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公路试验检测考试公路部分个人学习笔记原创版.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492053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61.9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平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1、平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1)平面线形短捷、顺直、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的环境 相协调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当转角过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以设置了小偏角时,则必须设置足 够长的曲线3)两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 应调整线形成为单曲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形、凸形、复合形等4〉 两反向间夹有短直线时,应进行调整线形或组合成S形曲线(5)曲线线形应特别 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避免连续急转弯的线形组合 2、圆曲线半径运用原则: 2、圆曲线半径运用原则: (1〉一般情况下,以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横坡度Ib=2%~4%的圆曲线 半径为宜〈2〉当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争取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径 的值;只有当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值3〉应注意前后 线形要素的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平面线形4)应同纵断面线形相配合, 形成良好的立面组合,以保证排水和行车安全5)圆曲线的半径不要超过 10000m 3、竖曲线的设计计算步骤3、竖曲线的设计计算步骤::(1)确定竖曲线半径。

      2)确定变坡点的设计高程 (3)计算竖曲线要素4)确定竖曲线范围 (5〉计算切线设计高程6)计 算竖曲线设计高程 4、简述平曲线加宽过度的方法:4、简述平曲线加宽过度的方法:1.1.一般公路,在过渡段全长范围内成正比例增 加宽度2.高速及一级公路,采用高次抛物线的方法〈3〉在高速公路和一级 公路的特殊路段,插入回旋线的方法 5、超高过度方式:5、超高过度方式:(1〉无中间带公路①绕内边缘旋转②绕中线旋转③绕外 边缘旋转 (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 分隔带边缘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6、超高过渡段长度的确定方法:6、超高过渡段长度的确定方法:(1〉一般情况下 Lc=Ls;(2)若计算的 Lc>Ls ① 修正平面线形,使 Ls》Lc ②将超高提前到直线段上开始3〉若计算的 Lc〈Ls 且 P》1/330 时,仍取 Lc=Ls (4)若计算的 Lc30应分次进 行〉依次找出与A列中01、02、……n对应的B列中的值,共n对对应的A、B值 (5)将n个B值与总的区间数或断面数T相乘,四舍五入成整数,即得到n个断面的 编号 25、分部工程评分及等级评定25、分部工程评分及等级评定 分值计算: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相应权值)/∑分项工程权值;分部工程中 一般分项工程权值为 1,主要分项工程权值为 2. 质量等级评定: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 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合格。

      26、分项工程为何首先检查基本要求?26、分项工程为何首先检查基本要求?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 料四个部分各分项工程所列的基本要求,包括了有关规范的主要点,对施工 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不符合基 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其合格率不得低于 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 95%,机电工程为 100%) 27、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27、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实测项目:弯拉强度、板厚度、平整度、抗滑构造深度、相邻板高差、纵 横缝顺直度、中线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高程、横坡相应检测方法:钻心或 小梁试件抗折试验、钻孔法、连续式平整度仪,铺砂法、直尺量测、拉线、经 纬仪法、钢尺量距、水准仪法 28、压实度评定方法? 28、压实度评定方法? 沥青面层压实度以 1~3km 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单元,压实度代表值(算术 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K=平均值-保证率系数*均方差/√n ≥规定值 K0 路面:当代表值≥规定值 ,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值减 1 个百分 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可得规定满分;当代表值≥规定值 ,且单点压实度全 部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对于测定值低于规定值减 2 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占 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扣分值。

      当代表值<规定值,压实度不合格,0 分 路基、基层和底基层:代表值≥规定值,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 值减 2 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可得规定满分;当代表值≥规定值,且 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对于测定值低于规定值减 2 个百分点的 测点,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扣分值 2K当采用 B、C 类负压容器时,在容器中装满 25℃士 0.5℃的 水,上面用玻璃板盖住并要求完全充满水,称取容器与水的总质量(Mb〉 3)将沥 青混合料试样装人干燥的负压容器中,分别称量容器质量及容器和沥青混料总 质量,得到试样的净质量(Ma) 在负压容器中注入约 25℃的水,将合料全部浸没 将负压容器与真空设备连接起来,开动真空泵,使真空度达到 97.3KPA,并持续 15 ±2min然后强烈振动负压容器,促使混合料中的空气尽快排出,直至不见气泡 为止 (4)用 A 类负压容器时将负压器完全浸入恒温水槽中,持续 10min 后称取 负压容器与沥青混合料的水中质量(M2) 当采用 B、C 类负压容器时,将装有混 合料试样的容器浸入 25℃士 0.5℃的恒温水槽中 10min,然后取出加上盖子,擦 干表面,称取容器、水和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Mc) 〈5〉结果计算:A 类容器,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Ma/【Ma-(M1- M2) 】 采用 B、C 类容器时,最大相对密度= Ma/【Ma+Mb- Mc】 60、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过程? 60、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过程? (1)制备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直径 101.6mm±0.2mm,高 63.5mm±1.3mm。

      对于 大型马歇尔试件,直径 152.4mm±0.2mm、 高 95.3mm±2.5mm,一组试件不得少于 4 个2〉测量试件直径和高度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用马歇尔试件高度 测定器或卡尺在十字对称的 4 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 1Omm 处的高度,准确至 0.1mm 并取 4 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 如试件高度不符合要求或两侧高差 大于 2mm 时,此试件应作废3)将恒温水槽的温度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 粘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的乳化沥青混合料温度为 60±1℃,煤沥青混合料 33.8 ±1℃,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 25℃±1℃4)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置 于恒温水槽中,对于标准的马歇尔试件保温时间需 30-40min,大型试件 45-60min, 试件架起隔开,离水槽底部不小于 5cm. (5〉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 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中取出拭干净内面,为使上 下压头滑动自如,可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再将试件取出置下压头上, 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6)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7〉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自动马歇尔试验仪的压力 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 X-Y 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

      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将 X-Y 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8)当采用压力环和流值 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同时将流值计读 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9〉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 速度为 50mm/min±5mm/min 计算机或 X-Y 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 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10〉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 值计,同时读取应力环中百分表或荷载传感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11)从 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的时间,不应超过 3Os 61、车辙试验操作过程? 61、车辙试验操作过程? 准备工作:①测定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在 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 50mm 厚的钢板,其上铺一长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 700N 荷载试 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由此求出接地压强,应符合 0.7MPa±0.05MPa,如不符合,应适当调整②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 一起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得少于 12h,对改性沥青以 48h 为宜试件的标准尺寸 为 30Omm×300mm×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 30Omm×150mm×50mm 的试件。

      (2)试验过程①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 60℃土 1℃的恒温室中, 保温不少于 5h,也不多于 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 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 60℃±0.5℃②将试件连同试模移至车辙试验机 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 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 lh,或最大 变形达到 25mm 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 对 30Omm 宽且试验时变形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 1/3 位置上进行两 次试验取平均值 62、水煮法检验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实验步骤? 62、水煮法检验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实验步骤? ①将集料过 13.2mm、19mm 的筛,取粒径 13·2-19mm 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集料 5 个,用洁净水洗净,置温度为 l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 用②将集料逐个用细线在中部系牢,再置 l05℃±5℃的烘箱中 lh③按标准 方法加热沥青试样(石油沥青 130-150℃、煤沥青 100-110℃),逐个取出加热的 矿料颗粒用线提起,浸入加热的沥青试样中 45s 后,轻轻拿出,使集料颗粒完全为 沥青膜所裹覆。

      ④将裹覆沥青的集料颗粒悬挂于试验架上,下面垫一张纸,使多 余的沥青流掉,并在室温下冷却 15min ⑤将大烧杯中盛水,并在有石棉网的加热 炉上煮沸⑥待集料颗粒冷却后,逐个用线提起,浸入盛有煮沸水的大烧杯中央, 调整加热炉,使烧杯中的水保持微沸状态,但不允许有沸开的泡沫⑦浸沸 3min 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矿料颗粒上沥青膜的剥落程度,并评定其粘附性⑧ 同一试样应平行试验 5 个集料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 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63、水浸法检测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实验步骤? 63、水浸法检测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①将集料过 9.5mm、13.2mm 筛,取粒径 9.5-13.2mm 形状规则的集 料 20Og,用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为 105℃士 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 中备用②按标准方法准备沥青试样,加热至规范要求的沥青与矿料拌和温度 (石油沥青为 163℃,改性沥青需 180℃)③将煮沸过的热水注入恒温水槽中,维 持温度 80℃±1℃ (2)按四分法称取集料颗粒(9.5-13.2mm)10Og 置搪瓷盘中,连同搪瓷盘一起放入 已升温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 5℃的烘箱中持续加热 lh。

      (3)按每 100g 矿料加入沥青 5.5g 士 0.2g 的比例称取沥青,放入小型拌和容量器 中,一起置入同一烘箱中加热 15min (4)将搪瓷盘中的集料倒入拌和容器的沥青中,立即用金属铲均匀拌和 1-1.5min, 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薄膜裹覆然后,立即将裹有沥青的集料取 20 个,用小铲移至 玻璃板上摊开,并置室温下冷却 1h (5)将放有集料的玻璃板浸入温度为 80℃±1℃的恒温水槽中,保持 30min,并将 剥离及浮于水面的沥青用纸片捞出 (6〉从水中小心取出玻璃板,浸入冷水中,仔细观察裹覆集料的沥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