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广西田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试 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docx
8页广西田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合测试 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共19题)1.“我的家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2.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5.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这充分说明()A、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介石斤斤计较B、中国共产党软弱无能C、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D、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利益6.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八一三事变7.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之后B、西安事变之后C、卢沟桥事变之后D、中共七大之后8.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37年”、“卢沟桥”、“全国性抗战”这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9.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了30万中国军民而饮恨这个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10.抗战期间,南京被日本攻陷后,国民政府的陪都是()A、上海B、北京C、重庆D、武汉11.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A、台儿庄战役B、松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12.1938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
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A、林彪B、彭德怀C、李宗仁D、杨虎城13.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松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太原会战1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15.众志成城,共渡国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这种优良传统再次得到体现下列最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武昌起义D、抗日战争16.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7.在武汉中山公园内,有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受降堂”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部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的仪式你认为这一仪式应该发生在哪一年?()A、1895年B、1945年C、1946年D、1949年18.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唯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抗日战争19.1945年,有一个遭受了日本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地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是()A、东北三省B、台湾C、香港D、澳门二、探究题(共2题)1.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3)对比上述图片,你有哪些感想?(至少3点)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两次战争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后,请你回答:(1)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凶恶残暴,在中国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请你举2例说明2)举出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三个战役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请你进行简单总结至少3点三、材料分析题(共1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周恩来请回答:⑴两则材料中的“他”“先生”指谁?⑵这两则材料是在什么事件发生时说的?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⑶这一事件是由谁发动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4)材料二中周恩来所说的话后来是否成为事实?举例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