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班申请表.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290285
  • 上传时间:2021-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北师范大学“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班申请表学院名称 外国语学院 中报专业 英语专业(含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等)一、专业基础扎实,特色专业建设成果突出1. 凝练专业特色内涵,学科地位西部领先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是教育部2007年批准建设的第一批(第二类) 3个师范类英语特色专业之一2007年至今,该专业依托甘肃省外国语言 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甘肃省语言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本着“立足本土,辐射西部;服务教育,民基并举; 强化基础,探究前沿;理论引导,实践为先”的办学特色,通过调整专业 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 方法等途径,提升英语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本专业在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评估中结果为“优秀”,为甘肃省 首次参加专业评估的两所院校小唯一获得“优秀”的英语专业在网大2012 年推出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排行榜”中,本专业在全国570个参评本科 英语专业中名列第55名,等级为A2. 特色基地建设卓有成效,取得优异社会效益专业基础 2007年以来,先后与甘肃省张掖市党寨中学、张掖市梁家墩中心学校、敦煌市第三中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豫海回民小学、同心县海如女子 中学、同心县第一小学,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市十二校、阿克苏地区实验小 学与阿克苏地区第十中学等学校建立“国家级特色专业一一西北师范大学 英语专业教学研究基地”,通过教研协作共同体、教师发展工作坊等形式, 促进了该地区教师教育的发展的同时,也为本专业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宝贵 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重视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成果丰硕2007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共140余人次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励,其中, 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厅级1项,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 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 大赛”高教文科组一等奖1项,教学研究立项115项,15人次获得“优秀 教师”称号,14人次获得“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18人次获得“CCTV 杯”、“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外语辩论赛“优秀指导教师” 称号,5人次获得“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2011年外国语学院获得“西 北师范大学第四期教学改革工程优秀教学单位”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1. 加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本专业现已形成了一支年龄、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教学效 果好、科研能力强、研究特色鲜明,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队 伍,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培训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专业建设的可持续 性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人才保障本专业共有教师57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 讲师29人,助教2人,55岁以下教授7人,40岁以下副教授8人,35岁 以下青年教师17人。

      在职专业教师中,博士 18人,硕士 38人1人获美 国教育部奖励,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入选甘肃省第一层次 领军人才,3人入选甘肃省第二层次领军人才,2人入选甘肃省555科技创 新人才;省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5名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教 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 队在2012年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总决赛上,本专 业1名教师荣获全国一等奖;在“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中,4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及优胜奖2013年,本专业另一名教师在 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林肃赛区小荣获一等奖,并将 于11月代表廿肃赛区赴上海参加全国总决赛2. 提升学历,优化师资学缘结构本专业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基础上,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学与科研实力2007年起,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等政策 支持下,本专业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每学期选派3・4骨干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交流学习目前,10名教师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 西北师范大学脱产攻读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仅2012年,本专业就有8名 教师赴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进行学术访问,33名教师参加了国内学术会议和 研修班2013年6月29日至30日,本专业6名教师参加了 “第四届全国 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并进行了主题论文宣读3・注重培训,加强师资国际交流为了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专业水平,扩宽专业眼界,加强与同行之间 的交流和沟通,本专业有40余人分別被派往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 亚、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进修访学2008年,本特色专业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教师培训合作项目,选派骨干教师 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进行培训,目前已有16名教师完成培训4. 提升高度,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在促进国际间交流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同时,鼓励本专业 教师发表启质量的科研论文,积极中报科学研究项目2007年迄今,本专 业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7项,获得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省高校社科成 果奖以及其他各类奖项共64项,发表论文451篇,出版各类著作88部, 科研水平居省内高校同类专业首位三、加强课程改革力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课程体系针对生源现状,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结构、精练内容; 突出个性、注重实践”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确立了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 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变 化,目前,本专业正在进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的修订 工作新的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高雅的人文索养、宽广 的国际视野,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过硬的语 言应用能力、语言教学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致力于服务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优秀外语教师和外语专 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始终把“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 重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尤其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中,将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到占总学分的40.3%2.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逐步推进在课程建设中,新的培养方案加大了基础课程比重,合理精简了课程, 引进了通识类课程,明确了高年级理论课程方向分流(语言学方向、英语 教学方向、翻译方向、文学方向等),开设实用类课程模块(商务英语、外 事英语、导游英语等),构建旨在强化学生专业学习和提升实践应用水平的 课程体系新方案将学分控制在160学分以内,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要 求,强化建设“零学时”隐性课程、开设短课、小课、系列课程、团队课 程等新的授课方式,还时间于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新方案以精品课程为主轴,带动系列课程建设:“英国文学”、 “普通语言学”、“中级笔译”、“英语教育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美国 文学”、“高级英语”、“综合英语”、“写作”、“英美概况”、“交替传译”、“翻 译理论”等7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3. 结合地域特色,加强本土教材开发根据专业特色和西部外语教育实际,本专业积极参与英语专业课程教 材开发,编纂适合西部地区英语专业学生需求的教材,有效促进教学质量 提升近年来,先后编写了《新编实用外事英语》、《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 策略(小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教师培训教材)》、《新编教育专业英 语(师范生双语教学法教材)》、《综合英语教程4同步练习》(第二、三版)、 《综合英语教程5同步练习》(第二、三版)等教材,其中参与编写的《综 合英语教程》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全国近百所综 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使用四、人才培养模式趋于多元化发展1. 服务地方,不断明晰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及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 求变化,本特色专业先后于2010年、2012年、2013年三次修订人才培养 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高雅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 野,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过硬的语言应用能 力、语言教学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致 力于服务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优秀外语教师和外语专业人才”。

      2. 更新理念,切实重视课程建设本专业以“培养、夯实学生外语基本功”为基础,以“学生熟练掌握 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全而提升学生 综合素质”为冃标,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学水平本特色专业在“学业分 级,方向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下,在基础阶段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训练,合理精简课程,引进通识类课程,构建以夯实基础文科 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高年级阶段课程设 置开始实行学术方向分流(语言学方向、英语教学方向、翻译方向、文学 方向),并开设应用类课程模块(商务英语、外事英语、导游英语等),构 建旨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和提升实践应用水平的课程体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最新版)将学分控制在160学 分以内,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化建设“零学时”隐性课程、开 设短课、小课、系列课程、团队课程等新的授课方式,还时间于学生,切 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继续深化改革教学方 法和考核评价手段,加强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在 课堂中的运用;提倡笔试、研究设计、报告、学术论文、口试、答辩等多 元化考核评价手段的应用,重点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 课程设置上,本着“以精品课程为主轴,带动系列课程建设”原则,目前, 本专业已有“英国文学”、“普通语言学”、“中级笔译”、“英语教育学”被 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美国文学”、“高级英语”、“综合英语”、“写作”、“英 美概况”、“交替传译”、“翻译理论”等7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3・立足现实,创新人才培养方式(1) 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収得 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 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学位2) 采用硏讨式、启发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笔试、大作 业、报告、学术论文、口试等多元化考核评价手段的应用,重点考核学生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 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 师作为任课老师为学生授课3)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环节强调拓宽学生视野本专业实施本科 生“三个工程一一通识阅读工程、影视赏析工程、名师讲堂工程 组织学生每年完成一定量的外文原版书籍阅读、英文原版电影赏析、著名 学者专家讲座学习,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学院“本科生 科研奖励基金”,大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仅以2008级、2009 级毕业生为例,本专业共38名毕业生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学位,保研成功率达到100%;另有多 名毕业生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 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宾夕法尼亚州 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学位4. 实践活动特色鲜明,实践成果层出不穷社会活动:通过多元化、全方位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扎实 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近年来,5名学 生赴北京担任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3名学生赴上海世博会进行志愿服 务的学生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者2012年9月,学院成立“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