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doc
2页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薄弱学校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某一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札I对较差、教育质 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学校薄弱学校的出现既有宏观性、全局性的因素,也有微观学校口身建设的问题 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看,教育理念与政策偏差、教育投入失衡与管理机制失调是导 致产生薄弱学校的重要原因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创建公平与效益兼顾的 现代学校制度,理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就成为薄弱学校改造的重要途径校长在改造和建设薄弱学校中又起着重要价值的意义首先,校长要正确认 识自己的职业角色即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三重角色,从而履行角色义务;要 设计并建立一整套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并发展改 造薄弱学校一般说來,薄弱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较落后,无论是课程管理、教育教学管理、 人事管理、劳动分配等,都与现代学校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学校效率意识不强, “大锅饭”现象严重,教师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管理僵化、缺乏活力,教育 资源的配置效率十分低下学校与社会、社区、家庭也缺乏互相支持、互相监督、 融合互动的机制社区、家长对学校内部管理的介入十分有限学校缺乏h我发 展的意识长期外控式管理导致学校形成一种依赖心理,按部就班,惟命是从, 不善于发掘自身特点和优势,学校的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缺乏特色与个性。
这些现象和问题是整个教育都面临的问题,但在薄弱校表现的更为突出这 些问题可能不是形成薄弱校的主要原因,但却是改造薄弱学校的重大障碍实践 也证明,要实现薄弱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不可 能的薄弱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更需要制度上的超越和创新因此,立足于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来进一步深化改革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文化管理或文化管理薄 弱比如,办学理念和方法落后、学校领导不善于与教师沟通、教师缺乏工作积 极性、师生关系紧张、学习风气不浓、规章制度挂在墙上却并不彻底执行等等 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直接影响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学校怎 么谈发展?这样的学校如果大量存在,对整个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均衡发展、 对国民受教育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等都将产生严重阻碍为此,薄弱学校要加 强文化建设、加强学校文化改造和建设薄弱学校这所以薄弱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対信息技术了解相对较少因 此,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困惑例如:计算机技术属于高新技 术能否被教师掌握,真正用于教学?对学校而言信息技术仅是一门课程,但设备 耗资大,日常费用也大,薄弱学校能否承受?掌握信息技术在薄弱学校教育教学 和学校管理I I I的应用O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条件、 改善教学环境、改进学校管理的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 量;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运用信 息技术,改善学校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