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6部分:车架与前叉试验方法.pdf

25页
  • 卖家[上传人]:木92****502
  • 文档编号:120233865
  • 上传时间:2020-02-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9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GB T 3565 6 20 7 征求意见稿 ICS 43 150 Y 14 GB T 3565 6 20 自行车 两轮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6 部分 车架与前叉试验方法 Cycles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bicycles Part 6 Frame and fork test methods ISO 4210 6 2015 Cycles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bicycles Part 6 Frame and fork test methods MOD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 发布 20 实施 发布发布 I 目 录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车架试验方法 1 4 1 车架 冲击试验 落重 1 4 1 1 概述 1 4 1 2 试验方法 2 4 2 车架与前叉组合件 冲击试验 车架落下 3 4 2 1 概述 3 4 2 2 试验方法 3 4 3 车架 脚蹬力疲劳试验 4 4 3 1 概述 4 4 3 2 试验方法 5 4 4 车架 水平力疲劳试验 6 4 4 1 概述 6 4 4 2 试验方法 7 4 5 车架 垂直力疲劳试验 8 4 5 1 概述 8 4 5 2 试验方法 8 4 6 车架与前叉组合件振动试验 9 5 前叉试验方法 11 5 1 减震前叉 轮胎间隙试验 11 5 2 前叉 拉力试验 11 5 2 1 试验方法 1 11 5 2 2 试验方法 2 11 5 3 前叉 静弯曲试验 11 5 4 前叉 向后冲击试验 12 5 4 1 试验方法 1 12 5 4 2 试验方法 2 13 GB T 3565 6 20 II 5 4 3 试验方法 3 13 5 5 前叉 弯曲疲劳试验加向后冲击试验 14 5 6 用于轮毂闸或盘闸的专用前叉 15 5 6 1 总则 15 5 6 2 轮毂闸或盘闸的前叉 静态制动力矩试验 15 5 6 3 轮毂闸或盘闸的前叉 制动疲劳试验 1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模拟前叉特性 1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前叉安装夹具 18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减震车架 轮胎间隙试验 19 GB T 3565 6 20 III 前 言 GB 3565 自行车安全要求 由以下九个部分组成 第 1 部分 术语和定义 第 2 部分 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车 青少年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和竞赛自行车的要求 第 3 部分 一般试验方法 第 4 部分 车闸试验方法 第 5 部分 车把试验方法 第 6 部分 车架与前叉试验方法 第 7 部分 车轮与轮辋试验方法 第 8 部分 脚蹬与驱动系统试验方法 第 9 部分 鞍座与鞍管试验方法 本部分标准为 GB 3565 的第 6 部分 为全文推荐 本部分标准按照 GB T 1 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 ISO 4210 6 2015 自行车 两轮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6 部 分 车架与前叉试验方法 本部分标准与 ISO 4210 6 2015 相比在结构上基本一致 只是 5 2 前叉拉力试验把减震和刚性前叉 的拉力试验归类在一起 调整为 5 2 1 减震前叉拉力试验 5 2 2 刚性非焊接前叉拉力试验 删除 5 7 非焊接前叉的拉力试验 本部分标准与 ISO 4210 6 2015 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范围 用 GB 3565 2 替代了 ISO 4210 2 以适应我国自行车标准的要求 关于术语和定义 用 GB 3565 1 替代了 ISO 4210 1 以适应我国自行车标准的要求 修改了车架水平力疲劳试验的 概述 增加了减震前叉和减震车架预压行程的内容 以体现 车架水平疲劳试验中 后减震前叉和减震车架用预压行程方法的设计理念 见 4 4 1 修改了车架垂直力疲劳试验的 概述 增加了减震前叉和后减震器预压行程的内容 以体现 减震前叉和车架减震器用预压行程的设计理念 见 4 5 1 修改了车架垂直力疲劳试验的 试验方法 疲劳施力次数由 50000 次增到 100 000 次 以同 其他方式疲劳次数协调一致 见 4 5 2 增加了车架与前叉组合振动试验 对某些特殊车型 例如折叠自行车 有较好的车辆强度验证 效果 见 4 6 修改了图 5 中的说明 增加了图中 h3 的说明 同文本叙述保持一致 见图 5 修改了规范性附录前叉安装夹具 在前叉安装方式上 增加了内塞杆的夹具要求 以防止试验 GB T 3565 6 20 IV 时前叉转动 见附录 B 本部分标准进行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一致 将本部分标准名称改为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6 部分 车架与前叉试验方 法 为与我国自行车标准化一致 删除了 ISO 4210 6 2015 中资料性概述要素 包括封面 目次 前言和引言 为说明本部分标准情况 与我国自行车标准化一致 增加了本部分标准的前言 为使语言简洁 用 本部分标准 代替 ISO 4210 的这部分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使用了我国已经转化的 ISO 标准 本部分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TC 155 归口 本部分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天津爱塞克车业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强等 本部分标准 20 年首次发布 1 自行车 两轮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6 部分 车架与前叉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部分标准规定了 GB 3565 2 中所涉及的车架与前叉试验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引用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T 3565 1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 术语和定义 GB T 3565 1 20 ISO 4210 1 2014 MOD GB 3565 2 20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2 部分 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车 青少年自行车 山地自 行车与竞赛自行车的要求 ISO 4210 2 2015 MOD GB T 3565 3 20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 3 部分 一般试验方法 ISO 4210 3 2014 IDT 3 术语和定义 GB T 3565 1 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车架试验方法 4 1 车架 冲击试验 落重 4 1 1 概述 允许车架制造商以模拟前叉 见附录 A 替代前叉进行试验 如果车架去除一根车管能由男车变为女车时 试验在去除这根车管后进行 如果车架装有减震前叉 试验在前叉的减震组件处于无负荷的自由长度状态下进行 对装有后减震装置的车架 将减震装置固紧到相当于一个体重 80 kg 的骑行者骑坐在自行车上时的 位置 对于青少年自行车 将减震装置固紧到相当于一个体重40 kg的骑行者骑坐在自行车上时的位置 如果减震装置不允许被锁住 则可采用尺寸适合 两端连接与弹簧 减震器相似的实心连杆代替弹簧 减震器 GB T 3565 6 20 2 4 1 2 试验方法 在前叉上安装一个钢制辊轮 其质量小于或等于 1 kg 尺寸如图 1 所示 辊轮冲击面的硬度应不 小于 60 HRC 如果前叉用模拟前叉代替 则模拟前叉末端的圆形应与辊轮形状一致 如图 1 所示 将 车架 前叉或车架 模拟前叉组合件通过后轴连接件垂直地夹紧在刚性夹具上 将质量为 22 5 kg 的重锤置于前叉腿开口的辊轮上或模拟前叉的圆形端上 测量轴距长度 将重锤 提升到轻质辊轮上方h1的高度 对准两轮中心并向前叉或钢杆翘度方向 将重锤释放冲击在辊轮或钢 杆上 落下高度由表 1 给出 试验时 重锤将发生正常的弹跳 待重锤在辊轮或模拟前叉上的弹跳停止 后 再次测量轴距长度 如果前叉发生失效 则车架应使用模拟前叉进行试验 注 见 GB T 3565 3 20 附录 B 表 1 落重高度 单位为毫米 自行车类型 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车 青少年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竞赛自行车 落重高度 h1 180 180 360 212 单位为毫米 说明 h1 落重高度 1 轴距 2 永久变形量 3 22 5 kg 重锤 4 轻质辊轮 1 kg 5 后轴刚性支承 6 向后冲击 图 1 车架和前叉组合件 冲击试验 落重 GB T 3565 6 20 3 4 2 车架与前叉组合件 冲击试验 车架落下 4 2 1 概述 整车制造商应以车架与适配的前叉进行本试验 对于车架制造商 在前叉不适配车架时 可采用符合 GB 3565 2 20 中 4 9 5 前叉冲击试验要 求的前叉进行试验 如果车架去除一根车管能由男车变为女车时 试验在去除这根车管后进行 如果车架装有减震前叉 其在冲击试验前应保持无负荷的长度状态 如弹簧 减震器能被锁住 其 应锁至处于无负荷的长度状态 如果弹簧 减震器不能被锁住 则选用下列两个替代方法的一个 采用外部锁紧的方法 将前叉锁紧在其伸展长度上 或 用一刚性前叉替代 并已知它符合 GB 3565 2 20 中 4 9 5 规定的冲击试验要求 其长度 相当于一个 80 kg 重的骑行者正常骑坐在装有减震装置的自行车上 对于青少年自行车 施 加负载为 40kg 如果车架装有后减震装置 应将弹簧 减震器固紧到相当于一个体重 80 kg 青少年自行车 40 kg 的骑行者骑坐在自行车上时的位置 如果减震装置不允许被锁住 则可采用尺寸适合 两端连接与弹簧 减震器相似的实心连杆代替弹簧 减震器 4 2 2 试验方法 用 GB 3565 2 20 中 4 8 2 规定的车架 前叉组合件进行本项试验 或者 在车架生产商不生 产前叉的情况下 安装一个适配的前叉在同一测试车架上 见 4 2 1 如图 2 所示 将车架 前叉组合件安装在后轴连接点上 在垂直平面内使其能绕后轴自由转动 将 前叉放在一个平坦的钢砧上 使车架处于正常使用的位置 将重块M1紧固在鞍管上 如图 2 所示 其 重心沿鞍管轴线方向 离鞍管插入点的距离为D 75 mm 将重块M2及M3 见表 2 分别固紧在前管 上部和中轴处 三个重块紧固后 测量轴距的长度 将组合件绕后轴转动至轻质辊轮离钢砧 h2的高度 然后让组 合件自由落下 冲击到钢砧上 重复该试验 然后在三个重块处于原位 轻质辊轮停留在钢砧上时 再次测量轴距的长度 表 2 跌落高度和车架座管 前管及中轴部的配重 自行车类型 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车 青少年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竞赛自行车 重块1 鞍管 M1 Kg 50 40 30 30 重块2 前管 M2 kg 10 10 10 10 重块 3 中轴 M3 kg 30 20 50 50 跌落高度 h2 mm 200 200 300 200 GB T 3565 6 20 4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 轴距 2 永久变形量 3 重块 1 M1 4 重块 2 M2 5 重块 3 M3 6 后轴连接点的刚性连接 7 钢砧 D 重心距离 75mm h2 跌落高度 图 2 车架与前叉组合件 冲击试验 车架落下 4 3 车架 脚蹬力疲劳试验 4 3 1 概述 所有型式的车架都应进行该项试验 在试验中对装有枢轴连接的减震车架 调整弹簧 空气压力 或阻尼装置提供最大阻尼 或对装有 不能调节空气压力的气压减震装置 则将该减震部件换成一刚性连杆 并确保其两端固定连接 侧向刚 性准确地模拟原有的结构 对没有枢轴只靠柔性连接后平叉的减震车架 确保任何减震装置都能提供最 小阻力 以使车架得到充分的试验 如果减震车架具有可调节的支架或连杆机构 借以改变自行车对路面的接触阻力或改变自行车的高 度 通过调整那些可调节部件的位置 以保证车架受力最大 GB T 3565 6 20 5 4 3 2 试验方法 使用一个全新的车架 前叉组合件 并配以标准的前叉合件以备试验 前叉可用同样长度的模拟前 叉 见附录 A 代替 其刚性至少与原来的前叉相同 注 如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