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究.docx
7页《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课程思政是传统学科教学的升华,它要求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业性人才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与传统学科教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提取和教学过程设计进行探究,期望对课程思政背景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起到积极作用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思政 教学过程设计前言课程思政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进行潜移默化影响,其主要形式是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课程思政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但又与传统教育不同,它将知识教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进行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初步探究1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传统学科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以及逻辑强等特点,且需要《大学物理》、《微积分》、《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等先导课程的支撑,授课过程中,本就存在教学内容复杂、教学任务重等困难。
但考虑到工科专业是以培养具有爱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故教学过程中需将思政教育相关理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这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都说知识浩瀚如海,如果说学科教学所传授的专业知识是那一汪湛蓝,课程思政则是瀚海上那一盏明灯,两者相辅相成,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基础,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专业知识;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引入国内外经典案例扩展学生国际视野,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而课程思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恰好与传统学科教学互补,它将思政工作和教学行为融为一体,它是传统学科教学的升华,为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做出贡献然而,如何在枯燥的专业学科授课过程中开展高效深刻的课程思政工作是值得任课教师深思的就目前来看,首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提取;其次不能生搬硬套,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套用思政理论知识完成任务,课程思政应是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2电力系统分析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提取考虑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主体是三年级学生,不久的将来会走向工作岗位,授课时除了基础性教育,还应该注重职业道德精神层面的培养2.1基础性教育过程中世界观、方法论的引入1.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电力系统问题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79年,当时电力系统主要为上海外滩路灯供电,装机容量7.46kW,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缓慢,截止1949年总装机容量1.849 106kW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力系统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快速发展,2011年总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外,我国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21世纪以来,我国建成了多条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由此可知,电力系统在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向大容量、高电压等级、多能源互联方向不断发展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电力系统问题”是必要的,例如在考虑电力系统有功平衡问题时,要考虑有功备用容量以应对日常负荷、事故或者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功负荷波动2. 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把握和理解电力系统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压器、输电线路、用户等包含发、输、变、配、用等多个环节的设备构成,各设备间存在着电气联系,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把握和理解电力系统问题,例如稳态分析中当电力系统频率调整时,有功负荷变化时整个系统频率随之变化3.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系统问题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电力系统在发电、输电、变配电过程中会产生功率损耗,从客观事实出发,潮流计算时需要考虑这些损耗此外,电力系统建模时要从各元件工程实际出发,遵从事物的可观事实2.2 职业道德培养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记》有言: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认为青年学习要达到的第二个阶段就是要学会敬业而今热爱与敬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亦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例如介绍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具有保证电能质量、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在前两者基础上力求经济性”时,可引出电力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的两个特质:(1)过硬的专业技术;(2)热情、敬重工作,认真警醒的工作作风并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警示学生,提高学生的职业使命感3 课程思政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以电力系统分析第一章基本概念为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该章节共4学时,重难点为电力系统的组成与运行要求、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与中性点接地方式四部分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内容学时思政元素教学方法1、电力系统的组成与运行要求1·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 爱国主义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启发式讲授法2、电力系统电压等级1· 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讲授法3、电力系统接线方式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讲授法启发式4、中性点接地方式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讲授法以电力系统的组成与运行要求为例说明,在介绍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引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思政元素 1. 介绍电力系统发电设备时,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设计问题“目前可用于发电的设备有哪些?”,随后总结目前电源形式和其发展历程,引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一思政元素2. 介绍电力系统组成时,通过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电气上的联系,引出事物间存在普遍联系这一唯物辩证关系3. 电力系统运行要求教授过程中,介绍负荷按供电可靠性要求分类时引入“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思政元素,并通过引入电力工作人员对维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4 总结学科教学是基础,课程思政是升华,教师需要积极挖掘合适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但不能一味追求思政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参考文献[1] 田恬,郑春华,康瑾,吕海侠.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 2021,(45):44-45.[2]赵钰鑫.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探析[J].高等教育.2021(36):135-136.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21年《电力系统分析》专题项目,项目编号K202100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