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千字文》对现代小学识字教学的发展借鉴.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61389885
  • 上传时间:2022-03-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千字文》对现代小学识字教学的发展借鉴 【摘要】:《千字文》是我国运用时间最长的一本识字写字教材,成书在公元6世纪初,直到19世纪末,我国农村还用它来教儿童作为蒙学课本,这书一共运用了将近1500年它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与历代书法家的书写有亲密关系在当时就有周兴嗣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可用作临写的范本,同时也可讽诵识字唐代又有钟繇书、周兴嗣次韵《千字文》作为这样一本流传千年的蒙学识字教材,对于今日的中小学识字教学必须有及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千字文》;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千字文》作为中国古代识字教育的优秀教材,始终到今日还在作为识字教材运用,是有其多方面的价值意义的这本教材在古代的童蒙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本上可以說是魏晋以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蒙学识字教材之一,书籍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后世很多相关的蒙学教材的范本《千字文》的种种优点与缺乏对于今日的小学识字教育存在着借鉴作用,文本就从《千字文》作为一本识字教材对于今日的小学识字教学的借鉴意义 一、《千字文》内容概述 《千字文》成书于魏晋时期,书中的字迹大多是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遴选出来,书中大多都为常用字。

      书本每四字为一句开头18句写天象、岁时和珍贵物产;接着18句歌颂古代帝王;接着66句写一个人应有的品德修养和伦常道德;接着30句写都城长安、洛阳的宫殿繁华、文物盛美;接着20句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务接着10句写地理常识;接着32句写士人的出处进退和隐居的田园乐趣;接着40句写饮食起居,家庭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有关的人和事;接着14句是结尾,勉励士子疼惜时间,抓紧学习;最终两句是语气助词举例,进展语文学问教育[1]书中的几乎没有赘余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运用到的文字,对于初识文字的学生来说是及其有用的因为《千字文》具有极高的管用性和趣味性,才使得它能够在后世始终成为识字教材 二、《千字文》作为古代识字教材的优缺点 〔一〕精华与优点 1.四字为句,讲究押韵对仗 《千字文》作为识字教材,它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四个字为一句,上句与下句之间大多是押韵对仗的这两个特点就使得《千字文》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更便于学习者学习和记忆,例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2]全书125句,1010字,没有重复字,且每组句子都押韵,全书押韵的字到达127个,对仗的句子有85组之多。

      这样的识字教材对于刚刚识字的孩童来说既上口又能学习各个方面的文字 2.注意趣味,敬重童蒙学情 初识事物的孩童在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比方,在知觉方面,轮廓知觉占优势,而细部知觉那么较差;在记忆方面,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那么相对较差;在思维方面,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那么相对较弱[3]《千字文》不管是在内容支配和编写形式上都充分敬重孩童的身心开展状况,在内容上全书都极具趣味性,既用典使事又遵照不同的类型分门别类地表达,让孩童多方面学习文字;在编写上全书押韵对仗工整,更有利于孩童诵读,屡次诵读之后能更快地理解稳固 3.用典使事,进展思想教育 《千字文》中的字数虽然不多只有1010个字,但是却有多处用典的地方,例如“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4]这讲的是关于三皇五帝的典故,还有“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这说的是黄帝手下大臣仓颉造字、胡曹造衣裳的典故,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详说这些典故使得孩童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故事,增长见闻 另外《千字文》中大量使事,受到魏晋风气的影响,文章文采浓丽,辞藻华美,例如“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5]这样的描写在书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受到了当时魏晋的文风的影响,但是这样的使事也更生动的向孩童呈现所写之事也让孩童能领悟使事的妙处 同时在《千字文》中,也有一些立身行事的格言,例如“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6]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那么尽命 [7]等等这些劝勉对于这些孩童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千字文》不但教孩童识字,更教孩童为人处世之道 4.常用字多,重视常识教育 《千字文》中所收录的字大多都是常用字,与孩童的日常生活密不行分,书中的字在生活中运用效率特别之高书中把1010个互不重复、且多能独立表意的汉字,奇妙地组合在一起,提醒了非常丰富的客观学问:有人类进化、历史演化的重大历史事务、人物;有饮食、居处、祭祀等生活常识;有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有帝都规制、朝廷铺陈之繁华盛况;有山川逶迤、园林秀美之入微刻画等等,不一而足[8]书中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常识学问,又用四言韵文的格式,融表达、说明、争论、描写、抒情于一体,读起来文采飞扬,既有利于识字和读写训练,又能在识字训练过程中拓宽蒙童学问视野。

      〔二〕缺陷与缺乏 前文中提到《千字文》是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遴选出来的文字,这样就不行幸免的会出现所选取资源有限的状况,虽然选取的是常用字但终归只选取了1010个字,还是会有很多常用字没有选进《千字文》之中这可以说是《千字文》中最主要的缺陷,但是作为蒙学阶段的识字教材,书中的文字已经可以根本满意学习须要 三、《千字文》对于现代小学识字教学的启示 〔一〕注意趣味性,重视学生的实际状况 小学生终归是孩童,这样的学习者在教学之中更加须要注意趣味性,而识字教学相对于其他的教学内容来说比拟枯燥乏味,仅仅是字音、字形和字义教学假如只是单纯地进展教学难免会出现学习者学习动力缺乏,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那么在支配识字教学之时就必须要注意趣味性 1.利用韵语,协助学生阅读与背诵 此时此刻的小学识字教育只是单纯的将课文中的生字标注拼音、组词而后进展相关意思的讲解,这些讲解虽然管用但是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与背诵假如能够利用《千字文》中的编写方法——将生字遵照韵律对仗工整排列开来,既适应并表达了汉语元音占优势、音乐性强的特点,又符合学习者乐于通过歌颂、嬉戏学习的心理特点。

      [9]这种排列方法使得文字形成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学生在初学文字之时很快驾驭文字读音而且情愿阅读,在学习之后又能利用这种类似诗歌、儿歌的形式进展复习,不须要太多的时间又易于记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记忆力强于理解力,这种韵语的形式便于记忆正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记忆,使得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更加得心应手 2.用典使事,注意分类归纳文字 《千字文》在内容支配和编写形式的两方面就考虑到了教学对象的身心开展状况,在编写形式方面前文笔者已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而在内容支配方面《千字文》更加重视学情,所选文字都遵照不同的门类分门别类并且用典使事,使得文本极具趣味性那么在现代的小学识字教学中就可以借鉴《千字文》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支配上可以将学习者即将学习的文字遵照不同的类别进展分类,按类教学,并且可以运用典故和修辞,协助学习者更好的记忆理解文字内容 〔二〕多项选择常用字,选择丰富而有限的文字资源 《千字文》中所选的文字根本都是常用字,学生学习驾驭之后能够很快的在日常生活之中得到应用但是《千字文》的文字資源有限,很多常用字没有选入书中,但是1010个字的数量对于初学者也是比拟充分的。

      那么在现代的小学识字教学之中,所选文字数量并不少,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下册语文书中所选的文字也许在2000字左右,但是这些所选文字是否都是常用字,是否能够使得学习者在生活中能更多的运用,都是值得此时此刻的语文老师思索的,因此老师应当借鉴古人的识字教学经历,在当下丰富的文字资源中选择常用的而有必须难度的文字进展教学,不必须仅仅拘束于教材中的文字进展教学 〔三〕进展常识教育,要有意识的思想升华 《千字文》中不单项选择用常用字,而且进展了常识教育,将历史、建筑、饮食、山川和园林等等方面都纳入了文字教学之中同时,《千字文》中还有很多文字是对学习者进展思想教育的,这些文字在学习者学习中能够得到思想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千字文》书中最精华的局部,在教学习者识字的过程中同时又对学习者进展常识思想教育,这是在现代的识字教学之中所不多见的,老师进展识字教学只是单纯进展识字教学,其他的方面并不多涉及在现代的小学识字教育中,假如能够将常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在教学之中,就能更好地对小学生进展全方面地教育,让学习者在识字教学中受益更多 《千字文》作为古代识字教学中的优秀教材,对于今日的小学识字教学有许多的可以借鉴之处。

      老师在教学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千字文》中的优秀精华继承开展,正如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一书中所讲:“识字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前人用的工夫特殊大,积累的经历也比拟多 [10] 注释: [1]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53~155. [2] 王应麟,无名氏,周兴嗣.千字文[Z].长沙:岳麓书社,2022. [3] 郭长华.从“三、百、千”看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科学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4] 王应麟,无名氏,周兴嗣.千字文[Z].长沙:岳麓书社,2022. [5] 王应麟,无名氏,周兴嗣.千字文[Z].长沙:岳麓书社,2022. [6] 王应麟,无名氏,周兴嗣.千字文[Z].长沙:岳麓书社,2022. [7] 王应麟,无名氏,周兴嗣.千字文[Z].长沙:岳麓书社,2022. [8] 郭长华.从“三、百、千”看古代蒙学识字教材的科学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9] 徐贞.古代识字教学与小学语文新课程识字教学比照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2. [10]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