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歌鉴赏答题指导.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55221303
  • 上传时间:2023-08-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歌鉴赏答题指导一、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艺术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有: 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二)表现手法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5)渲染;(6)象征;(7)动静结合;(8)以动衬静;(9)以乐景抒哀情;(10)卒章显志;(11)以景结情;(12)欲扬先抑等 (三)修辞手法有:(1)比兴,即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借代;(4)拟人;(5)夸张;(6)双关;(7)对偶;(8)用典另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3)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2.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使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一) 写“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3.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③ 霜钟:《山海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2004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答案:①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② 诗人听之入神,不觉向晚,山暮云深,一派苍茫迷濛之境,营造出陶醉其中的氛围步骤二) ③ 写出了诗人沉醉琴声的状态,侧面烘托出琴声的动人魅力(步骤三) 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候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傍晚 西风 (2)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出娇羞之态,流露出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5.(2005年福建卷)(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 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李白流放遇赦的喜悦之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解析: 全诗主要笔墨用于写景,借景抒情、融情入境、情景交融都是考生熟悉的艺术手法,在这里李白运用得驾轻就熟,所以本题第一小题就在此点设题,表面上看“秋江”与“愁心”是字眼上的推敲,其实是考查考生如何分析借景抒情的含蓄美与情景交融的强烈感情色彩美第二题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考查更是贴近教材李白作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擅长运用夸张,他想象奇丽,考生若对他足够熟悉了解,此题应胜券在握。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是动景,以动衬静。

      2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写的是静景2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四句写草木零落昆虫哀鸣,更添悲哀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 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雄健形象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分析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二、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答案: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1)诗人用“见客”“笑入”“不出来”这一连串很平常的动词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形象,“佯羞”一词写其对意中人的心理和情态,十分自然步骤2)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3) 2、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案:语言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宫 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答案:语言委婉含蓄诗中宫女含情不吐,欲说还休她们不说宫廷的黑暗恐怖,不说被关锁在宫中的痛苦,诗人只写她们在会学舌的鹦鹉前不敢说话,从而曲折地表达了宫女们幽怨暗恨和如履薄冰的恐惧心理炼字型,诗眼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衣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的第二联特别为后人传诵,这两句中又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妙,算得上是全诗的"诗眼"试问是哪两个字? 妙在何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是"掬"、"弄"。

      ①"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步骤一)②"掬"字、"弄"字是对"赏玩"情节的具体刻画,再现了诗人童心未泯,如痴如醉的情态,既写景又写人,人情物态,形神俱见步骤二)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步骤三)  2.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