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_医药学类论文.doc
6页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新进展【摘要】血管性痴杲Vascular Dementia VD是在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岀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获得 性智力损害综合症,临床上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为主要表现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 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看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文章冋顾了近年来中医对VD病因病机、症 候类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VD的治疗提供参考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是在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 种获得性智力损害综合症[1]临床上以认知、记忆、语言运用和视空间技能损害为主该 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血管性痴呆对人民健康的威胁 越发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其治疗水平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焦点Z-o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木病 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木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木文就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症候 类型及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 VD病因病机血管性痴呆在中医学中属于“呆病” “善忘”“文痴”“颠疾”等范畴,历代医家对 该病都有描述《景岳全书•杂证谟》“平索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 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
此其逆气在心或肝朋二经,气有不清而然陈士铎 《辨证录•呆病门》“呆病Z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 气Z衰肝郁则木克十.,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 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血证论•健忘》“健忘者…病主心脾二经,盖心 Z官主思,脾Z官亦主思此由思虑过多,心脾耗散而神不守舍脾气衰惫而意不强凡 失血家猝得健忘者,每有瘀血古人多从肾精不足,脑减髓消,肝郁,痰浊,淤血 及情志内伤等方面探讨了 VD的病因病机,这些认识对当今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现代学者在 古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对VD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1五脏与痴呆的关系VD是以认知障碍和行为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 认为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均与人的神志活动有关因此VD的发生 必然与五脏关系密切1. 1.1痴呆与肾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是主宰人神志活动的主要器官而肾藏精生 髓因此,肾的生理功能是占正常削妾影响了脑主神明的功能方氏等⑵认为肾精亏虚、 脑髄失充、神明失养是VD发生的基础肾阴虚,阴血不足,脉道涩滞可成瘀,肾气虚,无 力行血,贝U血瘀。
气化无力则津聚成痰,瘀痰痹阻脉络,损伤脑髓张氏等⑶认为肾精亏 虚,痰瘀内阻是VD发病的机理,或以阴精亏损为主,或以阳气不足为著,但总以肾精亏损 为发病基础,痰瘀则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也是VD致病的重要因素1.1.2痴呆与心脾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而气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心的行血和 脾的运化统血功能同时脾主升清,若清阳不升,则清窍失养李氏等[4]认为VD患者肾精 不足是在五脏Z气不足的基础上发生的,与心脾的关系更为密切神Z所出是与心的机能分 不开的同时还指出痰瘀的生成也与心脾有密切关系徐氏等⑸认为VD病位虽在脑,但与 心密切相关,脑虽为元神Z府,神机Z源,但从属于心主神明同时指出,人到中老年,髓 减气衰,血滞淤生,痰浊内留,在上则血脉不通,在下则弥漫心窍,脑与心气不相接,心火 上扰以致心无所主,神无所依,而成痴呆1.1.3痴呆与肝肝五行属木,主疏泄而藏血,应春日生发Z气老年人髓海渐空,又 因情志相激,水不涵木,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神明可发为痴呆历氏等[6]认为肝气 郁结则心情抑郁,沉默寡言肝郁化火则性情烦乱,急躁易怒临床上也常常见到肝肾阴虚, 心肝血虚,肝脾不和的VD患者1.1.4痴呆与肺以往学者对痴呆与肺的关系认识不多,VD的发生似乎与肺也关系不 大,实则不然。
中医五脏与精神思维活动均密切相关肺脏的虚损及功能失调在VD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肺主调通水道,肺虚则无力助脾运化水液而生痰唐氏等[7] 认为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VD症候分类中腑滞浊留证与肺密不可分腑滞浊留主要指 大肠传到功能失常,VD时形成的浊毒或大肠中的糟粕不能及时排除,上扰清窍,损害智力 而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的通降功能,老年人脏腑功能克退,肺气不足,宣降失司,从而 导致大肠不能正常传导1.2病络、浊毒与VD所谓病络,王氏[8]认为病络是络脉的病理过程,病机环节,病 证产生的根源络脉有常有变,常则通变则病病则必有病络产生常氏[9]认为病络机制 在VD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络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流通和渗灌气血,以此来运转神 机当络脉发生病变时,气络的病变影响气机的运行,血络的病变影响血液的渗灌,气络血 络皆病时则势必影响气血的流通和神机的运转而高氏[10]认为VD是浊毒所致的脑络病变 由于中风示淤血痰浊互结,口久不去,化生浊毒,结滞脑络,败坏脑髓形体,致神机失川, 渐成VD邓氏[11]认为VD患者肾精亏虚可致脑络失养,神机失用,久病正气渐损,络气空 虚,病邪乘袭,盘踞不去,终致络脉淤阻。
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畅可致淤血阻 络,饮食不节,脾胃乃伤,痰浊内聚,阻滞络道任氏等[12]认为中风后由于经络淤阻直接 损伤脑髓,又脑络淤阻,气血精气难以上输,导致脑乏清阳之助,津血之濡,痰淤浊气杂于 脑髓,使清窍不清,元神失养,出现神思迟钝,遇事善忘等呆傻Z症状1.3玄府与VD狭义的玄府指的是汗孔,而广义的玄府是指玄微Z府玄府一词,最早 见于《素问》,并云“所谓玄府者汗孔也”尤氏等[13]认为玄府是精神、荣卫、气血、津 液出入流行的纹理,气血津液等物质在体内的输布及代谢有赖于玄府的畅通玄府的主要生 理作用是流通气液,渗灌血气和运转神机VD以神志活动和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而神志 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津液,玄府作为气液运行的道路其功能的异常必然与VD有关VD常常继 发于中风,孟氏[14]认为,人体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阴阳失调,气不行津,水 浊充斥于玄府,玄府郁闭,发为水肿,是为形成急性中风Z脑水肿,而玄府又是神机出入Z 所,火热Z邪拂郁闭结玄府,以致神机不用,形成痴呆杨氏等[15]指出VD的病位在脑, 病变在玄府脑内玄府郁闭,神机失用是其基木病机同时还指出,VD多继发于中风,中 风示产生的瘀毒、热毒、痰毒等,毒邪产生示破坏形体,损伤脑络是VD发生的重要因素, 而脑内玄府郁闭,又是VD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
总Z,近年来对血管性痴呆的病机认识趋于一致,其病位在脑,病变在玄府,与五脏 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脑减髓消,痰淤痹阻,火扰神明,神机失丿IJ其病性不外乎虚、痰、淤、毒、火2 VD的证候类型所谓证候是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反映,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2000 年,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对VD的证候进行了规范,将VD分为肾精亏虚 证、痰浊阻滞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扰证、腑滞浊留和气血亏虚7型但是 在临床上以上类犁常常相互交错为病因此许多学者都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VD的证候进 行分型如赵氏[16]介绍郑绍周治疗血管性痴呆分为气虚血瘀、肾精亏虚、肝肾阴虚、痰浊 阻窍等4型张氏等[17]将VD分为风、火、痰、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肺气虚7型 并将VD分为平台期、波动期、下滑期平台期的基木证候为痰证、瘀证、肝肾阴虚证、脾 肾阳虚证,部分兼风证;波动期基木证类为火证、风证、痰证、瘀证下滑期的基本证类是 在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的基础上又有火证、风证、痰证夹杂谢氏等[18]认为平台期以木 虚标实兼夹,虚实力量相对平衡为主要特点,肾虚,痰淤内阻这一基础证候特征在此期体现 最突出。
波动期痰浊淤阻,蒙窍,痰热内扰或风痰淤阻为主,以浊实之邪塑盛为主要特点 下滑期则以浊毒壅盛为特点以上学者的观点一方面说明了 VD证候的多样性、复杂性同 时也说明了对VD的症候分型日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医生应该在T作中认识VD证候的多 样性,抓住VD的本质,辨证施治3 VD的辨证论治近年来UD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使UD患者的愈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备家的治疗方 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多以从肝肾、痰淤、气血、病络及玄府入手进行论治3.1从肝肾论治占氏等[19]认为肾精不足,脑减髓消是VD的基木病机,其病位在脑, 自拟益肾醒脑汤(淫羊籍、何首乌、龟甲胶、巴戟天、黄茂、地龙、丹参、当归、水蛭、赤 芍、桃仁、石莒蒲、远志、陈皮)治疗VD患者25例,采用简单精神状态检杏表(MMSE),长谷 川痴呆量表(HDS)及口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中医症状分级评分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总有 效率为86.1%,明显高于对照脑复康组64. 3%,两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3.2从气血论治王氏[23]认为气虚是VD的病理基础,其病因为湿瘀痰郁,故益气化淤 开窍是治疗木病的主要方法在西药脑复康、尼莫地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伍汤治疗 VDo采用HDS-R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纟R与对照纟fl(单纯应用脑复康、尼莫地平的西药组)有 显著差异。
李氏等[24]采用补阳还五汤制成胶囊,建立学习记忆障碍的大鼠模型,通过跳台 实验发现,益气活血•方可明显改善东蔓若碱致大楓记忆获得性障碍和乙醉致大鼠记忆再现障 碍,也可明显改善大鼠持久性前脑灌注不足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同时测定脑组织中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说明益气活血复方还可通过促 进大脑皮质递质分泌,加强皮层活动来改善VD3.3从络病论治常氏等[25]认为髓海不足、脑络空虚,脾肾两虚、水淫脑络,痰浊壅 盛、滞于络道,久病入络、淤血内阻所致的神机运转障碍是VD的络病发生基础韩氏等[26] 从络病入手,在服用西药阿司匹林、脑复康、维脑路通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免煎颗粒(水蛙、 地龙、僵蚕、地鳖虫)结果与单纯西药组对照相比可明显提高MMES积分,降低BBS、ADL 积分,对VD病人的血脂亦有一定改善作用3.4从玄府论治近年来,VD的玄府发病机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也都 从这一角度治疗VD杨氏[27]认为脑内玄府郁闭,神机失用是VD的主要病机,采用开通玄 府,畅达脑部气血的方法治疗VD,以王永炎院士经验方研制而成的增智胶囊(人参、何首乌、 石莒蒲、僵蚕、蝉蜕、姜黄、大黄、麝香)为治疗组,以西药喜得镇为对照组,通过简易智 能量表MMSE, U常生活自理能力最表BBS,中医证候,痴杲程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 组对轻中度VD疗效肯定,明显改善V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症状。
4结语综上所述,中医在VD的治疗中有肴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VD的病因病机、症候类 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笔者认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型尚不统 一,治疗方法较混乱,临床运用的方剂药味侃多,难以揭示方中起主导作用的药物等临床 医务工作者应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筛选出有效的方剂或药物,进行多中心、 盲法、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治疗VD的效果参考文献】[1] 张允岭,梅建勋,谢颖桢,等.老年期血管性痴呆分期分证探讨[J].中医杂志,2008, 49(2) : 173.[2] 方正龙,秦保锋.血管性痴呆与脏腑关系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9(5):15.[3] 张允岭,梅建勋,谢颖桢,等.老年期血管性痴呆分期分证探讨[J].中医杂志,2008, 49(2):173.[4] 李志强,赵国平•从五脏论治血管性痴呆[J]•四川中医,2008, 26(9): 29.[5] 徐新春,张亚敏,张葱.清心化痰汤结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 42(2):35.[6] 厉秀云,张巧霞,贾杰,等.疏肝化浊法治疗血管性痴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