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一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会考总复习 新人教版.doc
34页七年级上册地理考试的方式:①识别试卷图中信息(包括图中文字)②读清楚题干③注意别写错字地理问答常用词语①尊重自然规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 )不规则球体⑵大小:表面积= 平方公里;平均半径= 千米;赤道周长= 千米( 里) ⑶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 → → → → 洋→ → → 2、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地轴: 两极: 经、纬线的特点:特 点经 线纬 线形状特征长度特征指示方向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 (0)—最长的纬线,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 经线——也叫 ,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010201801020180本初子午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W、 E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 (东经)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0101020209090(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赤道 3、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作用: (注:做题时,看图一定能确定某点的经纬度数)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⑴含义:地球绕着 不停地旋转⑵方向: ⑶周期: (约为 小时)⑷产生的现象: 、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⑴含义:地球围绕 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 ⑶周期: (约为 天)4)产生的现象:① ;② ;③ ;④ 5)二分二至: 日( 月 日前后)、 日( 月 日前后)、 日( 月 日前后)、 日( 月 日前后)⑹四季的划分(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月春季; 月夏季; 月秋季; 月冬季热 带北温带动南 温 带 南 寒 带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无极昼极夜、直射9090(北极圈) (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0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 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一定要掌握怎么表示)⑵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⑶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沙漠 山峰 铁路 国界 2、地形图的判读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②相对高度: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⑵地形图的类型: 、 、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 ,向低处凸出表示 ;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 。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 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地形图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掌握海洋陆地三七分的饼状图)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 分海洋, 分陆地”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 半球2、七大洲和四大洋1)海陆分布大势:②七大洲: (P29中的图2.6)③四大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亚、欧: → 河→ → 山脉→ → (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 (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北美: 2) 是最大的洲; 是最小的洲; 是最大的洋; 是最小的洋 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 的⑵原因: 和 是主要原因, 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大陆漂移学说( 偶然发现,然后再继续进行研究论证的)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① ② ③ 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③ 比较稳定, 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① 的形成挤压)② 的形成与变化张裂)③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②六大板块: 、 、 、 、 和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 地震带; 地震带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 ⑵特点: (时间)、 (空间)、 (变化)⑶影响:天气对 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 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 等特殊预报。
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 表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 等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①概念: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点(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③气温日较差= -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①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