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粮害虫资料.ppt
32页仓库害虫概述,仓库害虫系指在仓内为害贮藏粮食的许多害虫,也叫做贮粮害虫主要类别,全世界现有仓库害虫600多种我国已知224种,其中昆虫186种,螨类38种常见的重要储粮害虫有30余种从全国的分布来自看,南方的种类多于北方 常见的仓虫依其分类地位可分为3大类: 甲虫类(beetles):如玉米象、豆象等; 蛾类(moths):如麦蛾、印度谷螟等; 螨类(mites):如腐蚀酪螨等 我国三大储粮害虫: 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 麦蛾 Sitotroga cereallela(Olivier) 谷蠹 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其它常见储粮害虫,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Hübner) 赤拟谷盗 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 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 豌豆象Bruchus pisorum(L.) 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 蚕豆象 Brachus rufimanus Boheman 腐嗜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其它:谷象、大谷盗、长角扁谷盗、米黑虫、粉斑螟蛾等。
为害特点,(一)依发生时间分类 1、初期性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的初期,取食完整粮粒如三大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蠹、 麦蛾 2、后期性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的中、后期,主要取食损伤粮粒及碎屑粉末如锯谷盗、长头谷盗等 3、中间性害虫:发生于粮食储藏的全过程,食害完整或损伤粮粒如黑菌虫、黄粉虫、螨类、皮蠹、蛛甲等二)依取食方式分类 1、蛀食类(borers):如玉米象、豆象、谷蠹、麦蛾等的幼虫,在粮粒内蛀食,使粮粒仅剩空壳 2、剥食类(peeler):如印度谷螟、一点谷螟等的幼虫,喜食粮粒的胚部,再剥食外皮,内部则较少食害 3、侵食类(embezzler):一般甲虫均自外面向内侵食粮粒,使被害粒呈不规则缺刻状 4、缀食类(webbing-feeder):一般蛾类幼虫均喜吐丝将粮粒连缀成块,匿伏其中食害三)依发生危害场所分类 1、不能在仓内繁殖,必须依靠自然界的食物在田间繁殖,但幼虫可随寄主带入仓内完成发育:如豌豆象 2、兼在田间和仓内繁殖危害:如绿豆象、玉米象、麦蛾等 3、仅能在仓内繁殖危害:如大部分仓虫四)危害损失特点 1、重量损失: 一般平均损失率在10%左右,亦即每年被仓虫损害的谷物可供2亿多人一年的食用。
有学者估计,如果小麦感染10对谷象,并在适宜环境中生存5年,则其后代在5年中能吃掉40.625万kg小麦 2、质量损失:引起受害粮食发霉、变质 3、传播人类疾病,储粮害虫一般生物学特性,分布广,多是世界性害虫 虫体小,扁平,人类活动易携传,检疫对象多(一类:谷斑皮蠹;菜豆象等,二类:鹰嘴豆象、灰豆象、大谷蠹、巴西豆象) 飞行力弱,喜黑暗,怕光照 食性广而杂,多为多食性 抗逆性强:耐干燥,耐饥饿 繁殖力强,无滞育习性绿豆象,绿豆象 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innaeus 属鞘翅目豆象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国内南北各地都有发生此虫能在仓内及田间繁殖为害,1年发生代数很多,1粒被害豆内常有虫数头,受害豆粒即被蛀食一空,损失极重,为绿豆、小豆及豇豆等的重要害虫绿豆象:生活史和习性,绿豆象每年发生4-5代,如环境适宜或在仓内繁殖,每年可以发生11代越冬的幼虫于次年春在豆粒内化蛹和羽化,成虫不久即从豆粒内外出成虫善飞翔,交尾后在仓内产卵于豆粒上,幼虫孵出后即蛀人豆粒内食害成虫略吃豆叶,还有假死性及趋光性玉米象,玉米象分布遍及全世界在国内除新疆外,其余各省、市都已发现成虫主要为害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
此虫是一种最主要的初期性害虫它还能飞到田间为害生活史和习性,玉米象每年约发生1-7代成虫多在仓内粮堆内活动,大多分布在上层,中、下层分布很少幼虫在粮粒内蛀食,在粒内化为蛹,成虫在粒内羽化后仍停留约5天才蛀孔外出成虫具有向上爬习性;受惊呈假死状有趋湿趋温性,畏光,喜欢飞向有花蜜的花中活动谷蠹,属鞘翅目 Coleoptera,长蠹科 Bostrichidae 分布:国内除西藏、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省区均有,尤以南方各省普遍而严重 危害特点 (1)多食性 嗜食稻谷、小麦、大米、玉米等 (2)蛀食性 (3)引起储粮发热,赤拟谷盗,赤拟谷盗 Tribolium castaneum 属鞘翅目,拟步甲科 此虫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国内分布情况除西藏尚未弄清外,其余各省(市、区)都已发现 此虫的食性颇杂,为害麦面粉、米糠、豆饼、干果、禾谷类种子、油料种子、辣椒粉、生药材、烟叶、生姜、干鱼、干肉、皮革、蚕茧、昆虫标本等一般认为此虫是面粉的重要害虫生活史和习性,一般每年发生生4—5代,但在东北寒冷地区每年只发生1-2代多以成虫群集在粮袋、围席以及仓内各种缝隙中越冬幼虫在面粉及碎屑内取食幼虫老熟后即在粉屑中化蛹。
成虫性喜黑暗,常群集在粮堆下层、碎屑下面或缝隙内成虫飞翔力不强,有假死性麦蛾,,,,印度谷螟 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可在玉米、大麦、小麦、豆类、花生、油菜籽、干果、粉状谷物、奶粉、中药材等中发现幼虫咬食谷物胚部及表层,并吐丝连缀粮粒成小团或筑成茧,幼虫在茧中取食危害也可吐丝结网,封闭粮面而污染了储藏的粮食每年发生4~6代,一般以幼虫在仓库缝隙吐丝结茧化蛹或越冬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气象因素 仓虫繁殖的有效温度范围一般为15~35℃,最适温度范围因仓虫种类而异它们对低温缺乏抵抗能力,所以,在北方的冬季,仓虫的死亡率很高 贮粮害虫一般在粮食含水量13%及空气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在谷物含水量8%以下不易发生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营养因素 一般仓虫对食物的选择均有一定范围,如单食性的豌豆象只食豌豆,蚕豆象只食蚕豆;多食性的印度谷螟、粉斑螟、地中海粉螟、谷蠹等能食多种禾谷、油籽、豆类及其他植物质;杂食性的皮蠹、拟步行虫、螨类等能食各种动植物质 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在贮粮害虫的调运、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而使贮粮害虫传播、发生的现象。
仓库害虫的系统防治法,防治仓库害虫,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粮食保管方针因此,平时应把粮食的清洁卫生工作当作最基本和最经常的工作来抓,再辅以机械、物理、化学及生物等防治方法也就是要抓综合防治,把各种防治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收到最大的防治效果植物检疫,加强植物检疫,杜绝国外危险性害虫传入及防止国内已有植物检疫对象害虫的蔓延清洁卫生,在粮食及粮食加工厂进行经常而又彻底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贮粮害虫发生为害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 清洁工作 仓、厂及一切临时存放粮食的场所内外积存的垃圾、尘灰、碎屑、蛛网、糠屑、地脚粮及杂草等,都是害虫潜藏的场所,必须彻底清除对于清扫不到的孔洞及缝隙等,应用剔、刮、掏、挖的办法,彻底清除其中的粮料、尘杂及害虫 加工厂的机器设备、各种管道,都要保持洁,做到无灰尘和无积粉 器材库以及其他附属建筑物,都要全面和彻底地扫除 包装器材、各种工具、粮食清理运输机械以及运输工具(车船)等都要经常清理,保持清洁 粮、油仓房必须坚持空一仓、清一仓二) 消毒工作 1.空仓消毒 2.加工厂消毒 3.器材消毒(包括日晒敲打与冷冻敲打、药剂消毒和蒸汽消毒) 4.环境消毒 (三) 改造工作 对仓、厂进行改造,做到“仓内面面光”,彻底消灭害虫的栖息和越冬场所。
(四) 隔离工作,机械防治,风车除虫:虫粮经过风车处理以后,可将比粮粒轻的害虫和尘杂清除出去 筛子除虫 压盖粮面,防治麦蛾 除虫粮袋:是用聚乙烯、玻璃纸、绿波、纤维质和黏胶剂为材料做成的多层粮袋用抗虫粮袋包装粮食防止害虫入侵和感染物理防治,高温杀虫 1.日光曝晒 2.烘干杀虫 3.蒸汽杀虫 4.开水或热水烫豆 低温杀虫 1.仓外薄摊冷冻 2.仓内冷冻 3.机械通风 4.机械制冷 缺氧保管 缺氧保管可分真空充氮、充二氧化碳、密封自行缺氧、微生物辅助缺氧、树叶辅助缺氧、燃烧缺氧以及使用中性大气发生器缺氧等 辐射杀虫:常用钴60的核裂变反应,破坏虫体组织,使害虫死亡,造成害虫雌雄不育化学防治,消毒剂:敌百虫 敌敌畏 谷物保护剂:即触杀剂粮食入仓时拌入粮食中,防止虫害的发生常用药剂有95%马拉硫磷10ppm、辛硫磷5~10ppm、甲嘧硫磷5-~10ppm、杀螟硫磷5~10ppm、溴硫磷8~12ppm、杀虫畏10~20ppm、溴氰菊酯1ppm等 熏蒸剂:熏蒸剂防治贮粮害虫在当前仍是化学防治上一个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办法,常用的熏蒸剂,溴甲烷(CH3Br)(限制使用) 磷化铝(AIP)(磷化氢) 硫酰氟(SO2F2) 氯化苦(CCI3NO2) 氢氰酸(HCN),溴甲烷熏蒸用药量:粮堆每立方米用药30g,空间每立方米用药15~20g。
磷化铝常用剂量:密封良好的粮仓每吨粮食可用磷化铝3~5片(每片重3g),空仓每立方米用0.2~0.4片一般的密封仓库,每吨粮食用5~7片,空仓每立方米用0.3~0.5片,密闭约5昼夜或更长些 此外,除了使用磷化铝产生磷化氢的方法外,还可用磷化锌、磷化钙代替磷化铝辛辣植物熏避驱虫,花椒、茴香、大蒜、葱、生姜、八角、苦楝树叶、野菊花等植物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驱避贮粮害虫,是天然的家庭贮粮“除虫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