-2] 据WHO统计2007年末中国就有84万人感染HIV病毒,并处于流行的高速增长 期[3】,能准确检测出HIV病毒就非常重要,尤其是HIV的检测要提高AHI阶段(只 体内病毒迅速复制,病毒量猛增,但抗体尚不可检测的阶段)的检出率特别是 受血者一旦接触了未检测出的HIV病毒血,就会100%的楷率感染[4],从而不断 的寻求更特异,灵敏的检测各阶段的特异性物质还是长期的目标。
目前感染了 HIV可以通过HAART方案治疗来提高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来提高免疫力[5], 同吋根据病程来指导用药剂量,能准确诊断HIV感染和判断其病程从而为防止其 传播和指导用药就尤为重要尽管国内彭庭海[6]报道:一般人群中ELISA检测与 WB实验阳性符合率分别达到了 89.93%和93.39%,但不能准确判断病情发展情 况B前己有罗氏、生物梅里埃、西门子等多家知名企业研制出通过免疫印迹技 术检查HIV特异性抗体的试剂,来检测针对HIV病毒各结构蛋白的抗体,从而达 到病情进程的判断按照HIV抗原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有:gpl60、gpl20、p66、p55、p51、gp41、p31、p24、pl7.其中p24和gpl60抗体首先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针对HIV不同组分的抗体也陆续出现并持续整个潜伏期当病程进展到 AIDS期吋,病毒人量复制消耗了人量的p24抗体,这些变化均可在WB的试验 带型中反映出来观察结果表明:1、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奋不同类型的WB带型变 化,艾滋病者的P17和P55条带的检出率显著低于HIV感染无症状期(P<0.01), 与李燕等报道的P31阳性率也奋显著差异不符,可能是感染的途径比例不同[7]。
2、HIV感染者的WB带型主要有5种类型,而艾滋病患者的WB带型则旮13种 不同的类型,是HIV感染者的2.6倍,这些差别可能与李桂英[8]等报道的人免疫 缺陷病毒具有适疲环境和免疫逃逸的高度变异的特点相关3、艾滋病患者9个 区带齐全的检出率为15.19%,与朱荣华[9]等报道的21.45%相近,显著低于HIV 感染者的41.02%,而除P55带缺失、P17缺失及P17和P55均缺失两组间无显 著差异外,艾滋病病例中P24缺失者仅6例,出现艿他各种区带的发生率显著高 于 HIV 感染组(P<0.01)o冇临床观察认为,W出现gpl60和P24是HIV早期感染[10]的重要信息; 全带型或基本全带型,提示当时的受检者均处于HIV感染期,且感染吋间大致相 同高凯[11]等也报道p24在HIV-1感染者的血清转换期出现的楷率为38%左石 通过我们调査出现p24缺失的受检者6例已3死,因此p24缺失是AIDS期的重 要标志之一观察可见,抗gpl60与抗gpl20持续存在於疾病的各阶段,偶有(1/79 例)艾滋病患者gpl20和gp41缺失者,而抗pl7, p24、p51、p55抗体及抗gp4l 的检出率,随着病情变化,呈明显下降;并出现多种WB带型。
带型的变化, 主要见于HIV病毒的核心和基质蛋白产物及POL逆转录酶与内源性核酸酶抗体等 结构基因产物的不同程度的缺失,提示病情的进展,包括env抗病毒外壳蛋白产 物,gag病毒核心和基质蛋白产物及POL逆转录酶与内源性核酸酶抗体等3个结 构基因产物的各种缺失,应当是艾滋病病情和病程的反映,探索WB带型与临床 的关系,有利于对病程和病情的判断,指导临床对艾滋病的诊治参考文献[1] Sun XWang N,Li D.The development of HIV/AIDS surveillance China〔J) AIDS, 2007,21(Suppl8):33-38.[2] Hladik W,Musinguzi,KIRUNGI W,et al. The estimated burden HIV/AIDS indganda 2005〜2010 ⑴ AIDS,2008,22(4):503-510.[3] Wang L.Overview of the HIV/AID Sepidemic.scientific researcha Government responses in China [J].AIDS,2007,21(Suppl8):3-7.[4] 张艳梅,胡消艳。
输血必检4项的临床应用评价/ [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 27 (6): 573.Yanmei Zhang ,Hu xiaoyan .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four test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2006,27 (6): 573[5] 刘静,张昊,张子宁,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总数和CD4+T淋巴 细胞的数相关性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 27 (3): 156-158.Jing Liu . Hao Zhang , Zining Zhang , et al.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andCD4 lymphocyte counts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IV infection. .[J]. Chinese Journalof laboratory medicine, 2004,27 (3): 156-158.[6] 彭庭海,陈慧萍,HIV抗体筛查阳性与免疫印迹实验结果对比分析[J]. 医生论坛杂志,2006,7 (9): 53-55.Tinghai Peng, Huiping Chen ,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HIV antibodypositive and the WB test. [J] The doctor Forum magazine , 2006,7 (9): 53-55.[7] 李燕,梁彩云,高凯,等。
265例HIV抗体阳性者蛋白印迹条带分析/The analysis of 265 cases of WB types of HIV antibody [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 :1294.Yan Li, Caiyun Liang, Kai Gao , et a I.The analysis of 265 cases of WB types of HIV antibody [J].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5,21 (11) :1294.[8] 李桂英,贺雄,叶景荣,等北京人免类疫缺陷病毒1型阳性吸毒者env基因序列测定和亚行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 44 (6): 572-573.Guiying Li, Xiong He , Jingrong Ye , et al. The env gene t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