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美术.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6350952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第七册包括八个单元,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艺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不盲目将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由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过程与方法: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五、全册教学进度周次 内 容第一、二周 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第三、四周 第二单元《祖国您好》第五周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第七周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做做游戏练一练第八、九周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第十周 期中复习考试2第十一、十二周 第五单元《翠竹声声》第十三、十四周 第六七单元《军旗飘飘》第十五、十六周 第七单元《艺术家的故事》第十七、十八周 第八单元《用画面讲故事》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考试第一单元 《希望的田野》单元概述:我们记忆深处,也许永远记得蓝天白云的色彩,山泉叮咚的声音;记得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美丽宁静的村庄;记得晚霞辉映、万倾碧波,收网归家的渔夫放声高歌;记得和邻家孩子一起玩“打仗” 、 “过家家”的游戏;记得放牛的快乐、上学的幸福、劳动的艰辛……田野多美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这里有蔚蓝的天空、弯弯的小河,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稻田、美丽宁静的村庄田野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田野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场,在这里有着我们欢乐的童年和儿时的梦,田野带给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田野回报给人们的是累累的硕果和一片片丰收的景象。

      人们在田野上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播种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这片沃土我们要用心来欣赏她、赞美她、热爱她,让我们用甜美的歌声、纯朴的艺术作品及优美的舞姿来表达心中那一份爱,让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一粒种子,在她的怀抱中幸福快乐的成长围绕着“田野”的主题,本单元设置了《我们的田野》 、 《一粒种子》 、 《农家孩子》三个课题通过欣赏、合唱、表演、舞蹈和剪贴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体会田野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希望启发学生在观察田野自然风光的基础上,感受《我们的田野》等歌曲的优美旋律,并尝试用剪贴、绘画等美术方式将自己心中的田野有创意的表现出来,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身边各种材料如输液、麦秆、茅草、瓦片等进行表现,体会农家孩子那份独有的快乐课题一 我们的田野教学目标: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3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等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

      教学准备:1、各种季节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2、学生收集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绘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二、导课:可爱的稻草人,站立在希望的田野上,它何时能诞生在你的手中?今天,我们来一起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希望的田野上的美丽景象三、新授:那一片一片的金黄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着幸福,播种着希望2、欣赏各种农村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 ,漫谈从这些画面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描绘我们美丽的村庄1、用废旧画报纸或小布片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 ,了解基本的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2、利用泥土、枯枝、树叶、草茎、麦秆、瓦片等材料,采取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用编织、捆扎的方法制作立体的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进一步体会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机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绘,如对房屋门窗的刻画及结构的把握要4细致、精美,整个房屋、小院的布局要合理。

      3、在绘画活动中表现村庄的美丽和劳动人民的朴实、勤劳4、在合作和表现过程中,体会美丽的田野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的参与艺术活动2、描绘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创意3、合唱时学生是否能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札记: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体会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课题二 一粒种子教学目标: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表演、朗诵、歌唱等形式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戏剧表演中的冲突、过程、高潮,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课时安排:2 课时 《种子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二、导课:种子你们见过很多了,你能描述一下吗?三、新授:动手、漫谈并进行实物粘贴1、小小的种子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创作的材料观赏教师、学生收集的种子照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52、用摸、闻、看等形式感受种子的质、形、色等,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拼摆、粘贴,学习美术中的二方连续纹样或单独纹样的图案知识,体会艺术要素中重复、变化的节奏美3、利用种子本身的颜色进行搭配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开展评价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评价教学评价:1、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2、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札记:粘贴种子画时还出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学生带来的绿豆生虫子了,但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的粘贴画因为作的精致还被展览了,结果就在展板上爬满了虫子看来作种子粘贴画也要选种子《小樱桃》教学目标:子照片,感受其中的色彩和肌理美2、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种子,抒发对种子的1、学生有兴趣的欣赏并收集、拍摄植物的种情感,能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如美术创作中的重复、变化、节奏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有关种子的图片,绘画作品及名家名画,自己创编的《一粒种子》的剧本,各种种子实物粘贴图案等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或拍摄的种子照片、各种实物种子、胶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二、导课:上节课我们利用种子进行了粘贴活动,今天我们来画一画种子希望你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毛笔画出自己的想画的事物。

      三、新授:画笔下的种子1、学画《小樱桃》 ,体会国画干、湿、浓、淡的笔墨趣味62、欣赏其他表现种子的国画作品3、用水墨自由表现生活中常见的山果种子等教师可适当示范小樱桃的画法:(1)起笔从上往下点:正值毛笔蘸淡曙红,毫尖加点浓曙红(或胭脂) ,用侧锋以圆弧的两点相扣,合成一个樱桃果2)起笔可以从下往上点:用中锋小毛笔画果柄,一般可以从外向里行笔,注意起收作品展示:1、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开展评价2、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老师评价教学评价:1、能用最常见的实物种子拼贴出美丽的图案2、能用水墨的方法画出各种山果子札记:学生这是第一次接触国画,所以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被用来讲用笔用墨,学生剩下的练习时间不多,作业效果一般第二单元 祖国,您好单元概述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揽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为你带来远方儿女的思念,鸽子在茫茫海天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愚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月儿常圆,儿女永远欢乐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逆风起飞,风雨中获得收获生日,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值得庆贺的,渐渐长大的孩子,每一次生日都寄托心中每一个渴望每一次生日,映照着祖国母亲美好的明天。

      在祖国生日到来的时候,大道纵横,群山如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这是一个收7获的季节从东海之滨,到昆仑山上,从白山黑水,到香江两岸,节日的礼花撒遍祖国的万永千山,国庆的欢歌飞出亿万人民的心田共和国的华诞之日,神州欢腾,普天同庆国旗飘扬,紫荆吐艳,荷花盛开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掀开更加绚丽辉煌的篇章本单元设计了《七子之歌》 、 《祖国有多美》两个课题,通过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艺术活动,在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等方面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使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感受对祖国的美好情感课题一 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了解、欣赏《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2、朗诵和体会闻一多诗歌作品《太阳吟》片段,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意境)、 “音乐美 ”(节奏)、 “建筑美”(形式),了解新格律诗3、能在美术作品《红烛颂》欣赏中,对作品主题、工具材料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分析4.、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够根据歌词和诗歌内容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教学准备1、有关闻一多的生平资料和作品及油画《红烛颂》课件等2、表现海外游子的诗歌、音乐作品和文章等3、美术活动的工具材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 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 导课:播放《七子之歌》 同学们,从它的歌词中你能体会闻一多先生所要表达的感情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更具体的去体会这种心境三 新授:朗诵体会《太阳吟》81、朗诵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太阳吟》 ,对诗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在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班级里展示在这首诗歌里,闻一多先生借助太阳这个具体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游子对祖国母亲的依恋之情,作品在情绪的表达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2、朗诵诗歌《绿叶对根的情意》 、 《游子吟》等,结合讲述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对祖国的思念3、教师向学生介绍闻一多诗歌中的“三美” ,引导学生运用《太阳吟》中具体形象“小草” 、 “露水” 、 “金鸟” 、 “宫柳” 、 “九曲回肠” 、 “六龙骖驾” 、 “冷泪盈眶” 、 “游子”等,这些意象的、具有绘画美感的描述,进行绘画创作,将诗意形象化4.根据诗歌《太阳吟》的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可以是平面的绘画,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立体的塑造,还可以采用平面与立体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创作创作主题可以围绕着太阳进行,小组合作或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大的作品表现时,为了深化和拓展主题,建议采取的方式是:根据诗歌《太阳吟》内容,将具体形象的想像拓展为向日葵与太阳的一种关系,这样在表现时更生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