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及人物传记的写法 2、掌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 为 ”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4、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二、教学设想 1 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的第1、4点 2 教学难点是对“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的理解 3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导读、提问、议论等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讲读第一、二片面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报任安书》,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对《史纪》写作目的概述,大家知道在这本书中都为战国那四位公子作传吗?(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我们今天要学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司马迁在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这篇列传中,亲切地用了一百四十七个“公子”,表达信陵君“仁而下士”,终究得到游士、门客的扶助,抗争了秦国的侵略,救赵存魏,昂扬诸侯的故事。
二、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的层次 第一片面:第1、2自然段概述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其次片面:第3、4自然段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为举动迎侯生 第三片面:第5—12自然段记述信陵君窃救赵的全过程 第1层:(5、6自然段)写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不能 第2层:(7、8自然段)写侯生献奇谋,朱亥大气领命 第3层:(9—11自然段)写合符椎杀晋鄙,公子破秦救赵 第4层:(12自然段)写魏王怒兵符被窃,公子留赵不归 三、研习新课 (一)讲读第一、二片面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屡屡地)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 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B、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典雅骄士(高傲──孤高地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 高洁,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虚左(使 空着,使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让 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 站立着) ④一词多义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起因) 故久立与其客语(有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引: 公子引车入市(率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就: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金就砺那么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采纳《殽之战》) 以: “不敢以其富贵族骄士”:凭 “士以此 ”的“以”,作“因此”讲;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的“以”作“认为”讲。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 遍赞(于)客人(省介词) B、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王异母弟也 (二)回想这两片面,要求学生回复: (1)提问:这片面的两个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 明确: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结果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怎样概括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表达他“仁而下士”的? 信陵君窃符救赵 教案 明确: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愿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其次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客人, 自迎夷门侯生并篇赞客人 板书设计 第一片面: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分及“仁而下士”的品德。
其次片面: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铺垫) 公子(位显达贵) 侯生(位卑贫寒) 虚左、执辔 坐上、不让 引车、色和 入市 访友 色终不变 与客久谈 引为上坐、为寿 坐上坐 第三片面:信陵君窃符救赵 椎杀晋鄙──情节高潮 信陵君却秦救赵——情节结局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