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广东阳江市阳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5人(第三期)模拟卷(第36套).docx
119页2022广东阳江市阳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5人(第三期)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A: 该省农业人口比例逐年增高B: 该省城镇人口增长数量逐年下降.C: 该省人口增长数量逐年下降D: 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项,根据表一第二、四列,2010年该省非农业人口增加1178.6-1166.5=12.1万人,总人口增加2690.8-2681.7=9.1万人,非农业人口增加人数多于总人口,所以2010年非农业人口比例增高,则农业人口比例降低,错误;B项,根据本大题第二小题判断,错误;C项,根据表一第二列,2008年新增人口2657.6-2643.8=lX.X,2009年新增人口2681.7-2657.6=2X.X,前者小于后者,故不是逐年下降的,错误:只能选择D验证D项:由表二最后一列可直接判断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充分就业既是微观居民户家庭实现收入最大化所追求的理性预期,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政策目标,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_____。
A: 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百分百就业B: 是所有人百分百就业C: 是愿意就业的人百分百就业D: 不是百分百就业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充分就业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充分就业并不排除像摩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只要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就算实现了充分就业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行为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_____A: 市卫生局对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某一类机构作出40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B: 某省颁布的关于城市市容和环卫卫生的管理条例C: 某市城管局对某企业提出的户外广告设置事项申请作出许可决定D: 某区规划局对未经批准、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的某单位作出警告的决定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制定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应用文件进行执法的行为,把握好这两点即可判断,题目中A、C、D明显是具体行政行为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_____。
A: 因歇业降价销售商品B: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C: 以利诱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D: 利用广告对商品的性能作出引人无解的虚假宣传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BCD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在2012年9月18日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3届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_____院士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已于2013年_____月正式就任,这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近30年来第_____位中国籍科学家担任院长A: 郑哲敏3 二B: 白春礼1 一C: 郑哲敏1 一D: 白春礼3 二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2012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任院长,2013年1月1日正式就任这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近30年来首位中国籍科学家担任院长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行政道德的_____A: 强制性B: 示范性C: 广泛性D: 政治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就是示范性。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_____A: 据美国媒体报道,基地老二网上再次现声,指责奥巴马未在就职演说中提及加沙,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B: 总体来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C: 这项河道治理工程将通过清除引潮河大量的淤泥,控制和减少内源污染,从而降低“臭流”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D: 由于新近翻译的论文大多竭力宣传西方教育理念,因而问世不久的《现代教育》杂志能客观地与读者谈论西方教育观的两面性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A项“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有歧义,可理解为呼吁穆斯林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的行为”,也可理解为呼吁穆斯林在报复美国的同时,支持以色列进攻加沙;c项“降低”与“范围”搭配不当;D项“新近翻译的论文大多竭力宣传西方教育理念”与“问世不久的《现代教育》杂志,能客观地与读者谈论西方教育观的两面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由于……因而”关联词使用错误B项无语病当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沿公交线匀速走,15分/辆车追上,3分/辆迎面,两起点发车间隔相等,发车间隔_____分钟A: 4B: 5C: 6D: 8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_____。
A: 爱国、敬业、诚信、和谐B: 文明、爱国、敬业、诚信C: 自由、敬业、诚信、友善D: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李明是一位工作表现出色的基层管理人员,在被提升为部门经理,进而提升为总经理后,虽然工作比以前更努力,绩效都一直较差,其中的原因很可能就在于李明并没有培养起从事髙层管理工作所必需的_____A: 概念技能B: 技术技能C: 人际技能D: 领导技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 91Exam.org【答案】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_____、保护环境A: 爱劳动B: 爱科学C: 爱护公物D: 爱人民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事关重大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由国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是在人们日常的公共活动中,应当遵守、维护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守则。
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紫外线促使人体合成_____以预防佝偻病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13.在我国市场上,人们都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表明_____A: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B: 人民币也是商品,有价值C: 人民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D: 人民币具有支付功能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纸币是国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民币从本质上讲只是价值符号只有货币(金属货币)才是商品,才有价值,本质才是一般等价物因而B、C表述都不正确购买商品如果是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不是支付功能,而是流通功能,D说法错误选项A中的“法定”体现了国家的强制性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_____A: 《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 《联合国家宣言》D: 《人权宣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权宣言》于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_____A: 《论联合政府》B: “国共合作宣言”C: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D: “八一宣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最早在1935年8月1目的“八一宣言”中出现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_____A: 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B: 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C: 生产工艺水平低D: 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A、B、C三项,只要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够有效地改变,只有D项除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关于印发《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办公室会议纪要的通知》,其作者是_____A: 会议记录者B: 局长C: 局长秘书D: 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文的作者必须是法定作者。
所谓法定的作者,就是指依据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条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而通知一般是以组织的名义制法,以领导人名义制法的多见于命令故本题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一天某甲带刀要去少某乙,走到半路又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实际上这天某乙出差到外地去了,即使他去了也杀不成但甲并不知道乙不在家,而是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该行为是_____A: 犯罪既遂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预备犯罪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 B【解析】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一天某甲带刀要去少某乙,走到半路又打消了杀人的念头题干第一句就提出了甲是在杀乙的半路上主动放弃杀乙的念头这证明甲已经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并且主动放弃犯罪 故应选B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9.精神损害赔偿,是公民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或身份利益受到损害而遭受精神痛苦的,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侵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