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教育课堂PPT.ppt
19页怎么看待隔代教育094421008赵春艳2021/3/291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n原因一: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n原因二: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n原因三: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n原因四:祖辈家长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然而,由于祖辈家长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2021/3/2922021/3/293隔代教育的优点聚焦n1:自身有一种童心自身有一种童心祖辈家长自身有一种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n2:有教育孩子经验有教育孩子经验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n3:丰富的社会阅历丰富的社会阅历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n4:充裕时间和精力充裕时间和精力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2021/3/294n5:弥补性别角色缺失弥补性别角色缺失城市中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使很多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里,隔代家长能很好地弥补 这类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缺失,这对孩子健康的性别认知有着正面的作用孩子由祖辈家长教养,n6:父母无后顾之忧父母无后顾之忧年轻父母得以解决后顾之忧,专心致力于事业现在很多父母都非常繁忙,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困难很难有时间照顾孩子的起居与学习n7:对孙辈的亲情对孙辈的亲情隔代家长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他们乐于为孩子奉献,这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 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2021/3/295劣势盘点n1,隔代家庭中祖辈家长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核心家庭父辈家长的受教育年限,且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据调查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n2,隔代家庭中的祖辈家长大多数是退(离)休人员,且年事已高他们有自己的消遣方式,或做家务或看书读报,或从事第二职业,或娱乐等。
祖辈家长休闲时与孩子…n3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产生“隔代惯”的现象……n4从诸多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隔代抚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变异,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怪异化、心理脆弱化等……2021/3/2962021/3/2972021/3/298n5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那么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致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n6从生命周期和学习能力来讲,祖辈与孙辈是朝阳与夕阳的关系祖辈如挂在西边的夕阳,虽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险;孙辈就如初升的太阳,越升越高……2021/3/299心理专家们总结了10个条件,作为担当“隔代家长”的老人的“资格标准”,现录如下,以供参考: n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n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沒有精神障碍差n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酒n 4、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n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2021/3/2910n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n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n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n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2021/3/2911网友评论:n某网友一说: 我就是一个 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实主要看什么样的老人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影响都很大我就因为奶奶的溺爱,上学都比其他的孩子晚,老想让我在家多玩几年,但是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好的品质也影响了我,他们的坦诚,善良,节俭...知道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才从外回来,我记得是一年的时间才适应,找到了一种被母亲疼的感觉,所谓感受到的母爱.又发现,真得有很多是爷爷奶奶给不了的.爷爷奶奶毕竟还是有些封建,不知道从小培养我的特长,因为局限与他们的文化程度.所以小学和妈妈在一起后才接触到童话故事.现在我是高中,想一想,还是觉得在父母身边成长好处多些. 2021/3/2912n某网友二说: 坚决反对隔代教育,那是对孩子最不负责任的做法,生不如养,如果真的爱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自己带好孩子的,因为老人有很多不自觉的溺爱孩子的行为,又不喜欢接受新知识和意见,还会导致家庭不和睦。
小家庭是不应该与老人住在一起,更不应该要老人带孩子,那样弊大于利,会后悔一辈子的 2021/3/2913n某网友三说: 我认为每一个做母亲的都应该像服兵仪一样去服三年的母仪,去学会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是正确的,就如同大夫不懂医术就敢给人开刀,不懂股票就敢去炒股,不懂足球就敢去解说一样可怕!科学正确的教育孩子任重而到远,为了让孩子更能适合将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和老人有代沟是正常的,因为时代要求我们要吸取新的东西,而不是守着老朽的东西,否则我们整个人类便无法前进. 2021/3/2914n某网友四说:隔代教育好处多多,大部分祖辈们历经生活的磨砺,能吃苦耐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情丰富,知识丰富,有耐心,能吃苦,不怕累,等等都是年轻父母所不能具备教育下一代的绝对优势 2021/3/2915n某网友五说:我就很后悔让老人带小孩子我小孩子的外婆脾气很坏,老喜欢对小孩子发脾气,强制小孩子结果我小孩子的性格、脾气很差,好习惯也没养成,倒是养成了很强的叛逆性格 2021/3/2916专家说:n1.容易过分的溺爱溺爱和放纵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自私、任性任性的不良性格。
n2.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n3.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n4.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n5.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2021/3/2917有关专家:“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 n一直尝试亲子教育实践的原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教务主任赵献荣忧虑地指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以养育为主,根本代替不了以养育为主,根本代替不了“亲子教育亲子教育”由于老人思想僵化、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偏重于教孩子识字、算题,以孩子能背唐诗、宋词为自豪;有的认为教育孩子是上学以后的事,只要现在不饿着、不冻着就行;有的无限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惯得浑身都是毛病…… n 赵献荣认为,开展亲子教育满足了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需要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婴幼儿发育的主要动力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婴幼儿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其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专家则称之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如0岁开始是语言敏感期、1-2岁是肢体发展敏感期、1.5-4岁是对细微事物的敏感期。
2021/3/29182021/3/2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